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天南海北 > 天南海北月餅“聚會”﹐真是大飽眼福啊﹗(1)

天南海北月餅“聚會”﹐真是大飽眼福啊﹗(1)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9-06 11:28 编辑: 网络 查看:

中秋佳節是天南地北中國人的共同節日﹐但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都有著自己的特點。近日﹐滄浪街道團工委開展“我家鄉的月餅”活動﹐邀請轄區新蘇州居民一邊講述各自家鄉的獨特風俗﹐一邊製作家鄉特有種類的月餅。天南地北﹑五花八門的各種月餅濟濟一堂。

通訊員張曉婷汪秋亞本報記者姚一鶴文/攝

山西月餅香甜油光

是用地道土窯燒出來的

32歲的吉慶社區工作者石翠先是山西應縣人﹐來蘇州工作已有8年時間﹐每逢中秋他總會想起家鄉那種充滿油香﹑酥甜的月餅。小石告訴記者﹕“我們的月餅很獨特﹐出鍋的時候整個都是油光蹭亮的﹐因為在和皮的時候要加入很多色拉油和白糖﹐月餅又甜又油。”

小石出生在山西應縣的一個村子裡﹐在上世紀80年代﹐那時候村裡沒有商店供應月餅﹐都是靠手工製作。小石舅舅家裡就是開月餅作坊的﹐當時村裡祗此一家﹐舅舅和舅媽兩個人再僱幾個小工﹐這個小小的作坊要滿足全村3000多戶村民的月餅需求﹐舅舅一家忙得團團轉。每逢這個時節小石的爸媽就會過去幫忙。

說起製作要領﹐小石表示做餡是最特別的一步﹕首先要在麵粉裡放入小蘇打和色拉油混勻﹐再倒入清水揉成麵糰﹐擀成薄片烤熟﹔然後將餅壓碎﹐再打成粉狀﹐隨後將芝麻﹑核桃﹑花生等碾碎了放入混勻﹐餡料就做好了﹔最後再用麵粉做成月餅皮把餡料包起來。因為餡料都是碾碎的﹐所以吃起來很是酥爽。

“和麵粉一起拌的餡料隨個人喜好﹐有核桃﹑棗泥﹑黑芝麻﹑紅綠絲等。這種月餅看起來表皮偏暗﹐樣子就像油滑的雞蛋糕一樣。”小石告訴記者﹕“我們當地的月餅都是用山西當地的地道土窯火烤的﹐每天都能看到土窯裡熱氣騰騰﹐一天十幾個小時﹐土窯幾乎不停。”

淮安居民自己做的月餅

“大糖餅”特別香甜

西大街社區63歲的何廣珍阿姨是一位環衛工人﹐她來自淮安漣水。到蘇州將近10年時間﹐以前做過棉花廠的工人﹐也跟著別人賣過西瓜。直到小兒子來蘇州打拼﹐有了孫子她才做起了環衛工﹐圖個安穩﹐能安心照顧孫子﹐就這樣一掃就是7年。

7年間都沒有回家鄉過中秋﹐但是對於中秋的那份“鄉味”卻總是記憶猶新。在何阿姨老家﹐每逢中秋節的時候﹐自家都要做“大糖餅”。顧名思義﹐“大糖餅”就是以糖做餡料的一種餅﹐也是當地人在中秋節前後製作的一種當地的月餅。

何阿姨告訴記者製作這種大餅並不難﹕首先麵粉加水揉成團﹐加入酵母發酵20分鐘後﹐取小團擀成圓形的薄麵皮﹔然後加上一層糖和孩子們喜歡吃的例如芝麻餡﹑棗泥餡﹐如此往復的可以做到6至7層﹔最後烙成餅或者放在蒸籠上蒸製就可以了。何阿姨說﹕“餅不能擀得太薄﹐否則烙餅時糖就從破皮的地方流沒了。”

自從離家到蘇州和小兒子生活後﹐就再也沒有做過“大糖餅”。何阿姨笑呵呵地告訴記者﹕“換了地方﹐做的餅都沒有家裡的香﹐一千雙手﹐就有一千種味道﹐在幾乎所有的傳統手工食品都已經被放到了工業化流水線上被複製的今天﹐母親親手製作的‘大糖餅’就成了遠在他鄉的孩子最想念的‘奢侈品’。”

青海紅綠月餅

和足球一樣大

吉慶社區居民李全海來自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2008年來到蘇州創辦了一家小型企業經營青海特產﹐他記憶中家鄉的月餅不是蘇式月餅那樣小巧玲瓏的﹐而是個個大如足球一般。

“我們青海人本身以麵食為主﹐經常做餅﹐但論個頭中秋那天做的最大。光麵粉就要好幾斤﹐因為個頭大﹐一扇蒸籠每次祗能蒸一個﹐一家三口一頓最多吃一個﹐三四個就夠一天吃的。”李全海介紹﹐這種月餅餡料獨特﹐使用了青海當地特產藏紅花﹑香豆﹑大紅棗等。

“做月餅時﹐取藏紅花花蕊曬乾後碾碎﹐並與香豆混合﹐綠色的香豆和紅色的花蕊在一起作為餡料十分好看。”李全海表示﹕“餡料準備好後﹐首先將面切成一個個大小相等的麵糰﹐然後一個個攤開﹐均勻地撒上香豆﹐涂上清油﹐抹勻﹔然後第二塊面餅再鋪上去﹐撒上紅花﹐涂清油﹐再抹勻﹐如此步驟﹐直到紅麴﹑薑黃﹑紅糖﹑白糖等一層一層地舖起來﹐面餅已經有8層厚﹐繼續鋪﹐直到月餅的厚度已經超過了籠屜的一半﹔最後就要用擀開的麵皮勻勻實實地蓋住月餅的側面﹐月餅的雛形才剛剛形成。有些婦女在月餅中心捏一個‘壽’字﹐或在周圍做五朵鮮花圖案﹐象徵著‘五福捧壽’﹐接著用文火蒸2個小時。”

李全海向記者介紹道﹐他們老家這種大月餅除了可供食用外﹐在中秋當天還要拿出來祭拜月亮﹐當地的百姓在院落的西檐下支上供桌﹐擺上月餅﹑瓜果﹐並在主房內點上燈﹐插上香。闔家大小人等﹐靜靜地等待月亮昇起。

2

1

[責任編輯:yfs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