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风土人情 > 王安忆与上海(毕业论文)

王安忆与上海(毕业论文)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8-25 00:24 编辑: 网络 查看:

王 安 忆 与 上 海(毕业论文) (2011-06-08 15:58:49)

标签: 毕业 论文 王安忆 上海 杂谈 分类: 个性天空

                   王 安 忆 与 上 海

目            录

一、       内容提要---------------------------------3

 

二、       关键词-----------------------------------3

 

三、       正文

 

1、生活在上海是一种幸运------------------ 4                

2、把上海作为城市阅读-------------------- 5                    

3、王安忆要说的其实是上海---------------- 7

4、王安忆,上海最顽强的书写者------------ 9

5、王安忆的怀旧情怀---------------------- 10

 

四、       注释------------------------------------13

 

五、参考文献---------------------------------14 

 

内  容  摘  要

王安忆,1954年出生的上海作家。母亲是作家茹志鹃,父亲是剧作家王啸平。由于受父母的影响,她从小就热爱文学,这与她从小就生活在上海,耳濡目染上海的风土人情、真切感受上海的与日剧增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说,王安忆的文学创作与上海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她认为:生活在上海是一种幸运,上海给了她文学创作的支持,她也为上海的文学事业奉献自己。同时,她更把上海作为城市来阅读,在城市生活的创作中,王安忆经常是从地层入手。在众多的作品中,王安忆借助作品叙述的其实是上海这个大都市的变化,因此,王安忆成为上海最顽强的书写者,以此表达王安忆对上海真切的怀旧情怀。 

关键词:王安忆    上海

                                王 安 忆 与 上 海

王安忆,1954年在南京出生的中国作家,祖籍福建同安,母亲是作家茹志鹃,父亲是剧作家王啸平。王安逸一岁多便随父母到上海定居,在那里接受最初的教育。读小学时经常参加区、市的儿歌写作比赛会。对文学产生了很深的感情。1969年初中毕业,翌年赴安徽五河县头铺公社大刘庄大队插队劳动。被选为县、地区和省积极分子。1972年考入徐州地区文工团,并参加一些创作活动。1976年在《江苏文艺》上发表散文处女作《向前进》。两年后到上海《儿童时代》杂志社任小说编辑,不久发表小说成名作《谁是未来的中队长》和《雨,沙沙沙》。1980年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期文学讲习所学习。曾于1983年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防写作计划”文学活动。之后曾任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与中国作家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

王安忆作为一名上海作家,她从小就与上海结下了情缘。在她创作的许多作品中,多数题材选取于上海这个大都市为背景,多数主人公的生活经历是以上海普通市民生活为真实写照。如《小城之恋》《海上繁华梦》《长恨歌》《文革“轶事”》都反映了上海市民的普通生活。

    一、生活在上海是一种幸运

    作为上海作家协会的理事,王安忆把生活在上海作为一种幸运。她曾经说:“如我这样一个将写作当成个人生活方式与感情方式的人,在这里能够得到宽容的应许和鼓励。我从来没有受到过任何来自意识形态的批评指责,这才得以保持自我的写作心境。”(1)上海给了她文学创作的支持,她也为上海的文学事业奉献自己。

王安忆是一个十分认真的人。《上种红菱下种藕》是一部十六七万字的长篇小说。小说写了一个江南小镇面临瓦解和颠覆的危机,反映了在改革开放浪潮下,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态度的变化。她写十六七万字竟然需要一年。这与一些文坛“快手”比起来,实在是太慢了。而她却说:《上种红菱下种藕》只能写这么长。小题大做是万万不能的。就是她的这种认真,使她的作品常常能给读者带来惊喜。

    严肃,似乎是上海作家一贯的创作态度。至少王安忆是这样。曾有一些舆论认为这些年上海作家少有佳作。王安忆的见解是独到的。“上海不会去力炒一个作家和一个作品,但也不会去指责某个作家和作品。上海给了作家很大的自由度,一个生长的空间。”最近上海市作家协会提出了“提高文学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影响力”的工作思路。作为一位上海作家,王安忆说:“文学精神很重要,一个城市有没有文学大不一样,文学会提高一个城市的格调。”

    2001年12月6日王安忆当选为第一届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宣布选举结果那天,王安忆从座位上站起来,转过身,向大家深深鞠了一个躬。表情是平静的,内心却不无波澜,她说:“我的心情诚惶诚恐。上海是这样一座城市:鲁迅的城市、巴金的城市、那么多的前辈,我连他们的学生都不敢算,这实在是大家对我的特别厚爱......我不知道我将面对如何一个生活局面。我从来都是在一种相对独立于世事的写作生活中,现在被推到现实中来。”(2)“安忆式”的开场白,低调的、诗意的,却又不乏清醒。她知道,这是大家对她的信任。她“不能辜负大家”,而究竟怎样做,她坦陈还没有想好。坚持写作是必须的,也是她的第一生活。

清醒、理性、认真、严肃,有自己的思考,不与别人趋同,不追求文学时尚,不随波逐流的实力派作家王安忆在上海是称得上优秀的,有影响力的。

    二、把上海作为城市阅读

    王安忆把上海作为城市阅读,就是阅读它的残留的但实际存在的中产阶级文化中日常领域和中国社会主义,抽象概念和话语之间的勉强的,摩擦不断的婚姻关系。《文革“轶事》开始的介绍段落,马上就展开为更巴尔扎克式的、对来自不同阶级背景的两个人的婚姻的阶级背景分析、经济评定、甚至财务计算:赵志国的工人阶级背景给张思叶提供了保护,使她这个即将中专毕业的学生留上海更容易些。尽管张思叶的资产阶级家庭没有政治上的屏障,但它的旧有资产就象位于上海“上只角”资产一样是真实存在的,就象所有认为“六十代风水轮流传”的精明的上海人。叙述者给张家这样的富裕家庭投了信任票,唯一“遗憾”的事情是张小姐长得像“普通人家的女儿”,而相反的是,赵志国“像是个资本家的漂亮的“大少爷”。但是,他们马上提醒自己这个事实:赵志国的父亲是一个领月薪的职员,一个无足轻重的人。而张家是老上海资产阶级的一员,他们靠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定息生活得很舒服。这收入来源是由共产主义政府的“新民主主义”政策所保护的。在城市生活的创作中,王安忆经常是从底层入手。她使自己叙述视角和普通上海居民差不多没有区别。结果,无情的反讽感觉揭露出了异化生活的态度。尽管赵志国在“领会生活的精华方面无人能比,”并且“能一针见血地将它发掘出来,”当他第一次面对张家的女人们时,他感到拘谨。当他意识到自己多么确切地知道“他自己好象面对整个敌对的阶级阵营似的,这真是一场阶级斗争啊”一种调侃的笑容浮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