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服饰 > 潮流 > 阿迪耐克等检出含有毒化学物 服装毒性引关注 服装热点(2)

阿迪耐克等检出含有毒化学物 服装毒性引关注 服装热点(2)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5-26 21:00 编辑: 网络 查看:

  环保人士表示,"全世界的球迷和消费者都不应该为这些体育大牌的污染行为买单。"相关环保组织表示,将敦促阿迪达斯、耐克等运动品牌尽快公布其供应商有毒有害物质排放信息,制定详细时间表和有具体细则的全氟化合物淘汰方案,为公众提供真正安全可靠、环境友好的产品。

  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我们提到这些大牌子的产品比同类的一些国产品牌要贵很多,所以消费者选择的时候可能是冲着是不是我多花点钱就能买个安全,而事实可能并不是这样。我们到底怎么来区别呢?有没有一些方法能够帮助大家在这方面不要受到伤害?

  龚岩:消费者来识别这个肯定是比较难的。但是,环保组织要求这些品牌公司把它的生产厂家告诉公众,这件事情非常有意义。大家都知道生产是在中国,但具体是哪家厂子供应哪个品牌,大家不知道,这种情况下,一味由品牌商来主管话语权就会影响生产厂工艺的提高和积极性,换句话说就是缺乏一个第三方监管的眼睛。当我们知道它的供应链的每个环节的时候,公众的监管能力,包括生产厂家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也会提高。

  服装质量存监管空白

  对于像服装这种商品的安全性等技术指标的检测,我们国家有没有相关的监管部门或专门的检测机构来监督?

  张星艳:据我了解,现在我国服装质量的监控主要是由企业经营运作过程当中一种自我质量监控,没有强制性的标准和要求,国家强制性的抽检及工商抽检由两个部分构成,有一部分大商场会要求你进驻我的时候出具一个第三方的检验报告,其他的一些商贸城,外贸城,我们经常见到的批发市场等等就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所以对于这一块的检测是没有强制性的法律法规放在那的,目前来说那么监管也就会出现一种真空的状态。

  看来这个还得多管齐下,一方面我们呼吁相关的企业要有责任,另外我们的监管要跟上,当然我们消费者还是要投票的。从消费者来讲,大家也要学很多的方法,比如有消费者反映,买衣服的时候除了要看价钱和款式,还要看一看它的标注,就是它有一个安全级别,尤其那婴幼儿的服装可能产品的要求比较高。那么,消费者怎么来读懂服装的标签?

  龚岩:其实我国这几年有一个GB18401这样一个生态安全标准。这个生态标志每年都在更新,也在不停增加检测项目,这个是强制性标准。这里面级别这样划分,A类是婴幼儿类,安全级别最高,指标最严格,限制最明确。第二个是B类,一般指贴身穿的一些内衣,包括贴身穿的一些衣服,比婴幼儿级别稍微宽松一点,但是相对而言也要求比较高。第三个是C类,就是我们大众穿的比如说外套,包括不贴身穿的这样一些衣服。

    

  国家放开第三方检测

  如果一些品牌服装的标签不规范,是不是也对消费者构成一些欺骗和误导?另外,如果大家不放心,有没有地方可以去检测这个东西?

  张星艳:其实消费者就是通过标签对产品做出认知,我们通过标签来确认产品的性能以及它的一些规范,所以说如果标签标注的不规范,很显然对消费者就会构成一种误导。目前来说这个对于服装的这种检测,我觉得凡是具备这种检测能力的检验机构或者实验室都可以去做的,像龚老师他们服装学院也可以做的。

  其实这些新闻也是通过不断的检测才被大家知道的。

  龚岩:没错,其实包括这个国际环保组织,它也是联系了很多国际上的一些知名高校的实验室来做的。实际上国家有个政策,已经放开了第三方检测市场,只要你这个实验室通过国家的认可,然后它会有认证,这样的实验室就可以独立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报告。

  比如说我是消费者,我买了一件衣服,然后我觉得有问题,然后我就送到龚老师这个实验室去检测,比如说真的有问题,我可以怎么投诉呢?法律可以保护我吗?

  张星艳:对,如果确实买到了不安全的产品,我们可以找经销商或者生产商去进行投诉,然后我们可以要求退货换货,如果造成身体损害还可以要求赔偿。

  提示:新衣服用温水洗可去掉大多数有害物质

  有消费者说他曾经做过服装的经营,在店里面呆着真的是头晕眼花的,最后也检测出可能是血液里面含了一些东西,这个可能就是眼前没有什么,但是也许它潜伏在你身体里了,比如二十年以后得了一种什么病,可能就是因为现在接触的一些服装,或者穿过一件什么衣服。所以接下来请龚老师给我们梳理一下,哪些环节可能使衣服携带一些毒素?怎么识别?比如说夏天我们穿的衣服,就说运动服吧,一个贴身都是大红大绿的,上面还有很多的装饰,我经常听说的就是会有金属的成份。另外,夏天可能还有一些衣服它打出的牌子是抗菌的成分,其实这些东西到底对我们身体有害吗?

  龚岩:除了纺纱织布,现在的服装加工有很多新工艺,比如说上色工艺,定型工艺,还有进行一些后整理的工艺。这个过程中,比如我们要把颜料加上去,肯定要用一些胶,这个胶里面就有可能会有甲醛释放或者有机物释放,所以你闻到的很多味道往往不是颜料的味道就是胶的味道。另外,后整理是现在广泛在服装中使用的一种改良改新的方法,比如大家最熟知的抗皱整理,往往会有甲醛的残余和释放,所以在服装检测里甲醛是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指标,也是控制指标,特别对于A类、B类这样一些服装,国内的工商质监检查的很严。此外还有PH值,因为在加工过程中往往会加入一些酸性或者碱性物质,假设偏碱性的,皮肤就会感觉特别搔痒,比如说一些毛制品,一定要用这些酸跟碱做处理,处理完了以后它就会有一点残余。第三个方面就是重金属,有一部分可能是残留的,包括本身天然纤维或化纤会残余,这部分还不是特别严重,最怕的是后整理。重金属是一种粘附的状态,它吸附的本身不牢,皮肤一出汗可能就掉下来了,这种影响就比较大,特别我们穿一些毛类的衣服,因为毛在染色过程中往往用重金属会比较多。

  有没有什么方法,就是买回来衣服以后怎么处理以下,就能去除这些毒素呢?

  龚岩:要说简单的,我是建议所有的消费者不管你的衣服多新,但一定要去用水洗一下,用温水洗一下,大多数的一些有害物质是可以通过这种方法会去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