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风土人情 > 连江县风土人情(一)

连江县风土人情(一)

来源:网络转载 2016-09-10 16:06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连江县风土人情(一) (2012-11-19 14:29:37)

标签: 火车 商务活动 汉族人口 高峰 年间 分类: 连江风俗

 连江县风土人情(初稿)

    连江,地处闽江口北岸,依山临海,为福州门户。连江县始建于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因县治环江,境内大小江浦相连,称连江。又因县治形似凤凰,则名“凤城”。县域纵横130多平方公里,人口62万,其中畲族1万多人。绵长的海岸线,众多的港湾,广阔的滩涂,使连江的海洋捕捞和养殖业得天独厚,产量居全省第一。而成为全国闻名的水产大县,素以“鱼米之乡”称著。
    走进连江,山川秀丽,物产丰富,人文荟萃,民风淳朴。乡情浓郁。


目    录

一、人口构成
二、姓氏源流
三、畲族风情
四、海外侨胞
五、港澳同胞
六、生活习俗(食、住、衣、旅)
七、岁时节俗(传统节日)
八、生产习俗(农经林工商医)
九、人生习俗(婚、育、寿、葬)
十、交际习俗
十一、道德风尚
十二、民间信仰(祖先尊崇、先哲崇拜、神灵信奉、宗教信仰)
一、人口构成

连江早在5000年前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属于原始土著闽人。多傍溪滨海而居,以农耕、渔猎为主。新中国成立后,文物部门在境内闽江口的琯头,敖江下游两岸的贵岭、斗门、云居山、乌石浦及丹阳的贤义、布政坪等处,先后发现和搜集新石器时代文物300多件,证明先民曾在这些地方聚居和生活。西汉初,闽人被迫北迁,后在福建设冶县治理,迁民陆续返回。东汉末福建是北方政权流放囚犯之地,有不少谪徒人闽做工造船,留居福建。东汉至南北朝时,中原战乱频繁,尤其“永嘉之乱”、“侯景之乱”,北方汉人举家移民福建渐多。五代王潮、王审知人闽,又招来大批中原避难百姓。1990年县内1000人口以上的姓氏63个,有29个渊源于河南省固始一带,余依次为河北、江苏、山东、山西、甘肃、陕西、江西、浙江、安徽等省。中原汉人南移,土著闽人逐渐与汉族同化。境内多数地方至今仍习惯称已婚男人为“唐晡人”、未婚为“唐晡仔”;称已婚女人为“诸娘人”、未婚为“诸娘仔”。宋代,全县18893户、53329人中,主户13921户、39574人;客户4796户、13755人;外有官81户;寺观95户(无人口数)。元代,户口分“南人”和“北人”,数字无考。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编赋役黄册,全县14804户、65067人。此后直至清乾隆二年(1737年),历356年,户口反而减到5364户、15440人。据史料记载,除灾疫外,多为逃避赋役匿报。清道光九年(1829年)编查保甲门牌,核实全县户口33425户、174406人。民国24年(1935年)编查保甲为48462户、221565人。民国29年末为37530户、247884人。抗日战争时期,连江两次沦陷,人口锐减。民国34年末,全县人口仅220548人,比沦陷前减少27336人。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速度惊人。1949年底,全县人口231583人。1950~1964年15年时间,增加第一个10万人,年均增加7000人。1965~1973年仅9年时间,增加第二个10万人,年均增加11400人。1974年后逐渐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增长速度减缓。1974~1984年11年时间,增加第三个10万人,年均增加9000人。1984年后,计划生育成效明显,人口素质和结构有可喜变化。到1990年底,全县人口600771人,与1949年比,增加369188人,增加1.6倍。全县人均耕地由1949年的1.14亩,降到1990年的0.36亩。

(一)人口总量

一、宋至清代人口数

连江唐前户口无考。宋淳熙六年(1179年),全县18893户,53329人。

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20438户,人口不详。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编赋役黄册,全县有14804户,65067人。永乐八年(1416年)倭寇开始侵扰县境,嘉靖间(1522~1566年)为害尤烈,占岛攻城,掠掳勒饷,加上灾荒、瘟疫,民生困苦,义军四起。明王朝不断加赋增捐,增派“辽饷”、“剿饷”、“练饷”等,人民为躲避赋役匿报户口渐多。据乾隆《连江县志》载,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全县仅5908户,16817人。明末崇桢六年(1633年),又降到5364户、15019人。

清初户口变化不大,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后,奉旨“滋生丁口,永不加赋”,后又将“力役丁银匀人田粮”,鼓励人口增长,匿报户口现象也逐渐减少。至道光九年(1829年),编查保甲门牌,全县共33425户,174406人。其中土著民户成丁男妇96682人,幼丁男女63231人;流寓民户成丁男妇4406人,幼丁男女5791人;土著屯户成丁男妇3331人,幼丁男女965人。

二、中华民国人口数

民国18年(1929年)全县32011户、166413人。民国24年编查保甲户口,全县计48462户,221565人。民国29年全县37530户、247884人。民国30年4月和民国33年9月,连江两度沦陷,到民国34年抗战胜利后进行的户口总清查统计,全县人口仅220548人,比民国29年减少27336人。民国35年后,又有几次瘟疫流行,人口基本无增长。到民国38年4月,全县人口为220775人。

(二)人口变动

连江人口记载始自宋代,直至民国初期,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赋役苛政,灾荒疫病等因素,人口增减反复无常。但总的特点是,出生率低,死亡率高,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宋淳熙六年(1179年),全县人口53329人,民国18年(1929年)人口166413人,750年间仅增加11.3万人。民国19年后人口增长较快,至民国26年全县人口244760人,8年间增加7.8万人,年均增加9800人。抗日战争时期,连江两次沦陷,人口锐减。据民国34年底统计,全县人口降到220548人,比抗战前少24212人。此后至连江解放前夕,县内连续数次发生疫情,染疫死亡人数近2000人。加上国民党发动内战,不少青壮年被强行抓去当兵,有资料记载的就有982人,外出躲避者难以数计。到民国38年4月。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发展,生活提高,卫生医疗条件改善,人口迅速发展。1952-1958年,出现第一次生育高峰期,7年出生人口64086人,平均每年出生9155人,出生率33.4‰。同期死亡率平均9‰,自然增长率平均24.4‰。1959~1961年,暂时经济困难,3年平均出生率20‰,死亡率8.4‰,自然增长率11.6‰。1962~1977年,第二次生育高峰期持续16年时间,计出生242432人,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初的全县总人口,年均增加15152人,平均出生率31.8‰,同期平均死亡率降到7‰,平均自然增长率达24.8‰。最高的1963年出生率52.6‰,自然增长率45.6‰。1978年后,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有效抑制第二个持续出生高峰的人口过快增长。1978~1990年13年时间,计出生135597人,年均出生10430人,平均出生率19.3‰,同期平均死亡率5.7‰,自然增长率降到13.6‰。1990年全县人口600771人,出生率18.7‰,死亡率5.3‰,自然增长率13.4‰。

为开发闽北山区,县内动员444人移居光泽、沙县等地,一年后因水土不服陆续回迁。人口机械变动幅度较大的还有,1958年,全年迁入4769人,迁出10327人,净减5558人。1961年迁入13733人,迁出9791人,净增3942人。1964年11月浦口大队发生大火灾,动员灾民49户、241人迁移蓼沿公社周溪等3个大队安家落户(1978年后陆续回迁)。1965年2月,平潭县动员99户、427人移居连江敖江公社梅洋大队(1981年后陆续迁回平潭)。1970年7月琅岐岛再次划属连江,1975年12月划属福州郊区,人口迁入迁出5万余人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人口迁移流动出现新的特点。县内常年外出搞建筑的流动人口日益增多,1982年为2687人,1990年增至19607人。外地来连江的人口,也从1982年的1851人,增加到1990年的3682人。对除净外出15925人。随着国际交往的发展,县内出国人员逐年增多,1983年仅15人,1990年猛增到1770人。

(三)人口结构

境内土著闽越族被中原南移汉族同化后,基本是汉族聚居地。明祟祯年间(1628~1644年),畲族由广东潮州凤凰山辗转迁入境内,先在潘渡南山定居,后随人口发展和避战乱徭役,迁至县内各乡偏辟山村,发展成为第二大民族,有的迁移到罗源县等地。其他还有苗、彝、壮、满、回等少数民族,人数极少,多因婚嫁或随工作调动而迁移,其生活习俗亦多已与汉族同化。

定居境内畲族,自称槃瓠后裔。有雷、蓝、钟、盘4姓。每一宗族都世代留传一杆祖杖,杖顶刻有龙头凤凰髻,为畲族图腾标志。多几户或数十户聚居成村,有自己单独语言,兼晓地方语言,通用汉字,无本族文字。历史上畲族与汉族存有隔阂,互不通婚,虽杂居地方亦因风俗各异,少有往来。新中国成立后,贯彻正确的民族政策,畲、汉逐渐接近融洽,已有通婚。但畲族聚居地仍保持其独特的民族服饰和生活习俗。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县汉族人口254330人,占总人口97.97%;有4个少数民族,人口计5257人,占总人口2.0396,其中畲族5241人,占总人口2.02%。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329131人,占总人口98.10%,有8个少数民族,人口计6384人,占总人口1.90%,其中畲族6334人,占总人口1.89%。汉族人口比畲族发展快。70年代后,汉族计划生育要求严格,人口增长趋缓,少数民族尚未提倡计划生育,人口增长加快。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510409人,占总人口97.91%;有13个少数民族,人口计10902人,占总人口2.09%。其中畲族10806人,占总人口2.07%。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汉族人口571078人,占总人口97.88%;有16个少数民族,人口计12340人,占总人口2.12%,其中畲族12249人,占总人口2.10%。
二、姓氏源流

宗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祠文化中谱牒记载家族的繁衍、生存、发展史。谱牒是地方志、国史的基石。大如史记这样的重要史书,也是采取了许多家谱的内容才编写起来的。现有连江62万人口,林、陈、黄、郑、张、李、刘、吴、邱、孙、杨、余等十二个姓氏的人口几乎占连江总人口的三分之二。连江之大姓巨族多来自中原,主要是河南固始、颖州一带。现藏民间的几百部谱牒均记载了先辈迁往台、马,或由台、马再返迁连江的历史。明洪武初的海禁和清初的海禁把沿海居民及列岛居民迁往内陆,这一段历史非常重要,因为它记载了连江县沿海几百年来的迁徒史。

民间宗祠遍布境内,略举较有代表性的十座:

一、东塘吴氏宗祠(位于东湖镇东塘村中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吴氏宗祠是连江辛亥革命志士吴适祖祠。以吴适为首的连江光复会革命志士以此为主要秘密联络点,故又称连江光复会旧址。

吴氏宗祠始建于清代,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坐南向北,依次为屏风门厅、天井、厅堂、后天井、神殿。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五柱,主柱有漆金覆竹,楹联句有:“军府磨盾志士佐先躯,广州起义功勋复中华”等,歌颂辛亥革命之内容。祠为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三面风火墙,后座左右厢房犹有当年吴适手书之门联数副,其中咏竹一联“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日更虚心”格调清新,立意高古,乃吴适自喻心志之佳作。

二、赵氏家庙(位于凤城镇江南村  清代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景泰四年(1453)左春功庶子兼侍读赵恢始建,亦称赵恢家庙。清雍正四年(1726)毁於水,次年重建,后历次修葺。庙占地面积750平方米,坐北向南,依次有大门、妲廊、天井、大厅、正堂,周以封火墙。正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正门嵌“宋室天潢派,江南鼎甲家”。主座后设赵恢纪念堂。

三、谢氏宗祠(位于丹阳镇布政坪村  清代)

明代始建,清代重修。祠占地面积488平方米,坐西南向东北。单体建筑,由门厅,天井,两旁厢房,和祠厅组成,周以封火墙。祠厅面阔五间,进深二间,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堂内构架上置莲叶状斗拱独具风格。

四、岭兜郑氏宗祠(位于透堡镇岭兜村)

塘里岭兜村即古东里村,村中郑氏宗祠系宋两优释褐状元郑鉴和爱国诗人郑思肖的祖祠,始建于宋嘉定六年(1213年)。原在透堡大街瑞丰寺旁,遭兵燹而毁。族人遂把岭兜“崇睦亭”改建为宗祠。1996年经全面整修,保存完好。建筑面积293平方米。祠厅供有郑鉴、郑思肖图像。

五、透堡杨氏宗祠(位于透堡镇杨厝街,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透堡杨氏原居陇柄乃宋杨时之后,陇柄杨氏祖厅,系宋代杨氏入连二世祖杨均所建,面积仅165平方米。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杨氏又在透堡杨厝建杨氏宗祠,此即杨而菖烈士之祖祠。明宰相叶向高曾为该祠撰联题句,誉之“敦睦高风”。明工部侍郎董应举亦为之题“义门”、“教义堂”匾,至今尚存。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建,六扇五间三进两天井,面积760平方米,保存完好,2000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经省文物专家考察、绘图、并报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同意,进行大修。

六、透堡林氏宗祠(位于透堡北街埕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林氏宗祠建于清代,硬山顶穿斗式砖木结构。四面有防火墙。四开二进深25.9米,宽13.8米,面积357平方米。民国土地革命时期曾是杨而菖领导的透堡农夫会会址。这里曾举行过震动闽东的农民武装暴动大会。1961年列为连江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改设“透堡农民武装暴动纪念馆”。

七、连江富春孙氏宗祠(位于凤城仙塔西北100米,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连江富春孙氏乃孙武之后。入闽开祖讳敏字永亨、唐御史中丞。892年隐居连江高洋,后出仕为闽王审知官员。县志记其墓在保安里高山。四世祖孙晓乃后周进士官御史大夫,太子宾客。墓在山下九龙山,已列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宋以来富春孙氏计出28位进士,7位察院。故而祠联有“同榜科名三桂萼,历朝风宪七兰台”。今富春孙氏分布在福州地区,宁德地区4万余人,在浙江2万余人。其中居连江者亦近2万人。是为一方旺族,全县有13个支祠及10个聚居点。该祠已先后入编《八闽祠堂大全》、《中国名祠汇编》等多种辞书中。

孙氏宗祠滥觞于宋、明初祠在城北,嘉靖间毁于台风,嘉靖十九年,县府因建城,将天王寺售给孙氏建祠。此祠至今保存完好。原祠前后有花园、竹林,今仅存中座及廻廊。1998年重修时依‘修旧如旧’之原则,保留整个框架不变。今占地6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左右,依次为门楼、屏风,天井、廻廊、正厅。翘角飞檐,雕梁画栋,其正厅樑架木叠涩,方形木托等,显见明代风格。堂号映雪堂。并保留有清乾隆、嘉庆间11册族谱(4册在档案馆)。以及清代武进士练武石、石砚、碑铭等文物,另有4块孙氏墓志铭藏在县博物馆。富春孙氏宗祠经省市文物专家鉴定为明代建筑,清代重修。2005年已列为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八、山堂陈氏宗祠:(位于东岱镇山堂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堂陈氏宗祠足连江县迄今保护比较完整的一个古祠堂。入闽开基祖陈文广从河南固始迁入连江蛎坞时在宋熙宁、元丰间。今在连江已发祥12000余人。本支陈氏已成为连江旺族。至民国年间,出仕为知县以上官员有35名。邑庠生以上文人180余名。陈氏宗祠已入编《八闽祠堂大全》、《中国宗祠文化博览》等辞书中。

山堂陈氏宗祠坐南朝北三开间两进,门楼旧悬有明英宗诰赠‘圣旨’恩荣牌。特许仿照宫殿式三扇门,左右前突一米再开两扇门。全祠依山而建,成阶梯形,依次为门楼、前座、天井、正厅、后厅,气势宏伟,造型美观。建筑物多系明、清旧物。祠进深47.5米,宽18米,占地面积2238平方米,建筑面积855平方米。祠前两口古井已有五、六百年历史,清代曾重修。前有荷池一口、方广两亩有余。祠内尚有三块清代石碑,并有明叶向高、董应举、吴文华等名人所书楹联,牌匾。山堂陈氏又称桥南陈氏,其族杰出的代表人物有陈鉴、陈玺等十余人。陈玺有传入《连江县志》。早年在桂林、眉州等地为官,因政绩甚得民众拥护,眉州人将陈玺入祀“三苏祠”。他为宗祠所撰一副对联“祖宗由勤俭而置家业,子孙承家业当思勤俭;祖宗由诗书而得富贵,子孙享富贵勿忘诗书”,可以想见他的为人格调。陈玺墓早年已列入连江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山堂桥南陈氏宗祠列入连江县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九、龙塘董氏宗祠:(位于琯头镇塘头村)

祠原建于明初,董应举父子曾重修。祠占地8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680平方米。祠前埕、天井、廻廊200余平方米,条石铺设,均为明代旧物。现存花隔、窗棂等亦明清旧物。龙虎门各有一块‘董氏宗祠’石匾,分别为宰相叶向高,状元翁正春题字。祠砖木仿古结构,三进两厅,前有妲廊,祠埕有二十四面青石浮雕及豢龙池,并有十幅1.5平方米广,配有简介的董氏名人事迹青石影雕。祠堂堂号‘三策堂’,56株厅柱配上20副覆竹,综述董氏发源、迁徒历史。祠联有“陇原受姓承宗泽,闽峤分支荫国恩”’,“三友岩存记陪二相历侍郎芝山长留胜迹,千秋祠立生惠群黎摄权宦扮御共挹高风。”等。本祠有一面董应举任职的黄缎圣旨仍藏在连江博物馆内。董氏宗祠已先后入编《中国名祠汇编》、《中国祠堂大观》等辞书。2005年,列为连江县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十、高楼陈氏宗祠(位于浦口镇珠浦)

浦口高楼陈氏宗祠始建于明万历年初年(1573~1583)。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改建为三进三间排砖木结构建筑。此后至光绪七年(1881年)和民国初又分别重建前、后座。民国二十年(1931年)再次全面整修。1950年被国家征用作粮库。祠内碑碣、匾联等文物俱毁。1995年秋依照“修旧如旧”原则,在原址重修。新祠坐北朝南,宏伟壮观,乃保持清代建筑风格。占地1681平方米,建筑面积1184平方米,计五进四天井四回廊三大厅,前有祠埕,三面环风火墙。东北面并有五株枝叶茂盛的百年古榕护峙祠宇。

浦口高楼陈氏始祖良寿迁自长乐古槐。时因倭乱,庐舍被焚,暂居闽县左一箱瓦埕境,继承祖业,从事陶艺。旋因浦口(当时名窑江)窑治业发达遂定居于此。今已传27世,12代同堂,族丁近万人(含外迁)。高楼陈氏宗祠是抗日英雄陈盛馨(1911~1942)之祖祠。盛馨字增芬,1933年考入杭州笕桥空军学校,1935年毕业后历任少尉飞行员,分队长,第四大队副大队长(中校)等要职。抗日战争期间先后多次参加中日间重要空战,击落日寇飞机数十架,系当时名闻中外的抗日空战英雄(事迹详见“名人故居”条)。1942年因试飞新式战机,在成都双流机场失事,壮烈牺牲。国民政府为颁发状褒,蒋中正亦为题匾“英勇可嘉”(今此匾犹保藏在祠中)。高楼陈氏宗祠已入编《福州十邑名祠》、《中国宗祠文化博览》、《中国名祠大观》等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