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途中趣谈 > 古今风水故事趣谈2

古今风水故事趣谈2

来源:网络转载 2015-07-02 07:55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九、宋朝三苏风水趣事:
      三苏是中国宋代闻名于世的才子之家,他家在四川省乐山市仁寿县境内,在他的祖上也有一则有趣的风水故事,苏洵苏老泉的祖父当时是一个出家人,号白莲道人,他有一个至交朋友叫蒋山,是当时著名的风水师,蒋山每两年遍游名山大川一次,寻龙布穴,回来后都要到白莲道人的道观中静养修行。有一天,蒋山正与白莲道人下棋,突然蒋山问道“你想得风水宝地吗?”白莲道人还没有开口,蒋山又接着说道“这次我云游回来,寻得两块风水宝地,一块地可以大富比石崇,另一块地可以大贵于天下,做到宰相,这两块地我只能送你一块,你自己选吧。”白莲道人想了一下说道“我是半路出家,家中还有儿子在读书,不想奢求什么富贵,只要子孙贤能就心满意足了”。蒋山想了想道“这两块地均不适合,不过前次在彭山县的象耳山,寻到一块佳地,会出盖世的文章秀士,我就把它献给你吧,明天一早我们就启程去看看。”白莲道人听后心中很高兴。于是,第二天天刚破晓,两个人就出发了,经过十几天的路程,来到了彭山县象耳山的风水穴位之处。此地四山环抱,来龙如大将军出阵,匹马单刀,贪狼峰起龙顶,绿油油的小树秀丽动人,明堂开阔,前面案山层层相朝,向上一支文笔秀峰,直插云端,一勾小溪水从林间曲曲而来经向上而消于左后方,站在山峰上一声轻啸,空峪震荡,声音清澈幽旋,久久在峪中回荡。穴场在山峰顶端,大背葬法的常理(在风水术语中称‘顶天穴’),穴位处略开一米来大的小窝,四面青草依依,微风悠扬,白莲道人的衣带随风漂荡,他见此景心中好不高兴,但又叹道“穴高只怕八白摇”。地师蒋山见状已知他的心意,于是蹲下身去从袋里拿出一盏油灯,用火材点燃后轻轻地放在那个穴口,虽然四面来风,但灯火纹丝不动,蒋山手指放灯之处说道“此处就是佳穴之位,一步也不能离开,葬在这里你家才能出文章盖世之士,其余地方均不能成穴,不信你就试试”。白莲道人为了稳当,就在自己认为可以立穴的地方,用油灯反复地测试,灯火均会被风吹灭,此时他才真正地叹服蒋山高超的风水之术。一年过去了,白莲道人的母去世了,他就将其葬在蒋山所点的穴位中。不久,蒋山又来到道观,并与白莲道人一起再去考证他母亲的坟墓,蒋山看后叹道“你这还有一点小的差误,我帮你纠正一下。”于是,蒋山就做起自己的法事来,并在坟头的左边添了不少土。事过几年,白莲道人的儿子苏洵就以文章出仕了,并连出了苏轼、苏辙。他们都是以诗词歌赋名振天下,在“唐宋八大家”中,仅苏家就占了三位,这个“油灯定穴”的故事,至今还流转于四川各地。
      这说明风水术在中国民间与朝廷中占有相当高的地位,在风水的诱惑与风水先生的指引下,即便是清心寡欲、淡泊名利的白莲道人也不可能无动于衷,他虽说不为子孙富贵,但求子孙贤达,而这只不过是他掩饰自己,以免被世人看轻。但他此举却为中国文坛推出了三位巨才,其贡献也是很大的。当然,除了风水的作用外,那就是三苏平时的艰苦努力与他们所赋有的特殊天分,才使他们成为傲世之才。

十、阴宅的外应:
     如果说白莲道人渴求佳穴还有一点羞答答的话,那么,蜀中士子杨巨源对于阴宅风水的追求就是肆无忌惮、迫不及待了。
    蜀中宣抚司参议杨巨源家中死了母亲,请了一位当地有名的地师,地师给他讲“在秋防原之侧的马岭关下有一吉穴,山势其险,来龙如万马奔腾,堂局似疆场布阵,穴结高山悬壁之中,犹如“壁上挂灯”,向上仓 1000 田起浪,案山远秀,左旗右鼓,葬后若在堂局之中,有兵马金鼓之声,乃为尔的吹阵之势,则提升就会很快了;如果出现交战之情,那此穴会有小差冷退之势,定然在不久有丧身之忧”。杨巨源不顾山路险阻,竟然为了富贵亲自背着母亲的尸体登山,并把母亲葬在了那个壁上挂灯的穴位中,杨巨源对这块地充满了希望,把自己兴旺发达寄托在坟茔中,幻想母亲的在天之灵能保佑他变化发迹。过了一年多,四川宣抚吴曦出师于河池,行军路经此处,就屯兵于马岭山下的明堂中,清晨士兵起来晨练,则金鼓其鸣,声传万里,巨源心里暗暗高兴,并赞叹地师之言甚准,士兵在演练的过程中,突然从旁边的树林从串来一条大蛇,伤了两名士兵,众人冲将过去一阵打杀,血溅四野,狼狈不堪,军阵也乱成一团。巨源叹息,此乃天意也。后来,吴曦举兵造反,杨巨源帅人以谋诛之,朝廷下旨封奖杨巨源,职通判资序而兼四川宣抚司参议,此人个性直爽,不惧权宦,冒犯当时的宰相安丙,安丙用计使其就犯,并派遣傅桧灭杀杨巨源于大安军城下。这正应了“此穴有小差,见血光而有丧身之祸”。
十一、奇特的巧合:
       明代有一个名叫秀才名叫舒梓溪的人,家境非常贫寒。一天夜里,北风吹拂,天气显得更加寒冷,舒秀才与妻子坐在床上,忽然听到房外有人说道“虾子脚儿峤”另外有一个人回道“状元定此宵,银环金锁锁,帘卷玉钩钩”。舒秀才与妻子听后不知何意,十分惊奇。次日大雪盖地,天地一片银白色,舒秀才正要出门去向亲戚借钱粮度日。这时,门边突然来了一位先生,身背包袱手持罗盘说道“我路经此地有点累了,想在你家休息一下”,舒秀才十分热情地接待了这位客人,并向亲戚借来钱米为其做饭做菜,风水先生见舒秀才十分恭敬,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但却热情好客,甚怜之,便问道“舒秀才你家有先人之坟吗?”舒秀才如实地将先生带到父母的坟前,先生看后说道“此地无后,更莫说富贵了”他看了看四周说道“左前方山脊上有一处佳穴,我看了好几年了至今还没有主人,不知是何人家里的土地?”舒秀才答道“是我家的”风水师说道“这真是天意啊,你就将父母之骨迁到那里去吧,我为你免费葬下”。于是,地师为他择了吉期,迁葬了坟墓。在葬完坟之后,只听地师说道“舒秀才,此地乃美女梳妆形,前有银环金锁,珠帘玉钩,两旁虾子,脚而相交,乃状员之地,位列台辅,从此不出三年你将脱离苦境,这都是你心地善良,热情厚道的结果,今后你要认真读书,不可失去善举”,舒秀才听后,心中一惊,于是想起了那夜听到的谈话,才知金环玉锁之意,心中暗喜,过了两日地师辞别而去,舒秀才潜心读书,三年后果然高中榜首,成为状元之身价。

   十二、巧得风水宝地:
      福建莆田有一位名叫柯四的人,他心地善良,忠诚厚道,时常布施,他在一小镇上开了一家米铺,聊以度日。有一次,有一位当地富翁请了一位远近闻名的风水师为其寻地,经过几个月辛苦地寻找,终于在当地的一座山上寻得一个佳穴,这位风水师就夜卧穴中,听其天意的呼唤,睡梦中见土地神呵斥于他说:“这个穴位是柯状元家的祖坟之地,你不能引他人侵入,速速迁移,否则大灾将至。”风水师把夜梦土地神之事告诉了主人,并为他们另寻了一块吉穴葬亲。事情完后,风水师就向主人打听了柯姓之家的去路,并朝柯四的米铺走去,风水师开门见山地问“柯老板家有无葬地?”柯四一听,心中一 2000 问道“先生何以知道?”风水师笑曰“土地神所示”柯四说道“我父去年去世,尚在浅土之中,没有寻到一个可以安葬父亲遗骨之地,所以还不能让他老人家入土入为安,我与家人也在忧心之中”。于是风水先生就把那块佳穴之地告诉了柯四,并为其择日迁葬,此地是一个凤凰展翅之形,两肋内有两个天然水池,而成养护荫龙之水,穴点在凤凰嘴上,左右两翼横张,峰峦起伏,前面案山成三台星之形,明堂宽阔而无明见之水放光,堂气萦绕,罗城紧敛。风水师说“此地葬后不几年就会出状元”。柯四有一儿子,名叫柯潜,聪明绝顶,幼习诗书,葬后第五年在明景泰辛未年(1451年)中状元,仕至翰林侍读,果应状元之论。
     柯四本是小户人家,并不敢奢望家里出什么状元,成为富贵之家,可是到了天意应该柯家发达之时,他不想要风水宝地,风水却找上了他。
十三、宝地不葬无福人:
      在梗阳有一位巨富叫赵上舍,为求吉穴,遍访名师,遍寻佳穴,准备迁葬父母之坟,他的一个同乡名叫罗生是一个精通风水学之人,选得一块卦好穴,名曰“九龙窝”他对朋友说:“九龙窝是一处风水宝地,但是只有大福大德之人才能享用,一般人是不能占用的”。罗生与赵上舍是姻亲,他得到这一消息后,就找罗生要这卦地,罗生说“这是一个严肃认真的事,你的福德不够,就不要去葬这块地了”又说:“如果你实在想要,你就得按照我说的去做,一是、布施三年,二是、给庙里的和尚师傅们做衣、鞋三百套,三是、收养十个无父母亲的人做干儿,并要与自己的亲生子女一样看待,方能择吉迁葬”,赵上舍马上就答应了这些要求,于是罗生就代他去看了这块风水宝地,赵上舍从此就开始布施与做衣鞋,只是收养孤儿之件事不太好办。眼看两年过去了,心中发急,赵上舍认为罗生之话不可全信,也许有什么阴谋,他就不顾罗生的劝告,强烈要求罗生将父母之骨迁葬在九龙窝的穴位中,罗生处于姻亲的关系,也无可奈何,只能摇了摇头,免强择了一个吉日迁坟,并说道:“破土打井时,勘定墓穴之人不能在现场。”于是他用罗盘消砂纳水开山立向后,就离开了现场。赵上舍与工人一道开穴破土,刚下铁锹,晴空忽然响起一声炸雷,赵上舍不顾这一异常反映继续向下挖,挖到一米左右时,挖出两个石球,色彩如画,成紫红色滑腻湿润之感,他好奇之下,就收起了石球,葬下父母之骨骸之后,并把石球拿回了家里,回家后石球一天天变得干枯而且坚硬起来,在七天后,家中陡遭变故,赵上舍和儿子在楼上睡觉,天上下着大雨,而雷声不绝,突然一道闪电穿房而入,一下就劈死了父子两人,其妻子睡在楼下也被楼塌下来压死,家宅被火烧尽,邻居们目睹此状,而没有办法去营救,大雨之后,族人将赵上舍的父母之坟迁回原处安葬,把两个石球又放回了原处,并重新掩埋好。罗生也心理不安,他每逢打雷之时都心理惊慌,到处躲藏。过了很久才略为好转。
      这个故事说明赵上舍是一个无福之人,地师罗生为其安排了修德章程,自己不遵照上面去修德,而强占九龙窝佳穴,结果不仅是自己为此而送命,还连累了妻儿,就连姻亲风水师罗生也受天律之惊吓,真是害人害己啊!
            
十四、孟母三移:
     《孟母三移》为孟子的母亲择邻的故事,这个故事响誉大江南北,可以说是她望子成龙的一个主要的行为,她为了教导孟子走上正路,好好学习,为其尽可能地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与条件。由于这个故事太过鲜明突出,所以人们很自然地把它与教子联系在一起。的确,孟母择邻的直接目的和“断机杼”一样,都是要引导孟子走上正路。但是孟母这中间还有另一层意义,那就是她意识到生存环境与人生道路的关系,还有就是风水的作用。
     在孟子小的时候他家居住在距墓地不远的地方,房旁就有不少坟墓,有时看见他人挖穴筑墓之类的事情,由于孟子还是一个顽童,见他人挖穴筑墓感到好奇好玩,他就很高兴地做起这样的游戏,“游戏为墓间之事,踊跃筑理。”应该说孟子这样做是少儿爱模仿的表现,并不意味着将来要成为一个帮人挖穴筑基之人。可是,孟母却从中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认为这样一种生存环境不利于孟子的成长,于是就搬离了这个地方,在靠近集市的地方住了下来,谁知道孟子玩耍时,又模仿起商贾来,做一个买卖人的游戏。孟母见状决定再次搬家,搬到离学校很近的地方居住下来,尔后孟子又模仿起学校的教师来,礼义周全的样子,在家里摆设礼器,进退很合礼节,孟母这才放心下来,“此地真可以居吾子也”,于是就在学宫旁长期居住下来了。这只是她对生存环境的认识,并了解到人与环境的重要性,无论是对于儿童时的孟子,还是对成人均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此我们先不讨论风水,首先是居住环境的设置,在古时人们还比较落后,无外乎农村的贫穷与农活,集市的小型卖买生意人,四方游子之类等,不象今日灯红酒绿的现代文明,世面上形形色色,就连家中的电视、电脑等,都对小孩子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大凡也有不少的父母为小孩的成长付出更多的选择,但都难以逃脱繁杂的瘴气,所以居住环境的选择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它可以尽量减少负面的影响力,这不谨对小孩的成长有益,而且对于工作忙碌的成人也有很大的好处,当然这中间还有一层不可忽视的风水助益作用,我想做为父母之人是应该考虑到这点的。
十五、弃地葬坟:
     在风水学中大抵分为三类,一曰:形家,二曰:法家,三曰:择家。形家是一种单独的派别,他们认为风水最重要的就是地理形势,只要地理形势好,随时葬下都能发达,没有什么罗盘理气之说,更谈不上三合、玄空之类的理论方法了。法家则是另一种派别,他们推崇形势与理气结合,这中间又分为三合派、玄空派、辅星派、易盘派等,都是在形势的基础上,再进行消砂纳水,收山出煞的,他们认为即使地理形势上等,而不得天时地利的埋葬与弃尸无疑,形势好固然好而理气不合,吉地凶葬等。择家多是以选择为主的派别,他们认为亡人之命与坐山,并与后人的八字最为重要,只要地理形势过得去,只要选择了吉利的时空,就能得到吉应。风水学发展到现在虽然还没有大成,但地师们都在加强三家的理论修为,只是个人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在福建莆田南寺附近有一处坟地,四山环绕,来龙强大有力,左右迎送,开帐过峡,三分三合,来龙曲曲而至并向后回头,而成顾祖之象,水城玉带之形,案山三台秀峰,前列一字横案,青龙回盼,白虎低头内收,并有牙笏,堂局宽大端正,八国紧锁而不透风,按形势派理论,此地可出宰相,无论何人、何时葬在此地,都会有此应验,可是,此地由当地一富家所葬祖坟,但葬后二十年间,其家子孙不但书香蹭蹬,而且害眼疾,有很多人都失明了。一天有一位陕西的老道云游至此,富家聘其地师为其观坟,地师说 6b74 就是这所祖坟对你家的影响,所以出瞎眼之人,你赶快迁走它,方能平安”,富商听后,就叫地师为其择地迁坟,于是地师在青龙砂上找到一处吉穴,迁葬了富家之坟,说也奇怪,富家迁坟不到一年,其家的之人不仅不再患眼疾,而且得过眼疾之人竟然都全愈了,富家感恩不矣。当地有一个穷书生名叫陈俊卿,无资购地葬父,于是就请这位地师为他在富家迁走后的旧穴中安葬了父亲,几年之后,陈俊卿家不但没有招祸,而且他还考上了状元,后来还仕至宰相。
     这里面有几种说法,一是富家无福享受这一个佳穴,二是富家葬坟时不合理气的三元九运,而成吉地凶葬,三是陈俊卿是有大福之人或是天上星宿下凡,就算是他人葬下的坟地,也会让出来给他安葬父亲,四是富家以前所请的地师水平不高或只重形势,所以葬后才出瞎子,五是地势穴位不和富家的八字、所选择的日子不吉等等。不过无论是处女地或旧地只要形势与理气相合,无论是什么人安葬,均应有吉应,吉应的大小,就得看主家的八字,也叫福德吧。

     十六、明成祖朱棣迁都:
     风水术向来被认为是帝王之术,上自帝亲修坟建都,下至百姓修房造宅,无不向往能得一卦佳地。对于建都立国更讲天星之正运,素有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而运帝车布九星,越二十八宿得天地之灵气,而气息周游,紫微垣乃天上星辰三垣之首,以象征帝宫天子之居所,太微垣以象征三公六部九卿,天市垣以象征十二封国之疆域,在此三垣用事之中,某一星垣的缺陷则代表何时会有凶应,以乃中国古人仰观俯察的智慧结晶,以《河洛》对待的“天人合一”之理而喻人生万物,没有不应验之处。
    在的南京,曾受到过诸葛帝的称赞:“钟山龙盘,石头虎踞,上映紫微之垣,此帝王之宅也。”明文渊阁大学士杨荣认为“天下山川,形势雄伟壮丽,格局宽阔,九星齐拱,万斗相映而成辉,可以为京都者,莫逾金陵。”正因为南京有如此的地形,历来建都者众。元末朱元璋起兵时,谋士冯国用建议:“金陵,帝王之都,先拨之以为根本。”朱元璋取得天下后,定鼎南京,下令军师刘基选择佳此修建皇宫。刘伯温奉旨勘察吉地,他来到钟山,四方游历仔细丈量,认真地选好了宫殿的最佳位置,并埋置木桩作为标记,然后回宫向朱元璋汇报,朱元璋听后非常高兴,回到皇宫后他就把刘伯温选址修宫之事告诉了高皇后,高皇后道:“陛下是天子,整个天下都是你的,选定宫殿这样的事,为何还要听刘伯温的呢?”朱元璋听了高后之话,觉得有理,就连夜上了钟山,偷偷地将刘伯温定位的木桩挪了个地方。第二天一早,先元璋命刘伯温陪他去选定的吉地看一看,于是来到了钟山,刘伯温见他所埋木桩已经被人挪动,心中明白是怎么回事,而不敢再强行移过来,顺便说了一句:“这个地方固然也是地,只是后代不免争斗并有迁都之忧。”朱元璋听后没有理会。在朱元璋死后,果然出现了明成祖朱棣强夺建文帝之位,并迁都北京。
     北京自元代定都之时起,就被称为帝王之都,在金元之际元世祖忽必烈就得一有识之士羁突鲁的指点,而知北京乃建都之佳地,有“幽燕之地,>>>>,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天子居中,以受四方朝拜”之形,而且应以“幽燕”之燕命名,方能夺得天下,而成万世之基业。忽必烈即位后定都大燕,更名大都,忽必烈念念不忘羁突鲁的功劳,并说:“朕此以临天下,羁突鲁之功也”可以想象风水术在当时的影响是多么的大。明成祖朱棣把建文帝赶下台后,他的一帮谋僚上疏劝他定都北京:“伏惟北京,圣上龙兴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俯视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势,足以控制四夷天下,乃为成地万世之都”。朱棣听信了谋士之话,于是就迁都北京了。
十七、朱元璋选陵墓风水:
     明太祖朱元璋是封建帝王中比较重视风水的一个,他不仅很重视皇宫都城的选择,而令刘伯温选择修建宫殿位置最佳位置,并命刑部痛捶牛首山,凿孔穿锁,使其形势向内朝拱护卫,并看中了钟山的阴宅风水,要把陵墓修建在那里。一次他邀刘伯温一同上钟山选择葬地佳穴,经过多日的艰苦奔波,也没有找到如意的葬地,一天,他正走累之后,就随地坐在一个僧人的墓冢上稍息片刻,随急便问刘伯温道:“你看吉穴在什么地方?何时能够寻到?”刘伯温笑而答道:“陛下坐下之地就是龙穴的正位。”朱元璋一听大吃一惊,急忙站起来说道:“这下面己经躺了一个老僧,你看怎么办?”刘伯温说:“按照礼节,将他迁到另外一个地方就行了”,朱元璋一听心中很不高兴,说道:“普天之下的土地都是朕的,朕要用这个地方,为何还要用这些繁文缛节,以礼相待呢?”于是,朱元璋就命人动手挖掘僧人之墓,挖开后,里面有两个瓮,一上一下合在一起,瓮盖上刻有两行大字“XXX年有朱姓掘吾之坟,虽是正主,亦应以礼迁之”,打开上面的瓮,只见老僧栩栩如生,耳长垂至其膝,指甲出奇地长,盘旋绕遍全身,眉毛头发白长闪亮,僧人盘膝而坐,众人无不惊骇,谁都不敢向前。这时,朱元璋才相信刘伯温之话,并设坛拜祭,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僧人移葬在五里之外的山头上。朱元璋就在此处修建了陵墓,命名为明孝陵。明朝皇帝除葬在南京钟山的朱元璋与下落不明的建文帝外,其他的皇帝均在由明成祖朱棣所选定的天寿山修筑陵墓,他们都请过精通风水术的大师们就其选定穴地。比如明世宗朱厚骢的陵墓“永陵”就是由浙江永嘉一位姓骆的地理明师为其选定的,骆大师也因此被提封为“太常少卿”。
       关于皇陵的葬法、设计与风水术的原理,在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王其享先生所著的《风水理论研究》一书中有仔细的介绍。
十八、都城风水。
     皇家风水不仅表现在家宅的先茔上,而且鲜明地表现在都城的选择上。古代帝王选建都城,不仅重视形势,而且非常重视理气。每一处古都和选择,风水先生都将踏破铁鞋,从风水角度,对其地理形势进行严格的考察,而且还保存着风水阐述。洛阳是九朝古都,位居天下之中,山河拱戴,形势秀丽而甲天下。北宋李思聪《堪舆杂著》在论及洛阳风水形势时说道“洛阳,即今之河南府也,从嵩山来龙过石峡而北去,脱变作冈龙入首,后分一枝,而结北邙山托于后,山虽不高,蜒蜿而长顿。起首阳山远映下首,至巩县而止于黄河之中,嵩山抽中干而起皇陵山,分出一枝而至黑石山为水口,中扩为堂局,而四山紧拱,前峰秀峙,伊洛缠涧,汇于前龙之右界水也。稠桑弘农,好阳诸涧,乃左界水也,流入黄河,绕于北邙之后。洛阳悠扬至巩县而与黄河合,在大聚会也。”传说隋炀帝有一次登上邙山,观赏伊阙,对随从诸臣说:“这不是龙门吗?为何自古以来不在这里建都?”仆射苏威很会讨好皇上,说道:“古人不是不知,只是要等陛下在此建都。”隋炀帝听了很高兴,就决定在洛阳建都了。
     曾为吴越和南宋都城的杭州,据说亦得风水之利。宋岳珂《程史》记天目山之逸事云:“行都之山,綮自天目,清淑扶兴之气,储精发祥。钱氏世臣中国,不欲其语之闻,因而起末句三字‘异姓王’。建炎元年之灾,六龙南巡,四朝奠都,帝王之真于是乎验”天目山在杭州西北,一向被认为是杭州地脉的发源地,“”杭州地脉,发自天目,群山飞翥,驻于钱塘。江湖夹挹之间,山停水聚,元气融结......南跨吴山,北兜武林,做带长江,右临湖曲,所以全形势而周脉络,钟灵秀于其中”之说。就山川形胜而论,杭州也的确是一个好地方,它面临钱塘江,东北有大运河与钱塘江交汇,西北是山势雄伟的天目山,市弈是山停水聚,湖光山色,临山傍水,风景如画。难怪南宋皇帝定都杭州(当时称为临安)之后,乐不思蜀,不思恢复。
    历代帝王重视风水,既注重都城的选择,又注重陵墓,它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的陵墓。秦王赢政既扫平六合,同一天下,以为自己德兼三王,功过五帝,逐自号始皇帝,幻想他的饿子孙世世代代为皇帝,传至万世不衰。出于同样的目的,秦始皇即位之初,就令术士选择佳地,为自己修陵墓。《史记—秦始皇本纪》这样写道:“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旨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观、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肯地理。以人鱼膏位烛,度不灭者久之。”陵墓修好之后,秦始皇将七十万生灵奚数埋葬在陵墓中。然而,历史不会按照某一个人的意志运行。秦始皇死后仅二十年,就烽烟四起,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十五年之后就土崩瓦解,灰飞烟灭了。这里也可说明另外一个问题,秦始皇焚书坑儒与破坏孔子的坟墓的风水,或许他这种行为就违背了天意,所以天要灭他,而至使他的风水师或阿谀奉承之人在他的坟墓风水以及破坏孔子坟墓的风水,在理法上刚好相反,所以孔学盛行,而自己破败。这也许冥冥中真有神灵。
(注:秦始皇在知道孔子的坟墓葬在山东曲阜,就派人去破坏风水,在前面挖了一条河流,以断龙脉之气。没有想到他刚好挖反了,不但没有挖断孔子的龙脉,反而在前面挖出一条金城界水,龙气遇界水而止,从此孔子的学问闻名天下,而且后代人才辈出,富贵久远。)
  
十九.满清皇室风水:
  清朝皇帝虽非汉人,但亦信风水之说,选择陵寝很有讲究。传说清顺治皇帝至遵化县马兰峪昌瑞山狩猎,见次山王气葱郁,说:“次山王气葱郁,可为朕的寿宫。”他取下大拇指上戴的扳指,向空中抛去,对随从侍臣说:“扳指落处,必是佳穴,可以作为这朕的寿宫。”顺治皇帝死后,就葬在他掷扳指选定的地方,是为清孝陵。关于清孝陵所处的地理形势,《大清一统志》是这样描述的:“山脉自太行委拖而来,重岗叠阜,风翥龙蟠,一峰柱笏,状如华盖。前有金星峰,后有风水峪,诸山耸峙环抱。左有鲶鱼关,马兰峪尽西朝,俨然左铺;右有宽佃峪,黄花山皆东向,俨然右弼。千山万叠,回环朝拱。左右两水,风流夹绕,俱汇于龙虎峪。”孝陵位于昌瑞山庄主峰南麓,三面换山,陵前是开阔的平原,左右有景陵、裕陵、定陵、惠陵及许多后妃陵、公主陵,形成了清东陵的整体规模。河北易县泰宁山,还有一处清代的陵墓群—-—-清西陵。清西陵起有紫荆关,南临易水,东南是燕国下都遗址。清西陵始自雍正,雍正即位之处曾选顶东陵九凤朝阳山为寿宫,后经风水术土勘察以为九凤朝阳山: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又带砂石,实不可用,“于是选顶远离东陵的易线永宁山太平峪为寝宫。怡亲王等人奏称,起陵乾隆聚秀,阴阳回合,龙穴砂水,无美不手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显然是兼取形势派和理气派之所长。怡亲王等人的话深深打动了雍正皇帝,但因新寝宫远离祖宗,雍正皇帝不愿担”背祖“之讥。逐令大臣商议。大臣哪里会不明白雍正皇帝的真实意图?于是,清西陵就这样定下来。乾隆即位,有父子不葬一地制。乾隆死葬东陵,嘉庆皇帝遵循旧制,葬于西陵,于是清代便有了东陵、西陵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