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风土人情 > 有关广西风土人情的小报,急!!!!!

有关广西风土人情的小报,急!!!!!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3-17 18:02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广西风土人情广西风土人情   壮族: 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源于我国古代越人中的“瓯”、“骆越”等支系,初期称谓颇多,自称“布侬”、“布傣”、“布依”等,曾一度被称为“僮”,1965年根据周恩来总理建议,将“僮”改为“壮”。壮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唐、宋时曾借用汉字造成一种土俗字,但不通用。主要用汉文,1955年12月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壮族人民素以能歌善舞著称,广西壮族自治区被称为歌的海洋。壮民善于以歌来表现自己的生活和劳动,抒发思想感情。青年男女恋爱有情歌,婚嫁有哭嫁歌,丧葬有哭丧歌,互相磐考比赛智力有磐歌,宴请宾客有劝酒歌和节令歌,祈神有求雨有祈祷歌;教育儿童有儿歌和童谣。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为“歌圩”亦称为“歌节”。每年春秋两季,男女青年盛装打扮汇集到特定的场所进行对歌。柳州几乎天天都能听到壮族山歌的对唱,立鱼峰、江滨公园、喷泉广场都是对歌的场所。 苗族: 大杂居、小聚居,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广西、云南、湖南、四川、广东、湖北等省(区),自称也很多,有“果雄”、“模”、“蒙”等等,解放后统称为苗族。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多通用汉语汉文。1956年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巧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绣、蜡染、织锦、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融水苗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孕育着众多的祭日、纪念日、丰收日,最后深化成民族节日。苗族人民利用这些节日,悼祭先烈,缅怀前辈,鼓舞斗志,庆贺丰收,振奋民族精神。因此,在诸如苗年节、芦笙节、拉鼓节、芒歌节、新禾节、斗马节等众多的节日里,你都可以听到苗乡最动听的芦笙曲和优美的芦笙舞表演,到苗寨旅游或作客,你会置身于拦路歌、拦路酒、拦路鼓、持彩带、挂彩蛋、打酒印等众多苗族好客习俗的款待。 瑶族: 大分散,小集中,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五省(区)山区。主要由古代“长沙武陵蛮”的一部分发展而成。隋唐时有“莫瑶”之称。宋以后一般称为“徭”,现通称“瑶”。瑶族因其生产方式、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而有多种自称和他称。如:盘瑶、茶山瑶、山子瑶、坳瑶、花篮瑶、白裤瑶、红头瑶等,多达20个支系。瑶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族语族,少部分人语言接近壮侗语族,通用汉文。 柳州附近的金秀瑶族自治县居住着一支保持了瑶族古老文化及习俗的瑶族同胞。瑶族人民历经千年创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其旋律、歌词、服装与舞姿,形象与道具均独立构成,民族色彩 为浓郁。18种舞蹈尤以长鼓舞、捉龟舞、黄泥鼓舞、磐古兵舞、八仙舞、白马舞、狩猎舞、蝴蝶舞、三元舞、师公舞最为盛行。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七月初七、六月初六等瑶族节日都可以看到各种瑶舞的表演。 侗族: 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广西毗连地区。侗族的名称,最早以“仡伶“,见于宋代文献。明、清两代曾出现“峒蛮”、“峒苗”、“峒人”、“洞家”等他称。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多通汉语。侗族妇女善纺织,侗锦、侗布精致耐用。 侗族一向被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侗族诗歌韵律严谨,题材多样,尤以多声部夫伴奏的侗族大歌为传统文化最精粹的部分,在文学和音乐方面都在极珍贵的价值。柳州附近的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楼是我国闻名的木建筑。楼是侗家的代名词,一座座桥,一栋栋楼,一间间亭构建了侗族村寨醒目的标志,高超的建筑技艺令人惊叹不已。侗锦、侗布、挑花、刺绣以及银饰工艺品等,都充分表现了侗族多彩多姿的传统文化特色。   彝族: 大分解、小聚居,是中国西南部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彝族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等。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6种方言。彝文是一种音乐文字,至今使用。彝族还有自己的历法。彝族音乐富有特色,舞蹈多与歌唱相伴。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颇富民族特色。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彝族最隆重的节日火把节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祭神祭田、祈求丰年、送祟驱邪是节日不衰主题。   仫佬族: 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罗城县,其次在宜山、都安、柳城、忻城、柳江等县。仫佬山乡是景色迷人的山水画廊,山如剑排,水似绸缎,素有“小桂林”之称。这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矿藏和山货。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多通汉语和壮语,使用汉文。仫佬族陶器业较发达,妇女精织围裙、背带。 仫佬群众过去以信奉道教为主,也信佛教。节日活动较多,一年中除十、十一月外几乎每月都有节日。三年一大庆,一年一小庆的依饭节,是最隆重的节日。 沙田柚 沙田柚素有“果中珍品”、“天然罐头”之美称。 在柳州历史悠久,约二百多年。 沙田柚形如梨形或葫芦形,果面橙黄色,果顶呈“金钱底”状。 果实可食部分46%,果汗含量33%,含糖14.50%,含酸量0.46%,可溶性固形物16%,维生素C12.29mg/100mg,果实耐贮存,经贮2-3月后果实肉变软,口味甘甜。 沙田柚历来销路颇好,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金 桔 是柳州传统特产水果,它具有“长寿果”的美称。 金桔果实呈椭园形或卵状,皮橙黄色或金黄色,光滑有光泽,果皮甘香,果实甘甜,含有人体所需的糖、酸、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可作水果,也可入药,有消气化痰、生津止渴、除臭消炎之功效。金桔除可供食用外,还可加工成桔饼、柑糖、果酱、果酒、蜜饯、罐头等,远销东南亚各国。 碰柑 又名芦柑,果皮松而易剥,果实品质佳,味甜脆,耐贮藏,产量高,主要产于我市红星园艺场、郊区石碑坪镇。   香 菇 香菇多产于柳州地区三江、融水、金秀等地,其中融水香菇年产量高达两万公斤,而金秀的“瑶山香菇”,融水的“怀宝香菇”则久负盛名,是传统名特产品。香菇不仅味美,而且有降低血压、防止胆固醇增多的功能,一直畅销广西区内外,供不应求。 绞股蓝 又名甘茶蔓、七叶胆、仙草。 广西金秀大瑶山生产的绞股蓝被誉之为“绞股蓝之王”和“南方人参”。经医药工作者研究发现绞股蓝含有五十多种皂甙、甘茶蔓糖甙、糖类、维生素以及十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目前上市的绞股蓝产品有绞股蓝茶、绞股蓝晶、绞股蓝露和绞股蓝冲饮等系列保健品。 甜竹笋 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及维生素等营养成份,加工品有清水笋、笋干、笋丝等,可采用烤、炒、焖等不同的烹调食用方法,味香口感好。 云片糕 云片糕是广西的名特产品,清乾隆年间便有生产,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优质的云片糕25片一扎,用手一甩,可成扇形张开。又因其糖油充足,用火点燃可完全燃烧。其制作选料讲究,精工制作,能保持细腻柔软,雪白芳香,撕下一片片似云彩一样,故而得名。 云片糕以其雪白、软、香甜及传统独特风味,赢得海内外朋友的喜爱和欢迎。 双季玉藕 主要产于柳江县百朋镇,春秋两季均可栽培,表皮粉白色,肉厚节间短圆,熟食质粉易烂。 大红柑 外观艳丽,味甜而清,香味浓郁,果实偏圆形,果皮橙黄色,有光泽,肉汁嫩,耐贮运,主要产于市鹧鸪江园艺场。 头菜 是柳江县里雍镇的传统名优特产,曾是古代宫廷贡品,里雍头菜经里雍镇农民特制,具有独特风味,香味浓郁,口感好,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八婆豆腐 是柳州市豆制品公司的传统加工产品,采取广西优质黄豆,调味及纯净柳江河水,经过严密的技术制作,真空包装而成,是区内外名优绿色食品之一,具有色、香、味为一体独特风味,可素食或拌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