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影评 > 剧情介绍 > 中国品牌国际化的一场黄粱梦

中国品牌国际化的一场黄粱梦

来源:网络转载 2015-01-20 12:00 编辑: 网络 查看:

很好的文章,这是集志堂第一次转载虽人的文章!中国企业,要加油了!

在我的观点里,中国品牌国际化,到目前为止真正成功的应该只有华为!

国际化仍未成功,突遭转型之困

国际化一直是中国企业品牌的“中国梦”,但为什么这个梦难以实现?当这个梦还没实现的时候,现在又遭遇互联网时代的转型危机,正因此业界关于国际化的探讨被暂且搁置,国际化的问题不是第一问题,在国内市场安全转型被摆上第一紧急要务。

2013年下半年,国内传统行业普遍出现销售增长乏力严峻态势,如何转型?尤其百亿级别的传统企业如何转型更是难上加难。如果没有创新,国内企业靠现有产品能实现国际化品牌打造吗?出口增长乏力已经证明中国的低价倾销之路夕阳西下。所以,当今中国企业面临两座大山压顶:国际化与互联网时代转型。

如何同时推翻这两座大山,同时完成国际化与转型,唯一出路在:产品、服务、模式的颠覆性创新上。渐进式的创新难以满足两大需求,国内唯有海尔一家在艰苦转型的路上,其他过百亿的企业根本没有动起来,仍然走在传统商业模式路线上,这是中国传统企业的最大集体危机。

国民思维不改,国际化100年难实现

不实现转型,免谈国际化,互联网救不了

中国传统企业遭遇的国际化困境和转型困境,根源就在产品、服务、模式的创新苍白上。

最近O2O、微营销等概念火的一塌糊涂,而且频频出现O2O成功案例解读,但看看因为启用O2O后整体销售增量到底有多少?其中一个服装品牌的O2O案例被广泛宣传,但其300亿销售额中,微营销起到的销售增量才1000多万,对外宣传的销售额是包括了线下实体店的销售。所以,如果计算O2O增量,很多案例是经不起推敲的。

O2O对不对,对,但没有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规模化的销售增量是不可能产生的。现在国内90%做O2O电商的传统企业都是不盈利或者微利的,步履维艰,为什么?用新营销模式卖老产品,根本卖不动!或者短期领先竞争有一定增量,但随着网络技术工具边际效应递减,长期难以持久规模化销售。

很多传统企业仍然绕过产品和服务创新谈转型,想继续找到捷径,仿佛把微营销当成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是根本行不通的。今天的传统企业绝对不是单纯面对或者使用互联网的转型,互联网对于实体企业永远是工具。转型的本质,是真正通过产品、服务、模式创新,再辅以微营销工具才能扭转企业的发展颓势。

今天的传统企业走不动了,根本原因在同质化产品产能过剩上。李宁的运动鞋和361、安踏会有质量和品质的区别吗?三个公司加大产能不过剩往哪里跑?不关店会活的更惨。如果不生产意味着倒退!所有传统企业都陷入了增产陷阱(凯恩斯理论原罪)!李宁公司最大的危机在于国内市场转型与生存,根本顾不上国际化,所以,中国品牌的国际化本质是产品、服务、模式创新的国际化,否则就不要谈了,因为在国内市场能否生存都是一个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