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投资大佬不喜欢服装企业了?
作者:
来源:《中国制衣》2013年第12期
2013年6月,森马服饰宣布2 0亿收购GXG71%的股权,成为迄今为止传统服装品牌收购的第一大交易。中信证券企业并购业务线执行总经理张剑分析道,“前几年国内服装品牌的自建成本相对更低,到了现在则一定是收购成本更为划算。相信未来类似于森马这样的本土大型服装集团,肯定会更多通过并购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扩展。”在资本的助推下,一直以来依靠快速扩张、占领渠道的旧有模式正在被替代,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的新兴增长模式也正符合资本市场的要求。
但是对于期望获得资本青睐的服装企业说,2013年并不是顺利的一年,在大数据和各种新技术面前,传统的服装行业对于资本的吸引力自然不那么高。清科研究中心近期的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上半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私募股权投资案例180起,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所投行业中,纺织服装只发生了2起投资案例。而在上市这条艰难的征程上,2013年也是异常痛苦的一年。自2012年11月16日至今,中国证券市场的IPO暂停时间已经超过一年,2013年6月7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开启新一轮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在这场改革中,那些准备及正在加入上市队伍的服装企业陷入了旷日持久的等待中,企业不仅要接受证监会最为严格的审查,还要面对高额的成本压力。证监会去年年底掀起财务核查风暴,要求排队企业提交自查报告。今年年初开始,证监会抽调了券商的人力共同组成了财务核查小组,抽查企业的自查报告。IPO重启之后,股票发行将首先在过会审核的企业中进行,乔丹体育、贵人鸟就在过会名单之中。 服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服装产品的设计能力和营销渠道两方面,但中国服装企业多数从代工起家,设计与营销却是短板。已经上市的服装企业板块今年的表现差强人意,据媒体统计,目前已经发布三季度报的近十家上市服装企业中,八成出现净利大幅跳水,平均下降幅度为30.73%。主品牌增长乏力,转型初期的大笔消耗以及订货会订单数量的锐减,造成服装零售市场持续不景气。服装行业的高库存一直是众多媒体今年的热点话题,尽管各大品牌都在使出浑身解数化解库存危机,“闪购”这样的模式也一度成为电子商务炙手可热的新概念,但是高库存背后粗糙的管理模式和令人担忧的行业转型,也让投资者望而却步。
对于服装行业来说,资本推动从来都不是稳定的状态。渴望资本的到来本不该成为企业奋斗的重点,更何况在资本到来之前还有漫长的生存之路摆在眼前。尽管在前期获得资本的青睐,但是如果表现不佳,一样会被抛弃。服装类垂直电商曾经是投资界的宠儿,但这两年,这些“宠儿”的表现却让人大失所望,2013年“业界标杆”凡客诚品就被爆拖欠供应商账款,以及此前接二连三的战略摇摆、库存积压和大量裁员的负面消息,这个曾经的“宠儿”正在挣扎在生死线的边缘。电子商务并不是服装企业获得资本的灵丹妙药,无论外包装如何炫目,概念如何前卫,服装企业总要回归到自己的本质上去。服装行业在出口疲软、人力资源成本逐年攀升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