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风土人情 > 毛泽东在一师:读书青年是如何战胜知识焦虑症,成长为一代文章大

毛泽东在一师:读书青年是如何战胜知识焦虑症,成长为一代文章大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9-20 01:43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毛泽东在一师:读书青年是如何战胜知识焦虑症,成长为一代文章大家的

2017-09-14 09:43 来源:ART-Q 读书 /成长 /书法

原标题:毛泽东在一师:读书青年是如何战胜知识焦虑症,成长为一代文章大家的

任建伟

本文选自任建伟长篇纪实文学《毛泽东的浪漫与忧思·褒贬自在春秋》。该书正在“天涯文学”连载,人民东方出版传媒即将隆重推出,欢迎关注。

在信息爆炸时代,信息量呈几何数增长,人类的思维能力远没达到接受自如的阶段。求知欲使人类渴望把更多非我的东西转变成自我的东西,这符合人类进步的需要,但现代社会非我的知识无限浩大。这些未知的知识就像黑暗对于孩子,让人恐惧,由此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严重的还会突发性地出现恶心、呕吐、焦躁、神经衰弱、精神疲惫等症状。

其实,任何时代都一样,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的青年毛泽东也曾经遇到过这个问题。毛泽东立志作一名精通东西方学问的国学大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废寝忘食地学习,仍然感觉到时间不够用,由此而焦虑。他是怎样战胜知识焦虑症的?他又是怎样成长为一代文章大家的?我们还是先从他的一位先生说起吧。

1919年,毛泽东在长沙。

袁仲谦,又名袁吉六,湖南新化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国文教员。因写得一手好文章,颇得广大师生们赞誉。

这是关于袁先生的一段趣闻:

光绪八年(1882),辰沅道台巡视葫芦寨屯务,住宿刘家客寓,耳闻隔壁琅琅读书声,通宵达旦,心甚异之。次日天明,命弁兵把夜读者袁吉六传来,见他虽然身着破旧长衫,但五官端庄,面对官人毫不畏惧。道台先生甚异,欲试其才,叫他属对:“小学生蓝衫扫地”;袁吉六沉着对答:“老大人红顶冲天。”道台大人十分赞赏,赠书一部,告诫随行人员:“莫道苗乡人愚昧,平生少见此奇才”。尔后,袁吉六承人资助,入馆就读,文章书法均属优等,经县府两考,以名列前茅入泮。

梁启超写政论文章,很不严肃,好卖弄“西学”,甚至把数学、化学、物理、政治相提并论,用自然科学术语来写政论文,漏洞百出。梁启超喜好纵论古今中外,但往往信口开河,似是而非,给人以肤浅、轻率之感。梁启超为文还有一大弊病,为了使文章气势磅礴,过于使用排比句式进行铺陈,哗众取宠,华而不实,《少年中国说》体现的最为明显。

总之,在袁先生的眼里,梁启超就是一个假文酸醋的“半吊子文人”。

袁先生认为,要写好政论文必须把握好三点:第一,既要有高屋建瓴之观点,还要有确凿之论据。在论证方式方面,要思虑周密,防止因为论述不当,授给人以口实;第二,语言上要口语化,尽量通俗易懂;第三,最忌以势吓人,强词夺理。袁先生对略通文墨的毛泽东提出明确要求,要想写好文章必须摒弃“康梁体”,钻研韩愈、柳宗元的文章,学习桐城派的为文方法。

对于为文本来就有心得的毛泽东,听到先生讲得确实有道理,便从旧书店买回一套《韩昌黎文集》,又借来了先生批注过的善本,用以校正错讹。经过几个月的辛苦努力,居然成就了一部古籍善本。

每天清晨,毛泽东按时朗诵韩愈的诗文,细心揣摩,每有感想便在书上批划不已。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训练,本来就天赋异禀的毛泽东还真的学会了古文的写作方法,袁仲谦欣喜地称赞——毛泽东的文章深得“孔融笔意”。孔融,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喜批时政,能诗善文,曹丕称其文“扬(扬雄)、班(班固)俦也。”

随着交往的加深,毛泽东逐渐认识到,袁先生虽生性古板,但国学功底深厚、诲人不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老师。袁仲谦也认识到毛泽东不但刻苦勤奋,还能有错即改,不失为一个好学生。两人最终冰释前嫌。

最令袁先生感到欣慰的是:毛泽东对传统文化十分用心,从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到宋明理学,均有涉猎;他还对二十四史、地方志异、野史小说也感兴趣,特别是对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毛泽东喜欢古诗词,能背诵好几百首唐诗宋词;对于书法,他也很感兴趣,天天练法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于修身课,毛泽东不仅认真笔记,还能利用课余时间深入钻研,或找老师请教,或查阅资料,不弄清问题的根源绝不罢休;他还经常向老师和同学们借书,只要有喜爱的内容,便一丝不苟地抄录下来。

看到毛泽东读书虽多,但内容庞杂,良莠不齐,袁仲谦心疼地提醒到:

“读书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心不在书上,眼就看不仔细,心和眼既然不能做到专一,口中只知漫不经心地诵读,就定然不能记住其中的内容,即使记住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专心致志。心既到,眼和口自然会到,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1919年5月,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湘潭学友会合影,二排左三为毛泽东。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毛泽东牢牢地记住了袁先生的肺腑之言。他在《讲堂录》中写到:

文章须蓄势。河出龙门,一泻至潼关,东屈,又一泻至铜瓦。再东北屈,一泻斯入海。当其出伏而转注也,千里不止,是谓大屈折,行文亦然也。词少而意多,字少而理多,斯为妙文矣。

文章之作,常发于羁旅草野,至于王公贵人,气得志满,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汉墁九垓,遍游四宇尚矣。

为了实践袁先生提出的“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写作宗旨,毛泽东非常留心生活中所思所想,并随时记录下来,成就了一篇篇美文佳作。这里仅举两例说明。

然病母在庐,倚望为劳,游子何心,能不伤感!重以校中放假,同学相携归去,余子碌碌,无可与语。早起晚宿,三饭相叠,平居一日憎长,今如瞬息,寂历之景,对之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