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奢品 > 奢华前沿 > 海归科学家黄大年的最后30天(2)

海归科学家黄大年的最后30天(2)

来源:网络转载 2017-10-05 15:53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门卫庞春江回忆,按照管理制度,地质宫每晚11点清楼锁门,但黄大年几乎没有准时离开过。这个总说“庞师傅,麻烦您了”的教授,不是在凌晨离开,就是干脆不走--黄大年在办公室准备了一床被子,工作实在太晚,他就会在沙发上过夜。

2016年12月11日

在医院,黄大年一直牵挂着自己的女儿。他身在英国的女儿黄潇即将分娩,预产期不足一个月。

黄大年提前给外孙起了中文名字:春伦。这个名字取自长春和伦敦--两座他最喜欢的城市。“春伦”两个字,实际上概括了黄大年自己的人生,他这辈子和这两座城市有解不开的牵扯。

1978年,20岁的黄大年从家乡南宁来到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朝阳校区)求学,完成本科、硕士学习后留校任教。1992年,黄大年被公派到英国深造,1996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回国不久的黄大年经过批准,又赴英国科研机构工作,直到2009年回国。

黄大年本科毕业时,给同学的毕业留言。

从1978年进入长春地质学院开始,他探索地球奥秘的38年生涯里,有长春的20年和英国的18年。

有人总结,他在长春发芽,在英国开花,最后又将果实留在了长春。黄大年曾经在发给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财的一封邮件中坦露心迹:“多数人选择落叶归根,但是高端科技人才在果实累累的时候回来更能发挥价值。现在正是国家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这批人应该带着经验、技术、想法和追求回来。”

回国前,黄大年是剑桥ARKeX地球物理公司的研发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培训官。作为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领域的世界顶级科学家,他研究着高精度地球微重力和磁力场探测技术,带领着一支包括外国院士在内的300人科研团队,实现了在海洋和陆地复杂环境下通过快速移动方式实施对地穿透式精确探测的技术突破。

这是一种尖端而敏感的技术。通俗地说,黄大年研究的是一种高级“CT机”,只是这种“CT机”透视的对象不是人体,而是我们脚下的大地以及浩渺的海洋。

这种可以“透视”地下几公里的技术用于科研、民用时,可以研究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寻找矿藏。而这项技术用于军事时,深藏地下的军事基地和洋底潜行的潜艇将一览无遗。

黄大年回国时,我国这项技术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起步,而英美等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实际应用。

这解释了为什么黄大年那么“拼命”工作。“他太知道中国在航空地球物理领域同世界的差距了,他急切地希望中国追赶的脚步可以快一些!”黄大年的科研助手于平说。

2014年,黄大年在松辽盆地科学钻探工程现场。

出租车司机刘国秋说,黄大年经常坐的航班是CZ6180,这是晚上11点从北京起飞的航班,凌晨1点左右抵达长春。之所以让刘国秋印象深刻,是因为“这是最晚到长春的一趟飞机。”

坐这趟航班,可以不耽误白天的工作。但代价是,黄大年回来后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他总觉得,自己在国外那么长时间,回来了要把这些时间补给国家。”一名学生回忆。

2016年12月12日

手术定在12月14日中午。12日上午,同事和学生把黄大年从医院接回了家。他的房子在长春南湖边,很像他在英国的居所。

8年前,黄大年在英国剑河之畔有一座花园洋房。那时的他在英国有着优渥的生活:工作顺风顺水,学医的妻子开着两家诊所,女儿念着大学。

生活幸福又安稳,直到2009年4月。当时,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财给黄大年发送了一份关于国家“千人计划”的材料。“千人计划”的全称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引进顶级人才来华工作。

刘财本来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但没想到,黄大年第一时间就给他回了电话,明确表示希望回国。

黄大年的动作很快,当年12月24日就坐上了回国的航班。他后来回忆说:“我们离开英国更像一场落荒而逃,诊所里的药堆满了两个车库,车都扔在了停车场,什么都不管了,必须立刻走,我怕再多待一天都有可能改变主意……”   

12日中午,黄大年和师生们一起吃了饺子。

傍晚,黄大年想起办公室还有一些没有整理的材料,执意要回一趟办公室。在回学校的路上,车里放着口哨版的英国民歌《斯卡布罗集市》。那时正是黄昏,陪他回学校的于平看到,黄大年望着车窗外略显昏暗的景物,眼泪无声滑落。

黄大年的办公室在吉林大学地质宫507房间。晚上8点,黄大年将学生王泰涵单独叫到了办公室。他没有像往常那样坐在办公桌前埋首工作,而是静静地望着窗外。“他和我谈了两个多小时,仔细告诉我以后应该怎么做。”

这天,黄大年难得地准时离开了地质宫。门卫庞春江回忆,按照管理制度,地质宫每晚11点清楼锁门,但黄大年几乎没有准时离开过。这个总说“庞师傅,麻烦您了”的教授,不是在凌晨离开,就是干脆不走--黄大年在办公室准备了一床被子,工作实在太晚,他就会在沙发上过夜。

2015年教师节,黄大年和学生们在一起。

“严师慈父”

曾经因为一次会议有人迟到,愤怒的他当场摔了手机。他曾经坦言:“我有时很急躁,我无法忍受有人对研究进度随意拖拉。我担心这样搞下去,中国会赶不上!”

2016年12月13日

凌晨,博士生周文月收到黄大年的微信:去剑桥的推荐信给你写好了。

黄大年希望周文月能够到国外深造一段时间。“他常常对我说,‘一定要出去,出去了一定要回来;一定要出息,出息了一定要报国。’”  

周文月说,黄大年是一位“严师慈父”。夏天,他让爱人给学生们煮绿豆汤、菊花茶;长春雾霾的时候,黄大年给学生们发口罩。在工作之外,他常常和师生们一起打羽毛球、到净月潭徒步。尽管对油烟过敏,他还是亲自下厨,给师生们做咖喱饭、油焖大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