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奢品 > 顶级名车 > 大众面包车 全新Microbus在2012年后亮相

大众面包车 全新Microbus在2012年后亮相

来源:网络转载 2013-07-02 09:43 编辑: 网络 查看:

多数人认为大众T系列车型是汽车发展史中厢式多功能车的始祖,在此之前载货汽车大多都不是这种设计。虽然如今大众Transporter系列车型受欢迎程度已大不如前,而且类似车型也在其它车厂中纷纷仿效,如奔驰Vito、丰田海狮等等,但老款Transporter系列车型圆润的外观设计,实用的功能设计加上十分可靠的机械性能一直都在让全世界的车主为之疯狂。

最早提出Transporter这个概念的人是荷兰商人Ben Pon。1947年4月23日Ben Pon来到西德棉登市准备采购货品。当他在大众汽车厂内看到场内一部运输平板车时,来了灵感。他认为应该由此平板车为基础,推出一款封闭结构的运输车型,来满足二战后欧洲重建的需要。于是他拿出笔记本,绘制了一个椭圆形的车,看起来像一大块面包,下面安上四个车轮;驾驶室位于前轮上方,中部巨大空间供于装载,发动机及传动设备放置于最后端。当时该想法并没有得到对方过多关注,但对方还是答应Ben Pon将该设计概念上交总部。

一年后Ben Pon收到大众汽车的信件,信中表示当时的大众汽车CEO的Heinz Nordhoff和技术部经理Alfred Haesner对该车型有很大兴趣,并在信中表明已进入研发阶段,选择了甲壳虫车型作为基础平台研发。通过将原型的不断完善,其具有了更低的风阻系数、更佳的操控性和耐用度。仅仅两年的时间,也就是1950年,几经改进的原型车就进入了量产阶段。

1950年3月8日,大众T1正式在位于狼堡总厂与甲壳虫共线生产;同日,第一辆Panelvan货运版大众T1交到了客户手上。六年后的1956年3月8日,位于西德汉诺威新建成的大众商用车工厂正式启用,原狼堡工厂停止生产大众面包车。1967年7月,大众T1在西德汉诺威工厂正式停产,总产量为1960542辆。巴西地区的大众T1持续生产到1975年,具体产量不详。

大众T1也同时是大众汽车历史上继甲壳虫后的第二款车型。外观特征尤为明显,圆圆胖胖的车身线条,前脸的V字形凸起区域,硕大的VW标志、前大灯和两块分别可独立开闭的前风挡无不透露出非凡的个性。T1的塑料部件非常少也是出于对成本的妥协,在那个年代金属加工所花费的费用要比塑料低很多,甚至连仪表盘都是由金属冲压而成,与车身连在一起。大众T1基于甲壳虫的后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设计,装备了与甲壳虫相同的排量为1.1L的18kW四缸风冷发动机;操控系统针对该车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和优化,四轮鼓式刹车系统加大了尺寸;在扭矩有限的情况下,为提升加速能力在两只传动轴最外侧和轮圈相接处各加了一个减速齿轮箱;悬架系统改变最大,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四轮独立悬架。

而大众T2于1967年8月在德国率先投入生产。其后陆续在美国、巴西、墨西哥等地投产。这代车型在德国本土一直制造到1979年截止。而在墨西哥,这个版本的车型一直生产到1996年。相比T1,在T2身上我们看不到T1那么可爱、卡通的经典前脸,并且随着车身尺寸的小幅增加,车重也明显比第一代重了不少。1972年开始,一个方正的前保险杠设计成为了T2的标配特征。由于保险杠后方带有的防撞结构,这一变化还提升了T2的碰撞安全性。其车头方向灯也由车的底端,改为设在车头挡风玻璃之下。动力方面,相比T1首先在排量上就有了明显提升。先是一台35kW的1.6L发动机开始引入,继而1.7L、L8L以及最大可提供52kW的2.0L发动机都装备在了T2之上。而与之相匹配的则是一款4挡手动变速器和3挡自动变速器。在1970年T2车型设计生产了四驱版本,并且开始了路试,但终归没有上市销售,原因不得而知。大众T2在大众整个造车历史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实用性和安全性在70年代独霸一方,是大众品牌真正深入人心的一款重量车型。直到现在我们依然能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看到T2的身影,记录着经典是怎样炼成的。

据大众相关人员表示,全新的Microbus预计在2012年之后亮相。大众正在开发这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车,并且很有可能让这款车比传统的MPV的功能更加丰富。并且,在外表上将这款车打造得更加贴近概念车的造型。不论采用何种方式来进行设计制造,这款车将在未来几年与大家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