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途中趣谈 > 【医林漫活】古代中医书名趣谈

【医林漫活】古代中医书名趣谈

来源:网络转载 2015-01-22 21:39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首页 >> 美容化妆 >> 医疗疾病问题 第1分页 >> 正文

来源:小巴布提供    发布时间:2008-8-28

问题如下:

权威网站:
提供答案如下
(仅供参考):
历代中医古籍繁多,其书名也多种多样,细探内涵之意,别有一番雅趣。现就笔者有限藏书,依照书名特点,作一简述。

  用典 如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医圣张仲景的代表作《金匮要略》。“金匮”二字源自《周书·金縢》。周武王病重之际,其弟在神像前虔诚地为他祈祷,并表示心甘情愿替代周武王去死。后来史官便把这篇祈祷辞非常珍重地保存于用金字封藏起来的“金縢之匮”中。可见,《金匮要略》寓有宝贵资料之意。再如清代的《痘麻绀珠》,书名取自宋代米胜的《绀珠集》。传说张燕公有绀珠,见之则能记事不忘。《绀珠集》就相当于现在的“备忘录”,无疑,这《痘麻绀珠》就是“天花麻疹证治备忘录”的意思了。

  比喻 如元代王好古的《医垒元戎》。“垒”是古代作战时用于防守的墙壁,“元戎”是军队的主将。可见,“医垒元戎”是比喻良医之用药,就犹如良将之用兵。再如明代王肯堂的《医学津梁》。“津”是渡口,“梁”是桥梁。作者把自己的书比作渡河的桥梁,说明它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还有的作者把书比为镜子,如《医宗金鉴》、《笔花医镜》、《幼科铁镜》等。其他如《证治准绳》、《医林绳墨》、《医灯续焰》、《杂病源流犀烛》、《医醇賸义》等比喻,都用得相当贴切,各有寓意。

  象征 如清代孟文瑞的《春脚集》。此书名来自明代医学家张景岳的《求正录》。书中载云:“邵子曰:‘三月春光留不住,春归春意难分付,凡言归者必有家,为问春家在何处?’夫阳春有脚,能来能去,识其所归,则可藏可留而长春在我矣。”此书中载有许多验方,病人用后康复而步入春天,故作者用“春脚”二字为书名。此外,如《万病回春》、《杏林春暖》等,均含有这方面的象征意义。

  自谦 如清代医学家徐灵胎的《慎疾刍言》。刍,是喂牧畜的草,刍言,原意是指牧牛人说的土话,这里用作谦辞,含意为防治疾病方面的粗浅见解。又如陈伯坛的《麻痘蠡言》也是谦辞。“蠡”是取水的瓢,成语有“以蠡测海”,意思是很浅很少的一己之见,如医学大海里的一瓢水。


此信息出自: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谢谢
此信息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或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文章的心情:已有96人表态

其他相关内容:
  • 【医林漫活】关公刮骨疗毒

  • 三国时代,魏蜀吴恶战连场。有一次,关公(关云长)挥军攻打曹兵时,右臂中了敌人的毒箭。众将请关公班师回荆州调治,关公不允,说:“我不能因小小创伤,而误了军国大事。”   众人只好四方访寻名医。一日,来了一个自称华佗的医生,他说听闻关公中了毒箭,特来医治。这时,关公的右臂痛得厉害,正和马良下棋来分散注意力,以免自己露出痛苦的表情而乱了军心。   华佗
  • 【医林漫活】华佗妙方“医”****

  • 三国时候,有一掌管军营粮饷的军需官叫杨宕,官儿虽不大,可油水却捞了不少。但好景不长,杨宕得了一种怪病,既不发烧也不头痛,只是胸口胀满,像石头压着,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躺在床上更难受。医生请了不少,可连是什么病症都诊断不出,杨宕只好派人去请神医华佗,并声称只要华佗能把他的病治好,不管花多少银两他都愿意。 华佗医术高明,为人正直。百姓有病请他,他随叫随到,若遇贫困者还解囊
  • 【医林漫活】医林状元的养生箴言

  • 龚廷贤(公元1522年~1619年),字子才,号云林山人,又号悟真子,江西金溪人。廷贤幼攻举业,后随父学医。他承家学,又访贤求师,医名日隆,曾任太医院吏目。1593年,治愈鲁王张妃臌胀,被赞为“天下医之魁首”,并赠以“医林状元”匾额。从此,“医林状元”名闻天下。   他利用供职皇家太医院的良机,通读了很多收藏
  • ·【医林漫活】《三国志》记载的华佗医术

  • 陈寿(公元233年~297年),字承祚,安汉(今四川省南充市北)人,西晋著名史学家。他曾做过蜀汉的观阁令史,在晋朝先后任著作郎、治书待御史等职。晋灭吴后,他收集整理有关史籍,著《三国志》一书。《三国志》包括《魏书》、《蜀书》和《吴书》三部分,共65卷,文笔质朴、简练,为我国重要的史籍。陈寿在《三国志·魏书·方技传》中专篇记述华佗,生动详细地记载了我国古代
  • 【医林漫活】关于中医药——清代纪晓岚

  • 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河北献县人。是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曾任四库全书总篡官。能诗善文,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幽默诙谐,尤以对联为妙,被称为“对联大王”、“一代文宗”,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纪晓岚著有《阅微草堂笔记》,借鬼狐以发人间幽情。鲁迅称之为“发人间之幽微,托孤鬼以抒己见,隽思妙语,时足解颐…&he
  • ·【医林漫活】“生姜”——救了神农氏

  • 相传,“生姜”是神农氏发现并命名的。一次,神农氏在山上采药,误食了一种毒蘑菇,肚子疼得像刀割一样,吃什么药也不止痛,就这样他晕倒在一棵树下。等他慢慢苏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躺倒的地方有一丛尖叶子青草,香气浓浓的,闻一闻,头不晕,胸也不闷了。原来是它的气味使自己苏醒过来的。于是,神农氏顺手拔了一兜,拿出它的块根放在嘴里嚼,又香又辣又清凉。过了一会儿,肚子里咕噜咕噜
  • 【医林漫活】《老残游记》中的串铃医

  • 古典文学名著《老残游记》,是清末文人刘鹗(公元1857—1909年)历经3年(1903—1906年)写成的。这部****通过老残在山东所见所闻,暴露了当时某些官吏的残暴昏庸,着重抨击那些“清官”,实则“急于做大官”,不惜杀民邀功,用人血染红顶子的酷史的罪恶行径。作者对民生疾苦也有所同情。   刘鹗,字铁云,精通医
  • ·【医林漫活】趣谈中医中的“药引”

  • “药引”用玉佩,奇玉为引,弥足珍贵。然玉石也确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古代医药名著中都有记载:玉石咸寒,有“除中热,解烦懑,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等疗效,马皇后积滞必生内热,用之为引,正合病机。   “药引”在方剂汤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医学认为,经络
  • 【医林漫活】中医药与末代皇帝溥义

  • 末代皇帝溥义,在日本人的扶植下于1932年3月在长春的伪皇宫中第三次登基,当了13年的傀儡皇帝,成为中国人民的罪人。1945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逃往日本的途中,被前苏联红军虏获,1950年住进抚顺战犯所,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经过14年的改造,于1959年12月获释,成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公民。   溥义在伪皇宫中的生活并不幸福,在外受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在内受到日本人的胁持和
  • 【医林漫活】医林漫语话生姜--物廉价美

  • 古时广州通判李玉好酒,更爱用油炸鹧鸪送酒。一日,通判告假赴楚州,自觉咽痛难忍,延医诊治仍无效。老大夫杨吉一反常治之法,仅以生姜切片,让通判嚼服。起初通判疑虑重重,心想咽痛用辛辣的生姜岂不是雪上加霜?但又苦无良策,只好如法治之。谁知服后不仅无辛辣灼痛之感,反觉清凉甘甜爽快,疼痛遂轻,红肿消退,再服中药3帖即愈。通判不解其故,杨云:“君素爱吃鹧鸪,而鹧鸪喜吃半夏,半夏之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