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83 2015年度手机指纹识别功能平均价格
12、红外功能手机均价
支持红外功能的手机均价超2500元
2015年度,支持红外功能的手机均价超过了2500元,而不支持红外功能的手机均价在1600元左右,前者要高900余元。
图84 2015年度手机红外功能支持平均价格
13、可拆卸电池手机均价
不可拆卸电池的手机均价超2500元
2015年度,中国手机市场上,在售的1300余款机型中,采用不可拆卸电池设计的机型占据41%左右。从均价来看,采用不可拆卸电池设计的机型均价为2507.32元,较采用可拆卸电池手机的均价高近1400元。
图85 2015年度手机电池可拆卸平均价格
14、不同SIM卡尺寸手机均价
支持Nano卡的手机均价最高,超2000元
从支持不同SIM卡的手机均价来看,2015年度,中国手机市场上,支持Nano卡的手机均价最高,为2253.04元,其次为Micro卡手机,均价1815.67元。支持标准卡的手机均价最低,为1250.43元。
图86 2015年度手机不同SIM卡尺寸平均价格
支持4K视频的机型均价超3000元
15、OTG功能手机均价
支持OTG功能的手机均价接近2000元
OTG功能为手机与其他设备之间无缝传输数据提供了桥梁,但从目前来看,尚有很大一部分机型不支持OTG功能。从均价来看,支持OTG功能的手机均价为1949.24元,接近2000元,较不支持OTG功能的机型均价高出300余元。
图87 2015年度手机OTG功能平均价格
16、4K手机均价
支持4K视频的机型均价超3000元
4K屏幕及成为目前手机厂商竞争的一大焦点。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部分支持4K视频拍摄的机型,从均价来看,支持4K视频拍摄的机型均价相对较高,为3018.31元,较不支持4K视频拍摄的机型均价高出近一倍。
图88 2015年度手机4K视频支持平均价格
17、USB3.0功能手机均价
支持USB3.0功能的手机均价相对较高
虽然目前市场上对手机USB3.0功能的评价有褒有贬,但该功能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用户。从均价来看,支持USB3.0功能的手机均价为1541.90元,较不支持USB3.0功能的手机均价还要低150元左右。
图89 2015年度手机USB3.0功能平均价格
未来手机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四、未来手机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手机将转向生态竞争
2015年中国手机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尤其在国产手机阵营内部,从手机厂商竞争的态势来看,目前智能手机产品形态发展雷同,未来的竞争点将集中于生态系统的建设。2015年主流品牌的明星机型配置大同小异,价格战也在持续。从未来来看,手机市场的重点必然要向软件、内容与硬件生态转移,否则单凭硬件竞争,很多厂商是难以为继的。
低端市场被千元4G主导
2015年可以说是4G手机快速发展的一年,用户关注度连续四个季度稳步增长,加上运营商大力下调4G资费,4G手机已经占据了手机市场的主流。从未来来看,4G手机将加速向三四线城市渗透、向小城镇甚至乡村渗透,2016年千元4G手机将成为新战场,而主导市场的1000-3000元机型仍将是主战场。
4.6-5.0英寸屏手机将占绝对主流
从2015年四个季度走势来看,4.6-5.0英寸屏幕的智能手机关注度稳步增长,而5.5英寸以上超大屏手机关注度则相对平稳。另外,从ZDC的网民调查来看,打算购买4.6-5.0英寸屏幕机型的网民占比超五成,不购买5.5英寸以上超大屏手机的网民中,超七成因为其屏幕太大,不好握持。从未来来看,能带来更好使用体验的4.6-5.0英寸屏幕机型将成为市场的主导。
指纹识别技术受宠
随着手机支付渗透的加速,搭载指纹识别技术、能够有效保证用户信息安全的机型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关注。同时,指纹识别技术在保证用户信息安全的同时,也方便了其他应用入口的接入,预计未来越来越多的厂商将在指纹识别技术方面跟进。
电商渠道购机的消费者比重将进一步提升
以往运营商、专卖店、电子产品卖场是手机销售的主流渠道,但近几年随着电商业务的风生水起,通过线上购买手机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尤其在刚过去的双十一,手机线上销量又创新高。随着电商售后服务的完善及产品价格的透明,预计未来电商渠道将成为手机销售的主流渠道。
ZDC总结:
2015年中国手机市场的竞争可谓进入了血海阶段,三星、苹果这两大国际厂商尽管还占据着优势,但受到的威胁和冲击在持续加强。国产阵营以华为为代表,对三星、苹果的用户关注度几次成功分流,同时国产手机阵营内部也暗流涌动,争得你死我活,其中不乏退出手机市场的厂商。 整体来看,目前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本身产品已缺乏新意,而为了应对市场竞争,主流厂商的产品更新周期都在缩短,快速迭代虽然在同一品牌内能带来技术提升,但是品牌之间横向比较很难见到差异化创新,最终导致厂商难以致胜。因此从未来来看,尤其对于在中国手机市场占据六成出货量的国产手机厂商来说,需要抓住新购机和换机智能手机用户的购买心理和需求偏好,做好改革和创新准备,积极开展技术、产品等方面的创新,以良好的用户体验,合理的价格区间和过硬的产品质量来打动消费者,以具有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保持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