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风土人情 > (欣赏)青城山上的对联(二)

(欣赏)青城山上的对联(二)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8-21 16:21 编辑: 网络 查看:

(欣赏)青城山上的对联(二) (2008-09-08 10:34:37)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优美篇章——分享欣赏

【青城山前山真武宫楹联】
    〖青城山前山真武宫[祖师殿]〗  祖师殿原名真武宫、清都观,也称洞天观,位于天师洞右后侧山腰间,出天师洞从龙桥栈道前行,过访宁桥左行1公里即到。祖师殿又名真武宫,此殿始建于晋,原名洞天观,唐代重建,现存殿宇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修建,整个建筑似小巧玲珑的四合院。唐代诗人杜光庭、薛昌,宋代张愈均在此隐居。唐壑宗的女儿玉真公主也曾在此修道,以求成仙。该殿环境幽静,殿内在真武大帝和张三丰祖师,故又名真武宫,殿内还供奉吕洞宾、铁拐李等神仙塑像及八仙图壁画,诗文石刻等。祖师殿对面的山谷叫白云溪,背后是轩辕峰,四周林岚掩映,碧嶂丹岩,溪涧烟飞雾绕,环境清幽,深远莫测。古迹有唐代高道杜光庭读书的“读书台”。陆游写有《游杜光庭读书台》诗:“山中犹有读书台,风扫晴岚画幢开。华月冰壶依旧在,青莲居士几何来。”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道教重点宫观。出祖师殿山门,右有条小道可通往青城后山;经浴丹井、云松塔,沿小道行半华里,可达轩皇台绝顶。冯玉祥将军在抗日战争时期三次到过青城山,1945年那次就住在祖师殿里。在得到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后,冯玉祥将军不胜喜悦,在殿侧刻碑筑亭以为纪念,此碑现在祖师殿内,作为文物保护。
石磴阴深盘曲道;
琳宫孤峭入鸿蒙。
——佚名题青城山前山祖师殿山门[门楹]
树红树碧高低影;
烟淡烟浓远近秋。
——佚名题青城山前山祖师殿
偶作青城游,得寻洞府须求道;
何劳黄帝问,但到名山便是仙。
——佚名题青城山前山祖师殿
游福地,入洞天,任许飞琼邀月;
访仙踪,换俗骨,当思涤虑洗心。
——海晁炜题青城山前山祖师殿
    (落款署:“庚午暑月谷星海晁炜撰并书”。)
=================================================================
【原青城山前山长生宫楹联】
    〖原青城山长生宫遗址——今鹤山庄〗  鹤翔山庄建于原古道教宫观长生宫遗址上,这里最早为晋朝初年天师道道领、著名学者、被汉政权(302-347年)封为四时八节天地太师、山中宰相、高寿130余岁的范长生的私家园林,古人称之为范氏庄园,是西蜀最古老的私家园林,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进入山庄,上百棵桢楠西树林荫蔽野。每年春夏两季数千只白鹤从南方飞回,栖息、繁衍于山庄桢楠、银杏、仙人等参天大树,给这座千年古园增添无限生机,结下鹤舞仙山的不解之缘,山庄也因此而得名。今天的鹤翔山庄,树荫中古风依旧,庭园建筑掩映期间,古朴典雅的中式装修,园中曲桥、流水、巨石、古树、草坪交相辉映,黑瓦黄墙、亭台楼阁、仙鹤云集,一幅自然、朴素、有序、雅致、文化底蕴浓厚的美丽画卷映入眼帘。鹤翔山庄还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部分,成为人类保护自然文化的一个见证,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被誉为“中国道教文化第一庄”。道教首领范长生雕像 进入山庄迎面所见便是巨型雕像“范长生云鹤图”。是中国道家文化第一庄鹤翔山庄的点睛之作,仙气盈人。范长生是涪陵丹兴人,蜀汉刘备时,范长生家族迁入青城山。据史籍记载,范长生博学多艺,精通天文术数,著作有《道德经注》、《周易注》等,他家世代掌握部曲,本人又是天师道教主,由此蜀人奉他如神。无圣乎有这样的记载,说他从蜀汉到西晋穆帝时,活了130多岁。刘备清他参政,他推辞,遂被封为道遥公,特意为他建造长生宫,让其修心养性。巨型石刻鹤翔山庄碑记 山庄大门左侧是巨型石刻鹤翔山庄碑记,高近2米,宽6米,用自然青石精刻而成。碑记记载着山庄悠远的道家文化源流,被专家誉为“天下宾馆第一碑”。该碑记被编入《都江堰市金石录》一书,以供后世鉴赏。现代酒店古典装饰的杰作 鹤翔大厅在建筑的装饰风格上,以体现道家文化与现代酒店的豪华气派为主题,并将各种明清家私、古董文物、根艺字画融为一体,被称作现代酒店古典装饰的杰作。百鹤书法百鹤墙 该墙共收录了先后到山庄的国同著名书法家沈鹏、何应辉、尉天池、谢云、刘云泉、刘正成等100位作者写的篆、隶、楷、行、草诸体“鹤”字100个,并精刻于青上,在国内尚属首创。千年古园的园中园长生园 青城山千年古园的鹤翔长生园,是古长生宫的长生殿遗址,范长生就是在此园内写下了《道德经注》、《周易注》等书,那充满精深道义的玄文,体现了它崇尚自然的追求,他的思想也体现在这座深幽涵碧的庄园之中,传说唐安史之乱时期,明皇李隆基择长生宫为驻辇行宫时便是在宫里的长生殿入住。山庄根据史实,将之恢复为传统民居的四合院式的园林建筑,再现古长生宫昔日辉煌。太极八卦长生图 长生园正面的走廊有一幅用纯黑白大理石镶嵌而成的太楹图,两边用红木配以八卦图形和对联,前面是千年香樟乌木雕刻而成的范长生雕塑,体现了道家像数玄理与仙人的浑然一体。中式客房三生万物 山庄客房的装饰,以道家养生、长寿为主题,各类寿字、寿图布置其中,并以其精细的作工和大胆使用“红、黄、蓝”三色而著称,在室内家具上巧妙地镶嵌“三块石头”,体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爱石得福,石可通灵”的道教文化内涵,被誉为宾馆饭店的精品之作。千年紫荆想思树 长生园内一株千年紫荆树,传为唐明皇为纪念杨贵妃而在长生宫亲手种植的故称“相思树”。巴蜀创作中心沿长生园楼道,便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巴蜀创作中心画廊。每年中国美协会员级书画家百余名来此写生、创作。画廊内可欣赏当代名家书画珍品。书法巨匠道德经 在创作中心画廊,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长的《道德经》书法长卷。该书法长卷每而20公分长,40公分宽,80米长,以优质楠木精刻制作封面盒,由巨型空洞乌木做底座。采用全手工平接线条精装裱而成的中国最大的册页型书籍。天下第一根镇宅神虎 在长生园的二楼廊道,悬挂着一件长2.5米,宽1.3米的巨型天然根书虎,该作品字体之大,品位之高,年代形成之久,是一件罕见的绝世珍品,中国著名书法大师何建国先生亲自为该作品题名“华夏第一根——镇宅神虎”。四川名茶馆醉鹤茶楼 山庄醉鹤茶楼是四川名茶馆和四川省茶文化活动基地,是屋顶花园式生态茶楼,这进而桢楠簇拥,古森环抱,空气清新(据生态环境专家来此测试,这是由于千年古树散发大量待离子之缘故)。山庄最佳的观鹤景点醉鹤亭便在此处。青城文化餐鹤翔长生宴 鹤翔长生宴是山庄开发、推出的道家特色滋补美食,被评为“中国名宴”。每道菜都有一个道家故事,一则道家典故,再伴以古乐演奏,被称为“鹤翔文化餐”。道法自然三正树 山庄后院有三棵大树峻峭而挺拔地依次排列,这便是“三正树”。三证者:“一心正,二气正,三法正”,道教先辈们按照“心、气、法”的先后顺序依次栽下这三棵树,给我们展示了道家修行的基本原则,欲得健康长寿者,当效法道家的“三正”。千年苍桑古围墙 古长生宫旧址的唯一建筑物证,便是这段饱经风霜的土墙,它历经沧桑,依然留存,成为山庄的“古董”,是山庄千年仙鹤不绝的灵应之物。相敬如宾的礼让树 鹤翔山庄前院有两棵别具特色的树“礼让树”。这两棵树的树枝都占领从树干的一侧伸出,一个伸向左,一个伸向右,毫无人工雕凿之形,浑然天成,成为长生宫内一大奇观。婷婷玉立的仙人松 在鹤翔山庄碑记左侧,可见水桶般粗壮的两棵传为范长生亲手种植的仙人松。仙人松也叫罗汉松,娃娃松等,只是在道教中崇尚求道成仙,故树名“仙人松”。妙趣天成的青城根雕 山庄青城根雕馆是西南道家规模最大的根艺馆。这里陈列着数百件形态各异的根雕、奇石等艺术精品及书画精品。石刻壁画唐明皇观鹤图 山庄的庭院中间有一大型石雕“唐明皇观鹤图”,重现了旧日玄宗择长生宫驻辇时的盛况。
东晋尚清淡,功德在民惟隐士;
酉川曾保障,英雄退步即神仙。
——古遗佚名题长生宫
能教李特倾心,保障资安全蜀;
直接宁封高蹈,功成选入名山。
——古遗佚名题长生宫
开国搜蜀材,蒙昭烈帝临存,英雄名士各千古;
栖真得元寿,锡逍遥公爵号,富贵神仙有几人。
——古遗佚名题长生宫
=================================================================
【青城山前山赤诚阁楹联】
    〖青城山前山赤诚阁〗  赤诚阁位于青城山的门户,阁畔古木参天,林中重檐叠阁,这便是古代著名的长生宫赤诚阁。汉末,道教道领范长生曾隐于青城山,刘备初据蜀地,为延揽地方名士,乃驰书迎聘,范长生固辞不就,被封为“逍遥公”,刘禅接位后,建长生宫以做褒奖。诸葛亮也曾亲往赤诚阁拜谒。
翠壁连云蒸澍雨;
赤城带日起祥烟。
——刘昌荣集句题、王维西书青城山前山赤诚阁
喜旷襟怀,三十六峰如翠浪;
饱探幽意,百零八景人丹梯。
——让泉撰、正辉书青城山前山赤诚阁
古迹壮新观,赤壁如城,扶藜阁上瞻崖舍;
名山多胜景,丹梯有路,蹑展云中觅洞天。
——适园撰、王维西书青城山前山赤诚阁
=================================================================
【青城山前山老君阁楹联】
    〖青城山前山老君阁〗  老君阁位于青城山第一峰绝顶(即彭祖峰顶、或称高台山、老霄顶),海拔1600多米。老君阁阁基占地400余平方米。阁高六层,下方上圆,寓意天圆地方,层檐有八角,以示八卦;外观呈塔形,顶接三圆宝,以昭天地人三才之意。老君阁造像,以凭徐悲鸿当年在青城山的遗作《紫气东来》(老子跨青牛出关图)为蓝本,经许多学者、艺术家和鉴赏家精研,并由青城山道友绘制、塑造而成。老君像高13.6米,连牛身16米。悉按古典建筑规范,用钢筋水泥浇铸,精铜包里,金光炫目,栩栩如生。自古及今,绝无仅有,乃融老子为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及古老朴素唯物辩证相对论者之道教祖师光辉造像。老君阁建筑群包括东华殿等处。其中东华殿的100余平方米,长五间,中祀东华帝君,左右龛分祀吕祖纯阳及钟离权。老君阁于1992年秋兴建,历时三载峻工,为八百里青城圣境,又创一宏伟奇观。
万派随它去;
群山向我来。
——佚名题青城山前山老君阁[阁门]
=================================================================
【青城山前山天师洞楹联】
    〖青城山前山天师洞〗  自建福宫北行2公里即到青城山主庙——天师洞。天师洞原址为黄帝祠,东汉时张道陵曾在此修行,被奉为天师道的创始人,故称天师洞。隋朝大业(605-618年)年间,改名延庆观,唐朝时改称常道观。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常道观一度被佛教占用,改为寺院,唐玄宗手敕,令归还道士,观中现存有唐玄宗手诏碑。宗时曾称昭庆观,现仍延用唐名,俗称天师洞。天师洞建在白云溪和海棠溪之间的山坪上,海拔高度1000米。背后为第三混元顶,峭壁如五彩画展,左接青龙岗,右连里虎塘,三面环山,一面临涧,前方白云谷视野开阔。万树凝烟罩峰奇,十分幽静。古观靠山处有一洞窟,传说是张陵天师结茅居住过的地方,所以一般人都叫这儿为“天师洞”。天师洞的内山门,与三清大殿、黄帝殿布置在中轴线上,显得气势恢宏。围绕着三清大殿的层层楼堂,共分为10个天井,均有曲折回环的外廊连通,曲径通幽。山门在高高的陡坎,左侧有青龙殿,右侧是白虎殿。山门正中悬“古常道观”金匾。三清大殿是天师洞的主殿,为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面积580平方米。前檐排列着6根大石柱,采用高1.2米精工雕刻的石狮、麒麟、独角兽作柱础,在古朴庄重威严之中又富于玲瑰意趣。前后檐和经柱共立4.4米高的大石柱28根,象征28月,其中16根柱上镌刻楹联。石柱上端的撑弓、弯门全系镂空花刻,飞禽走兽、花草人物的形象跃然石上。大殿楼上为无极殿,有明代文物木雕屏花8扇,镂空雕刻着芙蓉、荷花、孔雀等图案,红花绿叶,色彩鲜丽。殿外县挂着“上善若水”、“神光普照”、“道地重辉”等匾额。三清大殿和它帝边三皇殿内唐玄宗的手诏碑是这里最珍贵的文物。三清殿后有黄帝祠和天师洞等古迹。天师洞右下角有一小殿,名三皇殿,内有轩辕、伏羲、神农石像。洞门前有一株古银杏树,高50余米,胸围6.07米,直径2.24米。据说乃张天师手植,树龄已达2000余年。此外,还有听寒亭、洗心池、慰鹤亭、饴翠仙窠等景观。

心清水浊;
山矮人高。
——郑燮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山门外台榭
地据江源胜;
名从汉代传。
——张嘉鎔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
    (落款署:“新繁张嘉鎔篆”。)
天师把正一;
法宝周大干。
——吕超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西客堂
    (落款署:“庚辰吕超题”。)
天逼星辰大;
城春草木深。
——夏颜楷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西客堂
    (落款署:“辛酉夏颜楷题”。)
诗思竹间得;
道心尘外逢。
——佚名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西客堂
室有山林乐;
人同天地寿。
——李汝南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斋堂
丹崖灵石髓;
碧涧有芝英。
——佚名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慰鹤亭
泉落寒崖响;
萝依古木垂。
——佚名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听寒亭
前身应是明月;
几生修到梅花。
——李汝南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西客堂
    (落款署:“湘石李汝南题”。)
半岭天风闻剑啸;
一春梦雨茁芝芽。
——谢无量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内山门接待室
汲来江水煮新茗;
买尽青山当画屏。
——清·郑燮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远山皆有情。
——佚名集句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
    (上联集自欧阳修《沧浪亭》;下联集自苏舜钦《过苏州》。)
扫来竹叶烹茶叶;
劈碎松根煮菜根。
——郑燮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斋堂
万叠云山图画里;
一楼花月笑谈中。
——佚名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客堂
要想着收咱失地;
别忘了还我河山。
——冯玉祥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石壁镌刻]
溪上玉缕缕上月;
城外云林林外山。
——袁易暖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
    (落款署:“辛未云风袁易暖题”。)
洞天第五群仙窟;
太极合三衣妙门。
——颜楷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三清大殿
    (落款署:“丙寅夏四月华阳颜楷题”。下联的“太极”,是中国哲学术语,意为派生万物的本原。《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合三”,《老子》中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妙门”,《老子》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作者称道青城山为神仙的窟宅。)
神仙都会周秦汉;
道德根源天地人。
——罗骏声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三清大殿
    (落款署:“邑人罗骏声题”。若从轩辕黄帝的传说算起,青城山的“神仙都会”源流更远,联言“周秦汉”,并非过誉。)
开门溪绕先生宅;
流壑云藏帝子家。
——绍南山人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后门
    (落款署:“光绪五年初七日绍南山人题”。)
道通天地有形外;
山在虚无缥缈间。
——李远吾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西客堂
    (落款署:“丙寅初夏李远吾题”。)
齐古今阴阳在握;
光风月和气盈空。
——佚名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西客堂
山居深处无尘俗;
境遇幽时到客踪。
——林云陔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西客堂
欲求寡欲先无我;
为所当为不问他。
——杨芳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西客堂
    (落款署:“诚村杨芳题”。)
一帘花影交鸾尾;
满地香芝幻鹿胎。
——张问陶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西客堂
里为冠盖星辰近;
案有琴书雨露清。
——清·何绍基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斋堂
野寺多情留客住;
青城无语看人忙。
——易瀚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银杏阁
    (落款署:“海恬易瀚题”。)
银杏于年征道性;
青城一洞试幽深。
——沈钧儒撰书青城山前山天师洞银杏阁
    (落款署:“民国二十六年沈钧儒撰书”。)
自是君身有仙骨;
向来涉世亦遗人。
——佚名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祖堂
危梯凿险层层出;
积翠凌虚面面来。
——佚名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饴翠仙窠
煦物如春,永锡难老;
与道大适,复归于婴。
——黄云鹄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祖堂
万壑松风,一帘花雨;
三椽茅屋,半塌荣烟。
——佚名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西客堂
瑶草琪花,长春不老;
交梨火枣,有客皆仙。
——佚名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客堂
宝露凝芳,霏烟泛彩;
仙钟簇韵,法教扬音。
——章嘉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斋堂
此地收一百八景胜览;
诸峰皆三十六帝外臣。
——李景福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后门
    (落款署:“癸丑小阳雅州李景福题”。)
洞府何奇,从来多古意;
明德不远,只在此山中。
——张仁乙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
    (落款署:“光绪癸未秋月张仁乙题”。)
白鹤归来,崖畔千年银杏;
绿云深处,天下第五名山。
——牛树梅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口牌楼
    (落款署:“巳午月之朔雪樵牛树梅题”。)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棋芝轩集句、王伯乔书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三清大殿
    (落款署:“程昌棋芝轩集、王伯乔书”。)
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
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黄齐生集句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三皇殿
    (此联以俗语集成,语辞浅白寓有哲理,对人立身处世,解脱困境颇具启迪性。在道教宫观上比较流行,如在承德县的朝阳洞三官殿、本青城山建福宫灵祖殿等处均有采用。)
笔点犹新,此日摩崖增胜概;
刽痕尚在,当年劈石想仙踪。
——赵瑄沐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口牌楼
    (落款署:“光绪戊戌年仲冬月赵瑄沐手书”。)
指点中原,万里江山归眼底;
登临绝顶,频年风雨搅心头。
——陈章中撰、谢正原书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三皇殿
    (落款署:“陈章中撰、灌邑谢正原书”。)
秀绝称闻,载琴书名流向往;
幽深见赏,寄风月拎佩熙来。
——零道人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西客堂
道典通天,摈绝万缘归正觉;
山峰障日,尽收紫气人三清。
——高辇白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三清大殿
    (落款署:“楚沩高辇白题”。)
胜地冠两川,放眼岷峨千派绕;
大名尊五岳,惊心风雨百灵朝。
——李世瑛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山门
福地凝崆峒,传相石宣栖仙侣;
江源归节度,欲挽银河洗甲兵。
——邓锡侯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山门
椿树叶长荣,八千岁人称不老;
仙桃花正放,三两有我又重来。
——佚名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内山门接待室
拜五岳丈人,始信青城不可唾;
烧十年家火,漫云霜鬓无由玄。
——长宁·梁正麟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
开物神圣初,九室赤城黄帝箓;
无名天地始,三清金阙玉皇师。
——颜楷题青城山前山天师洞三清大殿
    (落款署:“丙寅夏四月华阳颜楷题”。上联“九室”,是“第五大洞室仙九室”的省称。“赤城”,是青城山的别称,《玉匮经》:“青城山……一名赤城山。”“黄帝箓”,指的是轩辕黄帝敕封宁封子为“五岳丈人”事。下联“无名天地始”,《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三清”,指道教尊奉的三位神灵,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道君、太清太上老君。“金阙”,道家谓天上有金阙、白玉京,为天帝所居。“玉皇”,道教中地位最高的神灵,即昊天金阙至尊玉皇上帝,筒称玉帝或玉皇大帝。相传他总管三界[上、中、下]和十方[四方、四维、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狱、畜生和饿鬼]的一切祸福。从联语中可见作者对青城山十分称道。)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 ┊打印┊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欣赏)青城山上的对联(一)

后一篇:(欣赏)青城山上的对联(三)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 发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欣赏)青城山上的对联(一)

    后一篇 >(欣赏)青城山上的对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