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风土人情 > 风土人情:郑州荥阳高村乡油坊古村

风土人情:郑州荥阳高村乡油坊古村

来源:网络转载 2016-02-16 22:22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骑  游

 荥阳 高村乡

 油坊古村 

 

 

  

  夏,多云,炎热
  一、骑行路线:东风路——北三环——文化路——开元路——江山路——北四——古荥——广武镇——唐岗水库——马寨村——史坊村——油坊村

  二、骑行里程:70公里(往返)
  这是一条访古探幽的最佳骑行路线,值得推荐。

 

1

 在路边停留  稍事休息

 

  清晨,趁太阳还未发热施威之际,我就骑着单车从郑州北区出发,向着西北方向的既定目标行进。我以轻松自如的骑姿及最佳齿比和踏频,以15公里的平均时速,迎着凉爽的和风,不紧不慢地骑行在平坦的公路上,途中美丽的田园风光让我目不暇接。路两边田里齐腰高的玉米长势旺盛,农民正在给玉米施肥(尿素)或用机井抽水灌溉,这时候下车取出毛巾蹲在机井旁,用冰凉得沁人心脾的井水洗去脸上的尘土,是多么惬意的享受啊。

 

2

用清澈冰凉的井水洗脸  防暑降温

 

  在荥阳市西北的广武山下,高村乡以北,有马寨、史坊、油坊等三个村庄由东往西依次排列,呈狭长分布,一条笔直的乡村公路从中间贯通而过,好像一串巨大的冰糖葫芦躺卧在中原大地上。

 

3

村口路边围墙上醒目的大红标语  告诉人们马寨村到了

  马寨村里仅保留有壬戌进士宅第和马氏家庙两幢古代建筑,分别位于村中主干道的北侧和南侧,马氏家庙是后来重建的。

 

4

马寨村中路北侧  一户新婚不久的农家院门上贴着“美满婚姻”的对联


5

捐资修路 功德无量 精神可嘉

 

6

壬戌进士宅第位于马寨村中路的北侧  院门两侧有石狮分列站岗守护

 

7

悬挂在壬戌进士宅第院门上方的匾额

 

8

镶在壬戌进士宅第院门两侧的饰件

 

9

当年的壬戌进士宅第如今成了村民文化娱乐活动中心

一般在晚上开放  门外的空地上安装了许多运动健身器材

 

 10

马寨村中路北侧一家农户院门外的风景

  从马寨西行不远就是史坊村,村子较小平淡无奇,路过而未停留。在村中一个比较热闹的十字路口,在此摆摊做买卖的商户说,一过路口就进入油坊村的地界了,史坊和油坊还有马寨原来是一个村,后来才分开的。

 

11

油坊村里的清代民居之一

 

  在骑行两个多小时后,向往已久的油坊古村到了。油坊村是三个村庄中最大和最有特色的古老村落,它拥有3000多口人,保留下来的明清古建筑有10余处之多。

 

12

孩子们站在毛主席塑像前合影留念 

 

  在油坊村的中心十字路口东北角的树荫下,一座毛主席雕像坐北朝南。今天,毛主席仍然是村民心中一轮永远不落的太阳。

 

13

女孩子5岁,镜头感很强,神态自若,很有专业模特的风范

 

  三个天真可爱的村童在村子里玩耍,非常活泼可爱。他们喜欢照相,当我把镜头指向哪里,他们就会站在哪里,摆好姿势让我给他们照相,于是我不停地为孩子们照了一张又一张,不厌其烦,乐此不疲。我打算在下次去的时候把照片送给孩子们做纪念。

14

男孩子5岁  活泼好动  他摆的抛丝疑似街舞  您说可爱不可爱

 

  在油坊村的中心十字路口周围有商店,烧饼铺,修车铺和饭店(见图15—图18)。

15

 

16

 


17

 

 

18

  

 

  散布在油坊村各个角落的古代民居中,数明代建筑为最早,其余大多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几乎清一色的“前客厅,后楼院”的中原四合院格局。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