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风土人情 > 益阳风土人情

益阳风土人情

来源:网络转载 2016-12-10 16:54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益阳地花鼓

 

舞 虾

  民间传统文化娱乐的歌舞之一,以鼓乐伴奏而得名,俗称“花鼓”、“打花鼓”。
  据地方资料表明,它源于明末清初,是在本地民歌和民间小调的基础上,吸收其它的游艺形式逐渐发展形成。
  音乐以锣鼓打击乐、大筒、唢呐为主,在锣鼓点子声中插以人和唱,情节奔放激昂的“呐喊花鼓”。其表演形式可分对子花鼓、双花鼓和群花鼓等。
  对子花鼓是一丑一旦,双花鼓为两丑一旦或两旦一丑,群花鼓有五丑五旦或十丑十旦不等。其曲调大多是由民间山歌小调演变而成,群众喜闻乐听。动作源于生活,渗透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在表演上讲究唱、作、念、舞四功。其表演特点:“小丑脸抖嘴歪鼻动功,舞眉弄眼妙趣生,花扇飞舞随意转,上蹦下跳矮步升;小旦起步风摆柳、手出兰花柳叶手,低头抿嘴眼传情,轻移漫步飘手巾。”在表演风格上为小丑活泼放荡,小旦含蓄端庄,旦高丑低,旦行丑随,具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艺术特色。唱词来自生活气息浓厚的“采茶”、“送财”“送子”、“送郎”、“劝郎”、“五更阳雀啼”、“十杯酒”等。
  地花鼓常与龙灯伴演,俗称“龙灯花鼓”或“围龙花鼓”。常在节日、婚庆、寿诞接地花鼓到家欢庆。也表演“小放牛”、“捉泥鳅”、“扯萝卜菜”、“补缸”等节目。尤以春节为盛,遍及城乡,成群结队沿门演唱。主家则放鞭炮相迎,并赠送红包、茶点、香烟。     俗称“耍虾子”。拟兽舞蹈,早在汉代已有记载:《汉书-礼乐志》“象人”孟康注:“象人,若今戏虾钱狮子者也。”历来在益阳一是一种具有湖乡特点的舞蹈形式,也是一项强身健骨的游艺活动。带广为流行,一般在春节和重大节日中表演。
  舞虾有“香火虾”、“对虾”和“大虾起拱”三种形式。
  “香火虾”是用竹篾扎成九节骨架,用红绸裱成虾子,虾头凸眼长须,虾身虾尾能屈能伸。虾头虾尾各置一台灯,下装一尺多长木柄,供舞虾者支撑玩耍,虾头虾尾可插一把点燃的香,故名“香火虾”。也有用布巾拌油点灯,在夜间舞虾时,尤如一只红虾起舞。音乐主要是打击乐伴奏,有“慢上紧”、“烂锣”等曲牌,舞蹈动作是摸拟虾子在水中游弋的形象提炼而成,有“车花”、“起花”、“雪花”、“盖顶”、“黄龙缠腰”、“枯树盘根”、“鲤鱼扮籽”、“拜五方”等。
  “对虾”是一种讲究动作对称的双虾舞蹈,其音乐、舞蹈动作,以及沿门耍虾习俗与耍“香火虾”相似。主要表现一对虾子在水中自由自在,轻歌曼舞,富于变化,相互戏耍和逗趣的情景,除能表演“香火虾”的动作外,还有“双龙出水”“扭丝”“鲤鱼跳龙门”
  大虾起拱。虾长数丈,制作与香火虾相似,较为粗糙,但虾须较长,选用很长的黄杆竹作虾须。虾头、虾身、虾尾是利用杠杆原理安装特殊装置,视大虾体重安排数人舞虾。多在龙灯花鼓同时玩耍,俗称“虾子起拱”。

     

舞 龙

 

舞 狮

  亦称“龙舞”“龙灯舞”“舞龙灯”。是民间一种古老而又隆重的大型游艺活动。最初始于祀神、娱神,后逐步发展成为民间游艺活动。龙为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在天上呼风换雨,也能为人间降福消灾,是吉祥物的化身,历来为民间所尊崇在汉代已有舞龙祈雨之俗。历代传承中已形成了草龙、布龙、板凳龙等形式。
  草龙:亦称“香火龙”。一般是在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庆贺和祀求丰收举行。流行于洞庭湖滨。大多用糯谷草制作而成,龙头是用一把稻草分成两半,一半为上额,一半为下额,用两个小皮球涂黑作龙眼,用红绸或红布做龙舌。龙尾前大后小,前圆后尖,中间各节大小匀称,有五节、七节、九节不等。每节装有一根圆木棍,供表演者持撑。玩时在龙头上插线香三根,故名“香火龙”。
  布龙:布龙用竹木为骨架,分九节或十节不等,由绘有龙鳞的长布联缀,前为龙头,后为龙尾。益阳称龙头为“龙脑”,制作精巧,双眼圆瞪,张嘴呲牙,血红大口,舌可活动,下额黄色长须,头顶两只长角,龙尾呈斧头状,前厚后薄,末端如鱼尾。龙身俗称“纹身”,由多节连接而成。龙身装饰多种色布框边。 
  板凳龙:流传于安化一带。源于民间打草鞋的凳子,有“金草鞋,银草鞋,端起咯板凳玩起来”等歌词。     亦称狮舞,是模仿狮子形象动作的民间舞蹈。流传甚广,历史悠久,有“文狮子”“武狮子”“金毛狮子”等。
  文狮子:表演时,有一套打击乐“小开台”伴奏,狮子随着锣鼓声进入主家中堂,向神龛鞠躬后起舞。文狮主要刻画狮子温顺的神态,有“搔痒”、“打滚”、“抖毛”等动作,有的还表演“逗狮”、“摆步”、“打犬子”、“过铁门坎”、“腾跃”“黄狗练窝”、“跳龙门”等。益阳与宁乡县接界的部分乡村,还有赞狮子的习俗,按照赞歌内容“耍故事”来表演舞蹈。
  武狮子:俗称“武打狮”。表演狮子勇猛的性格,有“伸懒腰”、“发威”、“跳跃”、“腾转”、“踩球”、“雄狮独立”、“移星转斗”、“猛狮上山”、“越岭”、“叠宝塔”等动作。桃江一带,每当舞狮告一段落后,狮子靠边装睡状,狮子队就分别表演舞耙、刀、棍等武术,然后狮子醒来伸懒腰,玩一圈后与主家告辞,主家赠送红包。
  金毛狮子:俗称“讨米狮子”。昔时有的贫苦人家的儿童或老者,因生活困难,在每年正月、二月之间手提金毛狮子沿门游耍。金毛狮是带有铃铎的小狮,十分可爱,每到一家门前向主家鞠躬后,开始赞唱狮子,摇动狮头,铃铎齐响以作赞歌节奏,待主家赠送财物后,另走他家再赞。

     

舞 猫

 

舞 春 牛

  俗称“耍猫”。流传于益阳上乡一带,桃江称老虎为猫,或称野猫子。因老虎发威时凶暴,家猫温驯,故称“舞猫”。
  舞猫沿于古代“百兽率舞”,是青少年在春节期间的主要游艺活动之一。
  猫头制作精致,耳目口鼻俱齐,咧嘴长须,头额中间书一个王字猫身为一件连衣裤,上绘虎皮图案,后吊一个长尾。扮猫者穿着连衣裤,带上猫头帽,四脚着地,似猫似虎栩栩如生,耍猫大体与耍武狮子相同,在打击乐的伴奏下表演“园场步”、“大刀花”、“亏腿桩”、“滚毛”、“伏虎”、“吊毛”、“外荷花”“内荷花”、“立翻身”等。耍猫不单是“逗乐”,而且还有斗猫、驯猫,并穿插进行刀、枪、棍、拳术、铁耙等武术表演。虎为百兽之王,舞猫含驱疫避邪之意,春节沿门游艺时,主人家以红包相谢。红包相谢。 

    亦称“春牛舞”、“耍春牛”。舞春牛与舞猫相似,由一人扮演耍牛人,两人舞牛。
  牛头用竹篾编制,用色纸糊成,长脸大鼻,双角两耳突出,眼睛圆圆有神。牛身用布缝制成连衣裤,上绘牛毛花纹,牛尾多用黄牛尾毛扎鞭状,活动自如。其基本动作来自农事活动,经过提练加工成舞蹈动作,如“引牛”“牵牛”“瞧牛”“喂牛”“打牛”“吆牛”“驯牛”、“弓拖步”、“朝天步”、“卧牛”等。其音乐常用民间小调“闹春花”和“八板子”作伴奏。曲调流畅,节奏明快,渲染了耍春牛的朴实欢乐的情绪。
  有的还唱“春牛调”,把牛称颂一番,提高“ 牛是农家宝”的地位,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舞春牛流传安化及桃江县一带,独一无二,可能是昔时梅山文化习俗的遗留,大多在春节期间舞春牛,或伴随龙灯花鼓玩耍。

     

竹马舞

 

采莲船

  亦称“竹马灯”“马灯舞”“跑马舞”“跑马灯”。流行于益阳、沅江一带。     亦称“灯船”。嘉庆《崔东璧先生行略》:“元夜、端阳俗有灯船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