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推手 > 小学生初学前滚翻易犯错误成因分析及纠正方法

小学生初学前滚翻易犯错误成因分析及纠正方法

来源:网络转载 2018-01-11 16:06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在小学各个水平教材中,前滚翻都是基本教学内容之一,体育教师普遍选用,且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团身前滚翻的动作规格是:“蹬地前滚时有直腿过程,滚动要圆滑。”它以手、头后部、颈、背、腰、臀、脚依次触垫,以两腿蹬地所获得的支撑反作用力和推手为动力来完成向前滚翻。过早或过迟的屈膝团身都有碍于该动作的完成。小学二年级阶段开始前滚翻教学,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小学生初次前滚翻动作的学练中,很容易犯一些错误或对动作的扭曲理解。在长期的小学生前滚翻教学实践中,反复探究其产生原因,并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纠错方法,一并呈出,与大家共商。

1. 前额触垫或头顶着垫(不低头)

动作成因:不能做出后脑先着垫的前滚翻动作。起始动作阶段未做到低头含胸、提臀收腹,使前滚时前额或头顶先触垫,无法完成前滚动作。

纠正方法:1)下额夹一海绵块做前滚翻成直腿坐练习。要求学生做到蹲撑、低头含胸、提臀收腹,前滚起始阶段做到用两臂支撑身体,完成提高重心的要领;2)让学生戴上用纸板做成的小猫、小狗、小兔等头饰,练习中注意对头饰的保护,学生自然地会用力低头以避免压坏头饰,使枕骨先着垫。

2. 跪地支撑

动作成因:起始动作未形成蹲撑,而是跪撑,造成前滚时重心过低,易产生颈部扭伤。

纠正方法:在蹲撑阶段支撑手和脚之间置一海绵块,要求学生在做动作过程中不能触及,以改正跪撑的错误动作。

3. 直背

动作成因:腰部僵直,滚动时造成向前“翻倒”动作,即“摔背”、“跌背”现象,不能形成滚动圆滑,以至于无法完成动作。

纠正方法:“不倒翁”练习,垫上原地仰卧,低头含胸,抱膝团身,使身体形成圆球状,前后连续摇摆滚动,做“不倒翁”的辅助动作练习,体会头颈肩背腰臀依次着垫的感觉。

4. 抱膝蹲撑

动作成因:由于教师过于强调抱膝动作,使学生理解出现偏差,在前滚起始阶段,没有做到双手撑于垫上,而是抱膝蹲撑。

纠正方法:在小垫子上标出撑垫部位,贴上或画“小手掌”模型作为标记(距离与肩同宽),要求学生双手放于“小手掌”模型上成蹲撑姿势,做动作过程中不要脱离标记。

5. 抱踝

动作成因:抱膝动作中,手的位置过低形成抱踝。

纠正方法:膝关节下部两寸系一圈橡皮筋,使学生在完成抱膝动作时,双手触及橡皮筋部位。

6. 双脚成“倒V”、“X”型、前后起立

动作成因:动作结束阶段,双脚分开形成“倒V”字;小腿交叉形成“X”型;两脚前后依次落地,以至于起立困难。

纠正方法:两脚之间夹一块海绵块,使学生在完成动作过程中,始终保持两腿并拢夹紧海绵块,不让海绵块脱落。

7. 滚偏、侧前滚翻

动作成因:即方向偏差、不笔直。滚偏的学生在滚翻的瞬间,他们的一只手总是无意识地向前移动,使两手不在一条横线上,然后,前移手的小臂倒下,出现类似于抱头的动作,这样就导致支撑失去平衡,身体自然就会滚偏、不直。

纠正方法:同(4)的做法,从蹲撑开始,将两手放在“小手掌”模型上,直至滚翻过程中两腿超过垂直面,两手才能自然离开“小手掌”模型,这就保证了用力的平衡性,确保了滚动方向的直线性;同时教师要强调“双手支撑屈臂要均横,两腿蹬地用力无先后”,即团身一定要紧。

8.侧倒

动作成因:1)蹬腿:提臀蹬腿用力过小而不能完成滚翻。没有掌握低头含胸、提臀收腹的动作要领,蹬地反作用力不足以推动身体前滚;2)手臂支撑:手臂用力不均造成侧倒。两腿蹬地后身体重心移至双臂时,手臂软弱无力,没有撑住,造成身体没有稳固的瞬间支撑,上体没有足够时间和空间做出低头含胸动作,只能形成头顶触垫导致侧倒、跪垫、抢脸;3)低头着垫刹那间有歪头,翻转时方向感不强、动作不圆滑、低头含胸和抬臀、蹬地配合不协调是产生侧倒的另一原因。

纠正方法:解决方法有四种尝试,1)蹲撑,屈臂、重心前移,不急于做动作,双臂用力推垫,使身体恢复到双臂撑垫的动作,反复练习此预摆,体会蹬地和手臂支撑;2)大腿、胸和下颌夹一球胆(或软式排球)做团身、屈肘翻掌于肩上的来回滚动动作,要求球夹紧不能掉,体会团身紧;3)降低难度做前滚翻并腿坐,体会蹬腿和手臂支撑的感觉;4)利用踏板的坡度做由高向低的前滚翻练习。

9. 抱膝过早

动作成因:经过失败后学生易产生翻滚后提前抱膝现象,即在双腿蹬地的同时双手迅速做抱膝动作,以至于后续动作中没有支撑和推手。

纠正方法:仰卧举腿,当脚尖触头后地面瞬间,利用反弹力量迅速前滚抱膝;或利用斜坡(踏板)做上述动作。教师要强调当身体重心移过垂直线后(背腰部着垫时),双腿迅速屈收,脚后跟尽量向臀部处靠拢,同时低头团身,双手抱小腿,成蹲撑。

10.双腿“前伸”、团身不紧

动作成因:即未收小腿,前滚翻动作至仰卧阶段臀部着地,双腿“前伸”并向前放小腿躺在垫上,造成起立困难。其原因主要是腰腹力量弱,大腿没贴紧胸、小腿没贴近臀部,滚翻时团身、收腹、收腿力量不足,造成收腹收腿不到位,团身不紧。

纠正方法:1)在垫子的恰当的横向位置画一条横线,也可拉一条橡皮筋,限制双腿“前伸”,并告诉学生双脚落地时不能超过横线或碰到橡皮筋,完成收腹、收腿、团身动作;2)利用斜面:仰卧在踏板上,双手头后反握踏板边缘(可以钉一块横木),双腿上举至水平,松手前滚,迅速团身抱膝成蹲撑;大腿、腹部和下颚同时夹住球胆(或软排球)做上述动作,团身前滚时用身体把球胆紧紧压住不得脱落;3)将呼啦圈放在小垫子的中间,鼓励学生在做前滚翻动作时能顺利通过呼啦圈,使其自然而然紧紧抱住自己的身体,团身不紧这个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11。两腿不能蹬直

动作成因:提臀蹬腿后,腿没有蹬伸的过程,一直处于屈腿状态。

纠正方法:做前滚直腿坐练习中始终保持直腿,体会直腿感觉。同时教师要强调“蹬地前滚时有直腿过程,滚动要圆滑”。

12.无推手

动作成因:推手的时机掌握不准。在动作后半段时手推地有助于身体翻转成蹲立。

纠正方法:1)在后脑勺触垫(重心位置已经移到两手中点前方)的瞬间,双脚均匀用力蹬离地面后保持伸直状态,同时双手均匀用力推垫张肩(此时臂是推直的);2)在由蹲撑后倒开始的“不倒翁”练习中加推手动作,类似于后滚翻动作的起始阶段。

13.起立动能不足(翻转速度慢)

动作成因:1)动作起始阶段双腿蹬地用力不足或重心过低;2)滚动不圆滑、缓慢;3)起立时习惯用双手推垫,从而形成多余动作,造成起立失败;3) 低头含胸与抬臀、蹬地动作脱节、不连贯是翻转速度慢的另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