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风土人情 > 上海风土人情介绍

上海风土人情介绍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7-20 10:11 编辑: 网络 查看:

上海风土人情介绍 类别:风土人情  贡献者:zhongguominjian  总点击:5757  受欢迎度:0  更新日期:2010年03月31日

摘要:上海县,建城已有710年的历史。1843年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对外开放的商埠与租界。当然,上海还是一座具有优秀文化传统与人文历史的城市。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许多历史名人的活动足迹,现在的市区内,还保留有徐光启、黄道婆、孙中山、宋庆龄、鲁迅等人的故居或纪念地。

  • 上海风土人情

       当历史呈现新的一页,人类跨入新世纪的时候,一个不断发展日渐其强大的城市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注意的目光,她是生长在长江流域的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她是盛开在伟大祖国缤纷大地上的一朵白色的玉兰,她是远东地区最大的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她就是上海。

      上海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宋代有了“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1271年)置  
      上海县,建城已有710年的历史。1843年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对外开放的商埠与租界。当然,上海还是一座具有优秀文化传统与人文历史的城市。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许多历史名人的活动足迹,现在的市区内,还保留有徐光启、黄道婆、孙中山、宋庆龄、鲁迅等人的故居或纪念地。中国近现代史上许多重大的事件均与上海有关,如小刀会起义、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五卅惨案、八一三淞沪抗战等等。外滩长堤,沿江而筑的那一幢幢被称作“万国建筑博览”、具有浓郁欧洲风格的古老建筑,名闻遐迩!她们向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诉说着上海的过去,也为都市增添了一份浪漫神秘秘的韵致。1921年,中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作为党的诞生地,更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份独特的光彩。

      上海是我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19世纪中叶以后,上海出现了机器制造业、蚕丝业、面粉加工业、航运业、印刷业等民族企业,为上海城市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尤其是建国后五十多年来上海人民的共同努力与建设,如今的上海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企业所涉及的行业包括机械加工、冶金、电子、仪表、化工、船舶制造、轻工、纺织、航天航空、医药及医疗器械、印刷、食品加工、服装、石油化工等,重、轻工业各行门类之全堪称中国之最。产品不仅满足上海,支援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各国。另外,上海还拥有像宝钢、金山石化、石洞口发电厂等国家大型企业,更增强了上海作为全国工业中心的地位。改革开放以后,虹桥、漕河泾、闵行、浦东等开发区的兴起,一大批独资、合资企业的迅猛发展给上海这个古老的工业城市又注入了新的活力。上海人民加快了经济建设的步伐,不仅注重调整产业结构使之更趋合理,而且更加注意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积极引进外资,广招人才。近年来,一个以汽车制造、电子电信设备、电站成套设备、石油精细化工、家用电器和钢铁的六大工业支柱产业以初具规模,其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已超过50%。同时,现代生物与医药、集成电路与计算机、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通用汽车、华虹NEC等项目的新近建成投产,必将给上海的工业经济带来更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上海还是我国科技力量最为雄厚、集中的地方,是我国教育和信息的中心。这里不仅拥有千余个代表国内最高水平的原子能、激光、计算机、卫星技术、医学实验等高科技的科研机构,而且还有国内首屈一指的高等院校和庞大的科研人员队伍,占尽人才优势。

      作为远东最大都市,上海素有“中国的商业橱窗”之称。经过近几年的改造与建设,商业网点遍布全市各个角落,出门购物十分方便。这里拥有许多全国著名的“四街四城”:南京路步行街、淮海路、四川路、西藏路、豫园、徐家汇、不夜城和浦东新上海商业城等,每天都吸引数百万的中外游客。闹市区人流如织,成为上海一大景观,不仅给上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体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上海已同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对外开放迅速扩大,上海直接利用外资协议金额连续三年超过100亿美元。世界上排名前100位的工业跨国公司已有半数以上投资上海。在沪开设的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和代表处已达200多家。上海的进出口贸易近年来平均每年增长20%以上。新兴的金融证券、期货交易、外汇和技术等全国性市场的建立,确立了上海作为全国资源配置中心的地位,同时也加快了上海经济与国际接轨的步伐。1999年9月,“财富世界论坛”在上海举行,2001年9月,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上海作为新世纪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地位已初步确立!

      上海地处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是世界第三大港和我国水陆交通运输的枢纽,铁路有沪宁、沪杭线通往全国各地,5条国道和3条高速公路网连接内陆各省,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则将上海与全国各大、中城市以及世界各国连成一片。水上航运溯长江而上可达武汉、重庆,沿近海而行,则又至青岛、大连、温州、福州、香港。另外,上海还与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及东南亚、欧洲各国开辟了航运线,从上海港出发的客货轮,出海可抵世界上400多个港口。每天从陆上、空中、水上进出上海的中外旅客达数百万人,充分显示了上海作为交通枢纽的地位与作用。近十年来,上海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超过1100亿元,市内交通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黄浦江上的“五桥三隧”把浦东与浦西紧密相连,市区“三横三纵”主干道路、“申”字型高架道路网络、外环线和三条地铁线构筑了地面、地下、空中并举的城市快速立体交通的骨架,从而彻底改变了过去落后、拥挤的交通状况。全新的市容市貌,方便了人民生活,也改善了上海的投资环境和形象。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加快推进改革开放,特别是在实施开发开放浦东这一国家重点战略的推动下,上海跨入了振兴发展的新时期。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90年代,上海的GDP增长速度连续十年超过10%以上,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0%。2000年全市GDP(国内生产总值)4551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达4080美元,已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地区)水平。浦东开发十多年来,城市化面积已超过100平方公里,特别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和张江高科技园区等重点开发小区的功能效益已初步显现。

      黄浦江——上海的母亲河,她哺育了浦江两岸一代又一代的上海人,同样也包容五湖四海的宾客好友。鸦片战争后上海辟为商埠,从此开始了她走向世界的旅程。在走过了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后,上海逐渐形成了五方杂处、中西交融的文化特色,并因此成为中国与世界交往的一个窗口。

      21世纪的上海,繁荣与开放在这里播种,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浦东国际机场,无一不描绘着国际大都市的开阔前景,21世纪的上海,光荣与梦想在这里汇合,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城市规划馆,无一不彰扬着国际化大都市的广博情怀,21世纪的上海,时尚流行挥舞着城市风行万千。

      21世纪的上海,聚积着未来的动能,理想的积攒是上海的早晨,幸福的降临的是上海的夜晚。蓬勃奋发是21世纪上海人的精神,友爱互助是21世纪上海人的品格。今天,精彩的新上海正在向全世界证明:改革开放的熠熠之光正在中国闪亮。

    上海风土人情之习俗条礼

      (一)生育 
      产前。家人备好蛋、鸡、红糖、枣子、苦草,外婆送来婴儿衣服(俗称脱毛衫)、"催生饭"。产后,亲友送产礼(俗称"十五羹")。婴儿出生第十二天称"十二朝",产妇家人向亲友分送红蛋、馒头、圆子、板糕。满月做圆子,请亲友。周岁(俗称"期过")喜庆,更为隆重。 

      (二)寿庆 
      老人过生日时,子女为之庆贺,称"做寿"。旧时,富裕人家设寿堂,挂寿幛,张灯结彩、备寿酒,宴亲友,晚辈向寿翁寿媪拜寿,亲友则赠寿礼。一般人家做寿桃、圆子,吃面条、馄饨,此习延续至今。80年代时兴以大蛋糕作寿礼。
     
      (三)建新房 
      民间视建新房、迁新居为大事,亲朋好友主动相助,有的馈送礼品,以糕、酒、肉、爆竹等居多,名为"高头人情"。上梁时,正梁上贴"安梁大吉"红纸横幅,并放鞭炮。迁入新居时,穿新衣,贴对联,宴亲友。这些习俗,至今尚存。 

       四)寄亲 
       也称"过房亲"、"寄拜亲"。旧社会,父母为了解除孩子的关煞,免其蒙难夭折,选择生肖相合者认作寄父母。孩子改姓换名(叫做寄名出姓)后,送往寄父母家祭祖拜灶,事后,仍由生父母抚养。此俗现已不兴。 
      (五)忌日 
      旧时忌日,于孙供祭食,燃香烛,焚纸钱、锡箔、冥衣、纸箔,跪拜致敬。有的还要请人念经超度。60年代后,此习一度废止,现渐有恢复。 

      (六)迎神赛会 
      迎神赛会由来已久,每逢干旱严重或虫灾泛滥时,人们抬着刘猛将军、城隍偶像巡行街 
    头郊野,祈求天神驱邪降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迎神赛会队伍前面,旗伞缤纷.彩龙飞舞,鼓乐喧天;后面,成千善男信女执香护送,四乡群众争相观看。解放后,此俗已废。


    上海风土人情之集体婚礼

      目下青年男女举办集体婚礼的消息,时有所闻,或见诸于报端,或亮相于荧屏,已屡见不鲜。尽管如此,集体婚礼仍然被街坊里巷传为新生事物。其实,这种形式的婚礼早在65年前就已有了先例。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蒋介石提倡新生活运动。上海市政府为配合这个运动,由社会局出面创办集体结婚,以示出新。自1934年10月至1937年"八·一三"抗日战争爆发后止,举办了十多届,多加集体婚礼的青年有1000多对,是为沪上一大景观。

      举办集体婚礼活动的消息,由社会局通过报纸广为宣传。如欲参加者,就要赶到远离租界十多里路的殷行区市中心社会局登记,交付法币20元,方能须到登记号码簿,以及参加棠体婚礼活动须知一份、结婚证书一式二份。参加者在结婚证书上填写结婚人的姓名。 年龄、籍贯,以及双方主婚人、介绍人的姓名,并各加盖印鉴。结婚证书送回社会局之后,由社会局统一加填证婚人的姓名,并证婚人的私章及社会局公章。当时,社会局在"结婚须知"中规定:参加集体婚礼者,须统一着装。新郎穿着蓝袍、黑褂、蓝裤、白袜、黑缎鞋、白手套;新娘着短袖淡红色长旗袍、同色长裤、同色缎鞋、肉色丝袜、头罩白纱、戴白手套执鲜花。为表示国粹,还特别强调:新娘不得烫发,不得穿平跟或高跟皮鞋。

      举办集体婚礼在当时是一件亘古未有的新鲜事,市民们都倍觉新奇,于是为表示新潮,前来预约登记的待婚青年居然门庭若市。为保证婚礼的有序、顺利,在举行婚礼的一周前,新郎新娘都要去殷行区市府大厦排练一次。正式举办婚礼的那一天,新郎、新娘、家长、来宾等,提前一小时到市府礼堂集中。大礼堂临时用屏风分隔成若干小间,每张桌子均事先发结婚证号码编好号,对号人座。还有一些小房间供更衣化妆之用。每对新人各被赠有集体婚礼纪念证章一枚。"圆形纪念章内图案的外廓为十二角形,象征着国民党党徽。这时的大礼堂完全沉浸在节日的气氛里。礼台正中挂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像。

      礼台两旁,彩带、鲜花,喜气洋洋。下午3时正,婚礼正式开始。这时,总指挥一声令下,在警察局乐队的伴奏下,新郎新娘双双携手,踩着红地毯步人礼堂,款款地走向礼台。婚礼是两对两对同时进行,按司仪宣读的名单走上礼台。双双向孙中山遗像三鞠躬,再夫妻相对二鞠躬,然后向证婚人一鞠躬。这时,证婚人市长、社会局长分别致词祝贺,并向新郎新娘颁发结婚证书、纪念证章、纪念品,然后,证婚人与集体结婚的新人一起拍团体大照片。当主持人宣布婚礼仪式结束后,在乐曲声中,数百辆汽车在刚修筑完成的翔殷路上浩浩荡荡而去,甚是壮观。

    上海风土人情之松江华亭老街民风
    松江“华亭老街”原是指中山中路马路桥西至西林路一段,路长608米。路的两侧街巷里弄甚多,为古城人烟稠密地区。其南侧越过市河(市河在文革初期“深挖 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时填塞),里弄有缸甏行,景家堰。缸甏行东起人民 南路,西至谷阳桥(陶英建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长约350米左右,东有笏溪,溪水北流注入市河,溪流经缸甏行架有笏溪桥,桥的西堍南边即景家堰。景家堰 有明代著名草书大家张弼〔(1425—1487年),字汝弼,号东海,华亭人。成化二年 丙戌(1466年)进士,授兵部主事,晋员外郎,出知江西南安府。〕筑有的庆云山庄。 

        缸甏行中段南边有上海地区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建筑清真寺。寺西有松江最早的机械工厂——明?铁工厂。西端尽处为谷阳桥,桥下溪水北流至望恩桥(俗呼塔桥)处注入市河。谷阳桥南为一片沼泽,渔民在此捕捉蚬子,故名“蚬子滩”。谷阳桥西堍南有陶行弄,桥西为坍牌楼。 

        邑人顾清纂撰的正德《松江府志》说:“庆云桥〔(俗呼陶行,洪武二十五年(1382年)里人陶子淳建,初木桥,成化间(1465—1487年)通判邹文著改为石,宋应祥为记,龛于西林寺前墙内)〕南有台谏双清坊,为张弘至、张弘宜(张弼子)立。”时逾二三百年牌坊圮塌,乾隆《娄县志》说:“以旧迹(名街)曰坍牌楼。”说明这条街巷名称的由来。笔者文革初(1866年)迁居坍牌楼时,庆云桥南堍西首尚见有牌楼残迹。 

        原中山中路马路桥西至西林路段的北侧,有傅家弄(一作富家弄)、池家弄,俱在塔桥东,后通新街。新街今名斜桥街,乃与中山路平行的小街,东起秀水新路,穿越人民北路,西至东塔弄底,长约480米,宽3米左右,人民北路往西至东塔弄一段约400米。 

        东塔弄在圆应塔东,南起中山中路,北抵斜桥街,弄长仅35米,弄底西壁紧贴西林寺为中山中路654弄。此弄东至青松石原有明末著名 垒山师邑人张南垣构筑的一个园林,清初为云南按察使许缵曾的别业,名曰“西园”。许家衰落后将园之半卖给李姓,另一半售于张维煦,张氏于雍正五年(1727年)改建是园,园贴近西林宝塔,有“倒影涵空塔印尖”、“水面萍回皱塔尖”之秀丽景色,改园名为“塔射园”。
     
        西桥弄在圆应塔的西侧,北至龙梢里、杜家滩。弄底原有明代少司寇徐陟(徐阶弟)的别业“竹西草堂”。陟孙徐尔铉扩建,改名曰“宜园”,一时为郡中名园。清初归大学士、工部尚书王顼龄,更名曰“秀甲园”。清圣祖玄烨两次〔第一次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第二次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南巡到松江,均临幸是园,御书“蒸霞”两大字以赐。又间闻有鸡犬之声,赞曰“此间安乐”。乾隆年间(1736—1795年)张研斋购得此园。道光年间(1821—1850年)张氏家道衰落,将园之西部售于宁绍会馆,东部售后被改建成抗英名将陈化成(福建国安人,江南提督)祠。民国元年(1912年)孙中山先生来松视察设于该词内的同盟会松江支部,孙中山先生就住在这祠堂里,因孙中山先生的驻跸,当时西塔弄名噪一时。 

        西塔弄之西为九曲弄,南起中山中路,北至西新桥路,长180多米。弄西侧原有基督教会办的慕卫女校,东侧有西林幼儿园、西林小学。弄底有施王庙,庙早毁。弄曲折多弯,故名九曲弄。1999年以此弄为基础,拆除两侧民房,辟建西林南路。 

        原中山中路马路桥之西,依次有古建筑:中山中路492号王冶山宅。此宅始建于明末,清代为湖北知府王冶山所得,经他修缮,他的后代扩建翻造成六进缙绅笫宅,沦陷时期拓宽马路拆除门厅,现存五进四庭心。王宅之西510号为袁昶宅。 

        袁昶(1846—1900年),字爽秋,浙江桐庐人,光绪二年丙子(1876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充总署章京,十八年(1892年)出为安徽宁池太广道。转擢江宁布政使,调直隶,未几内召,以三品京堂在总理衙门行走,为清末外交官。关于袁氏在松江置产事,据邑人杜诗庭撰写的《华娄人物志续稿》说:“袁昶博通今古,有诗名。早岁肆业上海龙门书院,与郡人士稔,因买宅郡西郊,子孙世居焉……”解放后,昶之后裔尚居此宅。 

        袁宅之西有瞿氏宅。宅主瞿指凉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创办《茸报》,发行量居松邑地方报之首,抗战期间中断,抗战胜利后,于1945年9月复刊,瞿氏担任董事长。 

        西林禅寺和圆应塔俱在庆云桥北,据《松江府志》记载,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僧睿建接待院,接待院毁于元代兵燹。明洪武初僧淳厚重建,添筑毗卢阁,改名“西林大明禅寺”,清代沿称西林禅寺。历年均有修葺。寺内终日香烟缭绕,佛事盛旺,为云间古寺名刹。解放后,僧人还俗,屋宇被粮管所和塑料厂占用。改革开 放后落实宗教政策,屋宇由松江佛教协会出资重修,1991年7月,佛教界人士自筹资金百万元重建毗卢殿,于1993年元月竣工。现成为松江及周边地区佛教信徒们的活动中心。 

        圆应塔(俗呼西林塔,又称延恩塔),据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松江府西林禅院圆应塔记》记载修建的经过是:塔初由比丘(和尚)淳厚在宋圆应睿师接待院遗址上募缘补建延恩宝塔,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僧法 徙建于殿后,重建工程于正统十四年(1448年)告竣。此后明万历、清顺治、乾隆、道光时曾多次修葺。宝塔系由西林寺管理。当时尚无门票收费制度。在塔的入口处有一位僧人负责收费,登塔者只要给守门的和尚一个铜元(俗称铜板)即可登临。抗日战争胜利次年(1946年)笔者回松曾登临是塔,俯瞰云间古城遭受日本侵略军强占八年,蹂躏践踏后的残破景象。 

        1949年5月松江解放了,宝塔自道光后近百年来因迭遭兵燹战乱,未曾大修,为避免游人登塔发生意外,于1965年拆除二至六层的塔檐、平座,并封闭底层塔门。直到1992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与松江有关部门组成修缮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对宝塔实施修缮。修缮工程于1993年10月正式启动,1994年11月15日竣工验收。在修缮过程中发现和出土了大量的文物,且种类繁多,大批元明时期玉器的发现更是全国首例。 

        圆应塔高47米,八面七层,为上海地区最高最雄伟壮观的古塔。 

        上述地区在历史上乃自元明松江棉纺手工业发展中逐渐成为古华亭街市的组成部 
    分。现在建造了一条仿明清建筑的旅游商业街。改造工程于2001年3月启动,不足二年时间工程竣工,2003年1月23日举行开街仪式。


    上海风土人情之生活习俗
      (一)服饰 
       旧时,本县盛产土布,农民多着自纺、自织、手工缝制的土布衣服,少用绸缎、机织布。民国初,清式长袍、马褂、大胸襟衫、多摺裙等尚在少数富家流行,衣料多为绸缎、呢绒,贫民仍穿土布短打衣裳。布色以青、蓝、黑、白为主。布纹有双线、芦席纹、方格、回纹、鱼鳞、雁行、蚂蚁等。款式有对襟、大胸襟、套裙、套裤等多种,老人喜爱围大转裙。夏天,妇女穿夏布衫裙。冬天,男子戴毡帽,穿芦花靴、土布袜,外出戴风兜。雨天穿钉鞋,撑布伞或穿戴蓑衣箬笠。30-40年代,商人、教员、学生等穿长衫、旗袍、学生装,中老年男子瓜皮帽,妇女戴美人帽、昭君扎,儿童戴狗头帽,殷富子弟偶穿西装革履。解放后,流行中山装、列宁装、人民装。衣料初以蓝布、纱卡为主,以后逐步改用线卡,穿毛线衣的渐多。夏天,青年喜爱穿白衬衫、蓝长裤,冬天披棉大衣,老人爱穿对襟棉袄,女子系裙的渐少。60年代中期,一度流行军服、军便服。70年代后期,土布基本淘汰,棉布料退居次要地位,化纤跻身市场,各类尼龙、涤纶、涤卡等深为人民喜爱。拉链衫、茄克衫、西装、连衫裙、喇叭裤、直统裤等流行,皮茄克、滑雪衫、呢大衣、牛仔裤等相继时兴。 

      (二)饮食 
      旧时,本县农村人民习惯饮用河沟水。解放后,逐步改饮井水。70年代起,城镇和部分乡村饮用自来水。本县东部杂粮地区居民多以玉米、元麦粉为主食,很少食米。产米地区居民也不全部吃米,富裕人家往往也掺食少量杂粮。解放后,产米区扩大,人民食米比重逐年提高。80年代,绝大多数居民已不吃杂粮,食用面粉也仅为调剂口味。农村一日三餐,农闲一稀二千,农忙三顿干饭。本县人民向有腌酱瓜、咸菜的习惯,饲养家禽、捕捉鱼虾螃蟹,以作荤荣。盛夏。农户喜用糖、醋和水拌瓜片,降暑佐餐。本地人一般不爱食辣。特色菜肴有炒肉瓜(肉丝与酱瓜丝合炒)、面拖蟹、拌金瓜。喜庆酒席,普通人家原先都是四盆六碗或六盆六碗,如再加海参、鱼肚,名之为"赤脚两海",也有备"三海"、"四海"的(海,指海味)。70年代以后,农村办宴也同城市一样,喜用冷盆、热炒、大菜、点心、全鸡全鸭。酒席点心,结婚用团圆、云片糕、喜糖;小儿周岁、老人做寿用炒面、寿桃或圆子。 

      (三)居住 
      本县习惯同族聚居,自成一宅,人多不敷居住时另辟新宅。农村住宅多分散。旧时,赤贫之家以芦芭搭建的环洞舍栖身,家境稍好的住草房,再好些的住芦壁瓦辫和砖壁瓦辫的半瓦房(椽上铺芦芭,上铺瓦片),纯砖瓦房不多,楼房更是绝无仅有。房屋结构有三路头(用三根横梁,以下类推)、五路头、七路头、九路头之分。住宅以南向居多,东向次之(城镇例外)。房屋布局,有一字形、转角式、三厢房、三进两场心等形式。一般是正埭五间,也有七间的。中间是堂屋(俗称前头屋,为同宅亲属公有)。正埭前面两旁相对而立的为厢房,接两厢房,建与正埭平行的前埭,便形成四厢房。前埭中间为厅,或称外门道,两旁是书房。如再向前发展,又建厢房及外厅,便成为三进两场心,有里外两道墙门。厕所建在住宅东北角或西南角。农家环宅开沟,称宅沟,沟上架桥,沟沿旁植果树、榆、柳,宅后种竹,最外层围以株杨。民国以后,城桥镇、堡镇镇等地个别官绅富户建造花园洋房。 19 74年后,农村出现住宅密集的居民点,房屋向阳傍水,整齐划一。70年代后期,五、六层住宅楼在城镇和农场出现。80年代,农村中二层楼房星罗棋布;城桥镇、堡镇镇居民新村陆续形成,高楼鳞次栉比,外观、结构也在逐步改进提高。

    补充本知识点暨快乐评论此文章:《上海风土人情介绍》

  • 文章标签:上海 

    14

    4

    (顶起来,推荐到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现在有1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点此进入“上海风土人情介绍”的评论页发布评论(全部评论)

    1楼 [202.158.176.*] 发表于 2010/03/31/ 10:19:00

    yu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