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风土人情 > 峨眉山:圣寿万年寺

峨眉山:圣寿万年寺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8-25 09:19 编辑: 网络 查看:

    清音阁上行2公里,就是万年寺。
    从灵官楼到寺门,是一条接引众生菩提路。


    峨眉山万年寺,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寺院,位于峨眉山市黄湾乡万年村,踞观心岭下,门迎大坪、牛心等寺和石笋、钵孟诸峰,海拔1020米。
  万年寺不仅是峨眉山最早的六大古寺之一、也是峨眉山八大寺庙之一。东晋隆安三年(399年),道安门人慧远之弟慧持,以“欲观瞻峨眉,振锡岷岫”,辞远入蜀。不久,他来到峨眉山,大约在东晋元熙二年(420)创建了一座寺庙,当时名叫普贤寺。唐僖宗时(887—888年),慧通禅师来山驻锡,以山形象火,寺院屡建屡毁,改“三云二水”压抑火星,将普贤寺改为白水寺。宋代,白水寺又易名白水普贤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建无梁砖殿,第二年竣工,改名为圣寿万年寺,寺名由明神宗皇帝朱翊钧御题。自此,简称为万年寺。下图是网络图片——万年寺全貌。


    万年寺的寺院布局十分精美,整座寺院坐西朝东,依次为山门、弥勒殿(观音殿)、般若堂、砖殿(普贤殿)、三宝楼(行愿楼)、贝叶楼、巍峨宝殿和大雄宝殿。全寺占地面积6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200平方米。中轴线上,以砖殿为中心,散点布局,按山门、弥勒殿(观音殿)、砖殿、巍峨宝殿、大雄宝殿由下而上序列。砖殿东为藏经楼(贝叶楼),西为行愿楼(三宝楼),东南侧为般若堂,西南侧为斋堂,殿后为巍峨宝殿和大雄宝殿组成的复四合院。前后呼应,三点相连,承上启下。全寺除砖殿为砖石穹窿顶外,其余均为木结构,穿逗式梁架,重檐歇山顶,小青瓦屋面,座5级平台,前后高差近5米。


    万年寺的山门、观音殿(弥勒殿)、般若堂、三宝楼、贝叶楼均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建。山门之上,寺名匾由赵朴初题写,匾下一联由释遍能题写:妙相庄严,花雨曼陀分橘彩;峨眉耸翠,香焚宝篆霭慈云。
    山门之上,另有“大光明山”一匾,是遍能大师题写,峨眉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又称大光明山、银色世界。匾下,悬有遍能大和尚手书一联:是谁将眼孔放开看得穿大千世界?到此要脚跟站定方许入不二法门!

      走进山门,迎面香火袅袅,这里是弥勒宝殿。

    弥勒殿内,除弥勒塑像外,还有十六尊者手绘图,非常珍贵。下图分别是那伽犀那尊者(挖耳罗汉)和注茶半托迦尊者(看门罗汉)。



    弥勒宝殿右侧,是一座幽冥钟亭,这里的这位老僧,眼睛虽然不好使,但他念经却非常虔诚。



    弥勒宝殿实际上是两殿合一,前面是弥勒宝殿,后面为观音殿。



    弥勒殿殿后坝子左边是毗卢殿,为法物流通处,右边是般若堂。般若的意思是智慧,但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这个智慧。


    现在的般若堂内,陈列展示着峨眉山的一些珍贵佛教文物。下图是展示文物:千手观音和大势至菩萨。



    顺着般若堂前的道路往前,一座庄严的穹窿顶建筑呈现在眼前,这就是建于明代的万年寺无梁砖殿,也称普贤殿。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朝廷赐重金与峨眉山白水寺,台泉和尚用这笔钱建造了一座无梁砖殿,万历二十九年(1601)七月,砖殿竣工,正逢明神宗母亲七十圣诞,为给太后祝寿,神宗即赐白水普贤寺为“圣寿万年寺”。


    无梁砖殿构造奇巧,是仿印度热那寺建筑,系四方形穹窿顶塔式结构,寓“天圆地方”之意。殿高18.22米,长宽各16.02米,建筑面积257平方米,完全用砖砌成。殿前后有门对通,砖殿正面门额上有明神宗题“圣寿万年寺”五字。
    殿顶,竖有五塔,分置东南西北中,四角塑有狮鹿象吉祥神兽,门额、斗拱、垂柱、窗襦均为明代法式。据说,这座建筑400多年来,经历了5-7.9级的地震18次,一直安然无恙,被誉为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1956年8月16日,经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公布,无梁砖殿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无梁砖殿内的这尊普贤铜像,铸于宋代。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太宗意振兴佛教,诏峨眉山白水寺僧茂真和尚入朝,赐金三千两,命铸普贤铜像供奉寺中,易名白水普贤寺。并派内侍张仁赞协助铸造。


    铜像铸成后,通高7.38米,重约62吨。佛像高3.64米,趺坐于大象背之莲花座上。莲座高1.39米,直径2.22米。六牙白象四足各踏一莲花磴。普贤菩萨遍体贴金,头戴五佛金冠,身披袈裟,手执如意,雕饰精巧。六牙大白象背负莲台,形态慈祥,步履稳健,似欲前行。铜像像体中空,是分块焊接而成。普贤菩萨体态丰润,慈祥端庄,衣纹流畅,很富质感;白象舒鼻卷尾,四蹄遒劲有力,视之欲动,整体造型体态匀称,形象逼真,技艺精湛,实为国内罕见。早在1961年,这座铜铁佛像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年普贤铜像铸成之时,还没有砖殿,只有木构的普贤大像阁。1599年,普贤大像阁毁于火。1600年,寺僧台泉奉明万历帝旨重建,改砖石混构。
    无梁砖殿殿内顶部,饰飞天藻井,四周有七层环形龛座,原来供有3000小铁佛像,现尚存328尊。




    普贤殿左边,是行愿楼,右边是贝叶楼。万年寺的历史悠久,佛教文物十分丰富,品位极高。如佛像、“佛门三宝”(贝叶经、佛牙、御印)、法器、书画、匾对、寺院建筑、寺院装饰等等。其中,珍藏在行愿楼楼上的迦叶佛牙、贝叶经、御印合称万年寺三宝,最为著名。



    这是万年寺三宝之一——迦叶佛牙,明嘉靖年间锡兰(今斯里兰卡)友人所赠,长42.66公分,宽约12公分,重6.5公斤。相传此牙是过去迦叶佛牙舍利,一说是普贤骑六牙大象坐化后的象牙。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教授鉴定它是二十万年前我国南方剑齿象牙化石。


    这是贝叶经,为明嘉靖年间暹罗(今泰国)国王所赠,用梵文书写的《法华经》。贝叶经就是写在贝树叶子上的经文,源于古印度。在造纸技术还没有传到印度之前,印度人就用贝多罗叶书写东西,佛教徒们也用贝叶书写佛教经典和画佛像,贝叶经的名字由此而来。


    御印,是明神宗皇帝朱翊钧建砖殿时钦赐,上刻“普贤愿王之宝”,上方刻“大明万历”,左边刻“御题砖殿”,右边刻“敕赐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