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风土人情 > 汨罗的风土人情

汨罗的风土人情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8-14 16:14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正月十五闹“元宵”,赛灯,地花鼓是汨罗江畔的旧俗。长乐、归义、新市以玩故事为主,高坊、川山、白水以玩龙舞狮为主,市内以玩龙、舞狮、耍故事、灯迷会间或进行。
  地花鼓属灯舞类,最初仅限于春节等传统佳节时与大闹花灯活动穿插进行,汇同“狮子”、“龙灯”、“彩莲船”一起进行表演,载歌载舞,情节生动,内容朴实,表演风趣,喜闻乐见。这种文化习俗后来逐渐进入人们日常生活领域,民间操办红白喜事也打起花鼓子来。
  地花鼓多为两人表演,一旦一丑(扮成一对情人或一对夫妻),旦角自古来是男扮女装,后才发展为男扮男,女扮女;也有四、六、八人花鼓,男女成双。表演时丑执行折扇,旦执绸巾,不扮演人物,无情节贯穿,有小鼓、阴锣、大钵、马锣等击乐伴奏。锣鼓声中先由丑角出场,手持折扇,咏罢介词(登场诗),接着与锣鼓班子搭白,与观众交流,插科打诨,有固定的台词,也有即兴创作的,然后请出旦角边唱边舞。丑角表演诙谐、大方、旦角表演含蓄、羞涩。
  地花鼓表演的内容大多是劳动和爱情生活,如“数花”、“探郎”、“奴在闺房闷沉沉”、“十二个月”、“五更”、“十爱”等,也有唱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如“乌鱼招亲”、“玉堂春”、“一出宝台面朝东”、“一进门来把脚跌”等,有的内容是恭贺、祝福之词,这类大多是即兴创作。
  地花鼓舞蹈动作新颖,节奏明朗,动态优美,舞蹈性强,有固定传统佳节时步伐和造型。特点是下沉、扣胸、稍曲膝、扭腰、晃肩、绕扇花等。无论调度和造型,旦、丑角都相距很近,来往舞时“背靠背,面对面”,不能超过一条板凳的长度,所以表演不受场地限制,堂屋、稻场、屋场、阶檐均可演出。
  与地花鼓相对的是高故事。玩“故事”原由男女青年、小孩化装为历史或现代人物,配以道具,按“刘海戏蟾”、“渔翁戏蚌”、“小放羊”等编成。步行的叫“地故事”,抬着走的叫“高故事”,踩着木杆走的叫“高脚故事”。
  玩故事历史悠久,有专门的“攀踩师”化装绑扎,技术不外传,很有地方特色。故事会又分成若干分会,每逢过年、庙会、大型庆典活动,各分会以玩高故事为主,辅以地故事,相互之间开展比赛。每个分会一次要出几十台乃至几百台高故事。每个故事人物的道具上都站着一个剧中人,扮演者以小孩为主。如“刘海砍樵”,刘海肩扛扦担,胡秀英就站在扦担的尖头上。1988年元宵节,省电视台拍《八百里洞庭》第十七集《古镇狂欢》,长乐街从凌晨到晚上12点,上、下市街共出故事500多台,异彩纷呈,花炮冲天,受到国内外友人的称赞。
  元宵灯谜会
  汨罗人对灯会特别热衷,每年总是早在元宵节前几天,各色灯笼就已在全市热销,成为小朋友的新宠。商家的感觉总是今年的生意比往年好,很多人都已经提早取购。
  从大清早就有晨练的老人结队把五彩的花灯从头看了个遍;而从下午4时起,从四面八方涌来、手中拿着糖葫芦等各色小玩艺的市民更令汨罗街的灯会现场充满洋洋喜气;到了6时,灯会正式掌灯之时,随着千万盏大小彩灯瞬间打亮,千万颗礼花点亮夜空,欢呼着的人们才蓦然发觉,自己惟一的选择就是随着欢快的人潮向前涌动……
  元宵灯会现场灯如海,人如潮,烟花散满天。汨罗的年味就是因此而更浓。
  汨罗的花鼓戏,群众称为本地戏,又称草台戏。花鼓戏角色以“生、旦、丑”为主,每个班子一般不超过10人,俗称“七紧八松”。市境内先后演出的有《打狗劝夫》、《打芦花》、《贫富上寿》、《陈光吉试妻》、《收羊下海》、《游西湖》、《刘海砍樵》等。剧目通俗易懂,很受群众欢迎。广大农村的业余戏班,逢年过节、农闲假日、婚丧喜庆,常常活跃于乡间舞台。
  花鼓戏它是由农村的劳动山歌、民间小调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灯)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
  花鼓戏在地花鼓阶段,是从“两小”(小丑、小旦)到“三小”(两小加小生),再从“三小”发展到多种角色。但以“三小”为主,至今仍是长沙花鼓戏的重要特点。
  花鼓戏的传统剧目中,有大量的小戏和折子戏,是最有特色和具有代表性的剧目。小戏包括“对子戏”和“三小戏”。小戏大都是在山歌、渔歌、小调、地花鼓、竹马灯等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折子戏则是大本戏中经常作为单独演出的,都是长沙花鼓戏中最流行的剧目。建国后,依靠老艺人和文艺工作者的合作,对长沙花鼓戏的传统剧目进行了挖掘、改编。重点加工整理的有《刘海砍樵》、《芦林会》、《阴阳扇》、《南庄收租》、《刘海戏金蟾》等五十个剧本。 在音乐中属于“曲牌联缀体”,联缀的方法是根据塑造形象的需要和保持唱腔布局统一协调的要求,将同基调的多支曲牌联接起来,达到刻划人物、展现剧情的目的。但在表现手法上,辅以板式变化,以弥补曲调之不足。
  花鼓戏的声腔分为“川调”、“打锣腔”和“小调”三大类。前两类称为“正调”,有较固定的声腔格式、旋律特点;后一类的曲调旋律、节奏、调式都变化较大,基本上各自保持原来的民歌结构。长沙花鼓戏的过场音乐,曲调来源于民间歌曲和古典的曲牌。 长沙花鼓戏在“三小”的基础上发展了生、旦、净、丑诸行角色。但小丑、小旦、小生仍代表着本剧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小丑分为褶子丑、短身丑、官衣丑、烂布丑、奶生丑等。
  花鼓戏的伴奏乐队,分文武场面。文场有大筒、唢呐。大筒是主要乐器,形似二胡,以竹筒蛇皮制作,音色清亮而浑厚,伴奏时用于托腔保调;唢呐分大唢呐和小唢呐,主要用于吹奏过门。武场有堂鼓、大锣(苏锣)、大钞(汉钞)、小钞和小锣。击拍的是“可子”(即长方形的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