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服饰 > 街拍 > 河南信阳:宜居城市迎来生态旅游大发展

河南信阳:宜居城市迎来生态旅游大发展

来源:网络转载 2013-06-30 11:21 编辑: 网络 查看:

  在中国版图上,河南信阳处于中国五个重要分界上南方与北方的地理分界、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分界、长江与淮河的流域分界、桐柏山与大别山的山脉分界,以及河南、湖北和安徽的三省交界。大别山绵延起伏横贯信阳南部,淮河逶迤东去横穿信阳北部。一南一北两大天然“生态屏障”,造就了信阳“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的环境特征,是体验山水田园生活、享受清新阳光空气、休闲养生度假的目的地。近日,信阳市旅游局局长童光亮接受了国际在线生态中国频道记者的采访,介绍了信阳自然生态资源和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

  山青水秀、林密茶香生态旅游资源孕育其中

  信阳生态资源丰富,童局长首先从“山、水、林、茶”四个方面介绍了信阳的美。

  山青。信阳的山区和丘陵面积占到全市总面积的3/4以上,大别山横贯信阳南部,淮河横穿信阳北部,大山有别,水佳为淮,信阳的山既具北方阳刚之气,又显南方灵秀之韵,成为江淮流域一块风水宝地。

  水秀。信阳溪流纵横、河流众多,大中小水库895座,总库容40多亿立方米。信阳的水,清澈见底、掬水可饮,水环境质量连年位居河南省首位,是一座环境良好的生态水城。

  林密。信阳森林覆盖率达34.44%,部分县区高达70%以上,分别高于全国和河南省平均水平14.04和14.28个百分点,现有国家级森林公园3处、省级森林公园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是纯自然、原生态的佳境。

  茶香。信阳居于中国传统产茶区的最北端,现有茶园面积210余万亩,所产的信阳毛尖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曾与茅台(600519,股吧)酒一起荣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置身于信阳,满眼都是连绵的茶山,风过茶香溢满城。

  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赋予了信阳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信阳紧紧围绕打造“中国山水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和“中国中部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的目标,立足“山、水、红、茶、林、寺、根”等旅游资源要素,坚持以特色文化旅游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大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要素配套建设,打造了鸡公山、南湾湖、灵山、鄂豫皖苏区红色首府等一批精品景区,创建4A级景区5个、3A级景区16个;其中6个红色旅游景区进入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名录。旅游星级饭店发展到33家、旅行社45家,商务快捷宾馆、农家宾馆、家庭餐馆2800多家,为数十万人提供了创业就业的机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信阳旅游呈现出一幅红绿辉映、古今交融、山水生态、休闲宜居的美丽画卷。

  由于信阳旅游业起步晚,前后发展不到10年,不少基础设施配套还不完善,资源整合还不到位,存在着“小散”的问题。对此,信阳在去年出台的《信阳市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构建“一廊、两带、四区”旅游业的发展布局。“一廊”:打造环南湾湖生态休闲走廊;“两带”:叫响“鸡公山-南湾湖-灵山和黄柏山-金刚台-汤泉池-西九华山两大山水生态旅游黄金带;“四区”:西部休闲度假旅游区、东部生态休闲度假区、北部旅游发展潜力区、都市休闲度假区。通过”一廊、两带、四区“生态旅游发展,打造中国山地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从整体上整合旅游资源,使全市旅游开发一盘棋,形成完整的旅游发展链条。

  寻找旅游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平衡点

  信阳旅游业发展得益于良好的生态,又依赖于良好的生态。对此,我们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一是坚持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严格按照环境保护原则实施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景点开发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二是加强对旅游区、旅游项目的生态环境监察,坚决杜绝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与缓冲区、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实施旅游开发项目。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旅游开发建设,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三是配套完善旅游区(点)资源及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处理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与措施,切实增加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建设投入。牢固树立“环境兴旅”观念,大力提倡环境友好型生态旅游,将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机结合。使旅游业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实现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连续五年名次节节攀升的十佳宜居城

  信阳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也得到了各方的肯定。童局长表示,信阳能够成为宜业宜游宜居城市,靠得不仅仅是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信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城市”宜居“是动态的、发展的、变化的,建设宜居城市不能停步,需要持续巩固、持续提升,更重要的是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信阳的品牌,也是信阳长远发展的最大优势。信阳大力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和林业生态市建设,保护自然山体、水体,形成大面积、高容量的绿色开敞空间。

  信阳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科学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轨道。2009年,河南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河南省信阳南湾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这是河南省范围内为保护地方饮用水水源出台的唯一地方性法规。同时,信阳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实施了淮河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淮河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项目,也为信阳在中部地区打造一个蓝天白云、山清水秀、河畅岸绿的森林式、园林化、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宜居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坚持把生态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全过程,提升宜居城市魅力。严禁破坏山体、植被、水系。目前,信阳仅在中心城市就规划建设了贤山、龟山、震雷山、金牛山、龙飞山、羊山等“六山”公园,总占地1657公顷,扩大绿带,增加绿量,进一步促进了山、水、林、城一体融合发展,提升了“山水信阳、休闲茶都”的城市品牌。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公共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的统筹安排和同步建设,连续实施三期浉河治理,高标准规划建设北湖和出山店水库,为居民打造了更加和谐便捷的生活环境。

  郝堂信阳:美丽新农村建设范例

  在采访过程中,童局长还将信阳平桥区的郝堂村作为信阳“美丽新农村”建设的代表进行了重点介绍。他谈道,郝堂的发展代表了信阳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模式。过去,郝堂作为深山之中的一座静默村庄并不为人所知,一位安徽画家首先用画笔勾勒出了它的原生态模样,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当中,信阳市委市政府针对郝堂的环境特点,并没有采用大拆大建的发展方式,而是在农村旧有房屋的原貌上进行加固、休整和改造,并与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在土地实现流转之后修建休闲农场等一系列原生态的休闲场所,使农民在原有的土地上开创了新的生态致富模式,同时引进民营企业或者大的集团来此发展休闲农业,本地人安居乐业的同时吸引城市游客来到这里享受田园风光、呼吸纯净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