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风土人情 > 广西瑶族简介 广西瑶族的风土人情(4)

广西瑶族简介 广西瑶族的风土人情(4)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8-22 07:37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密洛陀传说为布努瑶创世母性始祖。流传于广西巴马、都安、大化、马山、德保和云南省富宁等县(自治县)布努瑶聚居区。每年夏历五月二十九日为达努节庆典。布努瑶人通过演 唱密洛陀创世古歌和打铜鼓的形式,颂扬密洛陀创世功能,教育后代子孙缅怀始祖。古歌主 要内容是歌颂密洛陀始祖创造天空、大地、森林、房屋,射落多余的太阳,杀死老虎,并用 蜂蛹养育后代的业绩。故为后人敬仰崇祀。

《密洛陀》是自称“布努”瑶族的一首创世古歌,千百年来传唱不断,深受广大的瑶族人民喜爱。流传在各地的《密洛陀》不一,经过长期演变,留存多种异文。现今整理出来的有两种版本,一是莎红整理的《密洛陀》,一是潘泉脉、蒙冠雄、蓝克宽搜集翻译的《密洛陀 》。两者都有“创世”的内容,后者还有“创业”。

每逢农历五月二十九日,瑶族过“达努节” 时就纵情唱这支古歌,以表对祖先的怀念和敬意。“密”在“布努”瑶语里是母亲的意思, “密洛陀”即“老祖母”或“老母亲”。密洛陀被瑶族崇敬为人类的女始祖,是一位创造万 物的女神,她神通广大,热爱劳动,创天地、创森林、造房子、射太阳、杀老虎,开拓土地,是一个开天辟地的万能创世主,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她是大风造成的,大风是大龙造成的,龙是密洛陀的师傅,密洛陀是龙的传人。

《密洛陀》的“创世”是典型的凭借人类想象征服自然的神话诗,它的产生是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无力正确认识大自然的时代。尽管不是用科学来解释万物之源,但却反映了人类的想象力和早期思想。歌唱密洛陀就是赞颂了人类与大自然的斗争和无穷的创造力量。瑶族人民崇敬她,就因她是人类智慧和力量的化身,从而树立了一个崇高伟大的人类始祖的艺术形象。

《密洛陀》的“创业”是“创世”的继承和发展。密洛陀死后,她的子孙继承了她的伟大精 神,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和创业。密洛陀开天辟地改造大自然,她的子孙面对现实改造社会。 《密洛陀》的“创业”多属阶级社会的产物。密洛陀的子孙经过长期艰苦的奋斗,他们团结起来机智勇敢地向财主官兵进行坚决斗争,最后终于得到了幸福生活。把战胜大自然的想象力发展成战胜社会罪恶的伟大力量,就使《密洛陀》得到完满的终结。

《密洛陀》是瑶族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充分表现了瑶族的聪明才智和创作能力。它是瑶歌中较长的一首神话叙事诗,比较完整,具有较强的故事性。诗句明白如话,形象鲜明,比喻生动。句式用长短句,分章段描绘,无固定格式。《密洛陀》是无韵诗体,节奏较明快,朗朗上口,读或唱都很动人,也可说它是一部瑶族的散文体神话。

(7)瑶族信歌

信歌是瑶族以歌代信的一种歌谣,又称“寄歌”、“放歌”、“飘歌”或“传歌”。它不是 一般的书信,不用邮寄,而以诗歌的书面形式在瑶族民间流传,起着传递信息的联系作用。

瑶族的信歌何时产生,现无定论。从搜集到的信歌来看,最早的是1855年(清咸丰五年),距今不过百多年。事实上瑶族的信歌产生要早得多,可惜早期的信歌已失传了。信歌产生的原因,与瑶族的迁徙生活密切相关。瑶族先民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了迁徙,经过漫长的迁 徙岁月,分居在现今广西、广东、湖南、云南和贵州等省(区)的100多个县境内,还有部分迁居国外。瑶族的迁徙是因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迁徙的结果造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状况。他们被此隔离,相距遥远,交流不便,再加上生产力低下和生活艰辛等原因,现实使民族内部需 要联系和传递信息。信歌就是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

信歌反映的大都是瑶民的亲身经历,每一首信歌是生活的真实写照。它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如:记载迁徙历程、寻找亲朋好友、恳求支援互助,描绘山川风物、诉说生活苦难、表达恋爱情感、寄托美好希望以及赞颂斗争事迹等。在写作上语言较朴实,直陈其事、生动形象。句式主要是以七言为主,一气呵成,不分段落,不讲求押韵,但有节奏。字数多在百行以上,常用两个分句组成一个复句来表达。

自称“勉”和“金门”的瑶族在瑶族人口中占大多数,分布最分散,流传的信歌也最多。他 们要以歌代言,就必需以书面工具来表达,这就不同于口传歌谣。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信 歌用汉字写成,其中夹用一些瑶族自创的“土俗字”。写信歌一般用普通纸;如写爱情信歌 ,是白纸写的还要用红纸包封,以示喜悦、吉祥之意。

《交趾曲》、《海南信》、《元国歌》、《桃川》和《洋万》等信歌都比较有名。《交趾曲 》记录了瑶民迁往越南的历史,途经之处都一一列出地名。《海南信》描绘了海南风光,反 映了一定的民族关系。《元国歌》抒发了对故乡和亲友的深情,诉说了迁徙生活的艰辛。《 桃川》反映瑶族斗争的事迹,歌颂了抗暴的精神。《洋万》痛诉了不幸的遭遇,反映了瑶民苦难处境。在信歌中,以爱情信歌最多,可分为赞情、求情、愁情、别情、嘱情、劝情等若干类。

信歌在文学上和科研上都有较高的价值。虽然今日瑶族不再迁徙,生活安定,通信有邮寄,使用正规的汉语文;但是具有瑶族文学传统的信歌,仍在民间流传和保存,散发出它艺术的芳香。

(8)《千家洞的传说》

平地瑶和极少数盘瑶对先民聚居地的传说。民间存藏的《千家洞源流记》、《千家 洞永远流水簿》、《千家流水记》等资料均有记述。传说千家洞居住很多人家,地广田宽, 丰衣足食,生活美好。元代大德年间(1297~1307),地方官员派人入洞征税,后又派兵征剿。人们被迫离开故土,逃迁各地。千家洞地居何处,有人认为是今湖南江永县大远乡(已改为千家洞瑶族乡),是瑶族最早聚居地;也有人认为此非瑶族最早居地,而是唐宋时期瑶族南迁时的集散地。此说有待考证。

3、瑶族民间文艺

(1)瑶族长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