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途中趣谈 > 长征途中沉默寡言的林彪为何高声批评毛泽东?(2)

长征途中沉默寡言的林彪为何高声批评毛泽东?(2)

来源:网络转载 2015-11-06 10:36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毛泽东和张闻天(左一)在一起(资料图)


毛泽东和张闻天(左一)在一起(资料图)

    毛泽东虽然在军事上靠边站了,毕竟未遭厄运,在那个“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年代,实为不易。究其原因,是莫斯科发挥了关键作用。莫斯科曾经来电,严厉禁止对毛泽东采取任何组织措施,只能运用“同志式的影响”。自毛上井冈山后,“工农武装割据”的做法就越来越为莫斯科重视。他的名字和事迹,被莫斯科反复提及。莫斯科甚至不止一次地提醒中共中央,“中国需要像毛泽东这样的人才”。1933年底在酝酿中共六届五中全会政治局人选时,博古原本想将毛的政治局候补委员一职拿掉,没想到最后经莫斯科圈定的名单里,毛泽东的名字不仅赫然在列,而且还被提升为政治局仅有的九位正式委员之一。有了这样的支持,毛泽东才得以在近两年的无所事事中,平安地等待自己的机会。

     长征路上的曲折

    1934年,蒋介石以五十万优势兵力,对中央苏区发起了第五次“围剿”。中央红军在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指挥下连续失利,被迫长征。湘江血战后,红军由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党内军内一片怨言。

    毛泽东此时已得到了张闻天、王稼祥的支持,他们查阅了博古、李德保存的共产国际有关来电,欣喜地发现莫斯科的不少指示竟与毛泽东的想法不谋而合。有了这个,再加上军事指挥上的严重失败,他们在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上,一举扳倒了“左”倾中央,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中央总的责任,周恩来负责军事,毛泽东被选为政治局常委,做“恩来同志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毛泽东会后对妻子贺子珍说:“我现在有发言权了。”的确,在张闻天和周恩来支持下,他的“发言权”越来越大了。

    然而,重掌兵权的毛泽东并非一帆风顺,遵义会议后他指挥的第一仗土城之战,就因轻敌而失利,被迫西渡赤水;后回师再战遵义,虽进攻桐梓、娄山关得手,但却伤亡惨重,仅红三军团损失就几达三分之二;接下来,毛泽东反对林彪、聂荣臻、朱德等进攻打鼓新场(今金沙县城)黔军一个师的意见,坚持以主力去攻打距其四十公里处的鲁班场,希望再打个大胜仗,但那里却驻有国民党中央军三个主力师,工坚地利,以逸待劳,中央红军虽集全力攻坚,依然惨败,只得再次西渡赤水河。

    几次三番行动难以达到目的,还有大批伤亡,人们对毛泽东军事指挥上的不满和非议在增加。彭德怀向中革军委报告,“鲁班场的战役原则上不应打”。[ 王焰主编:《彭德怀年谱》,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页。]博古说:“看起来,狭隘经验论者指挥也不成。”[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四渡赤水结束后,平素沉默寡言的林彪,竟然高声批评:“像他(指毛)这样领导指挥还行?!”[ 周均伦主编:《聂荣臻年谱》上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页。]

    批评浪潮滚滚而来,张闻天出面,在1935年5月12日的云南会理会议上,严厉批评了部分干部要求撤换毛泽东的主张,并迫使这些干部做了检讨。毛泽东总算熬过了这段被他称为“急风暴雨”的时期,迎来了6月中旬与红四方面军在川西北的会师。可是,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却坚持南下。毛泽东又成功劝说张闻天同意,不顾分裂之危险,率中央红军单独北上,胜利到达陕北苏区,使其在党内和军内的威信迅速升高。

    在莫斯科心中的地位

    自中央苏区沦陷,莫斯科直到1936年7月才与陕北的中共中央首次恢复电讯联系,但并非对中共的情况一无所知。1935年10月,陈云、潘汉年已秘密抵达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了遵义会议的经过。但在莫斯科看来,也许由毛泽东而不是张闻天去领导中共,更合他们的心意。在1935年7月的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的名字已经被破天荒地排在了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共产国际名誉主席台尔曼的后面[ 《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1935年7月25日-8月20日),载《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第二辑,第351、411页。],是唯一享此殊荣的中共领导人,《真理报》则将毛称为“中国人民传奇式的领袖”。即便了解了遵义会议的人事变动后,莫斯科也未转而去宣传张闻天。

    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的王明,当然清楚上述情况,但他毕竟曾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做惯了莫斯科的代言人,内心并不真心认同毛的领袖地位。因此在1937年11月29日与康生、陈云等返回延安后,王明挟传达国际新的统战策略之势,很快就以驻武汉的中共代表团为依托,与延安的中共中央书记处分庭抗礼,由于在武汉的政治局委员数经常超过延安,王明甚至提出延安的中央书记处不具合法性。

    王明的所作所为,毛泽东当然不满,后来干脆说此时“中央已名存实亡”。1938年9月,从莫斯科归来的王稼祥传达了季米特洛夫的指示,要求中共“在毛泽东为首的领导下”,造成“亲密团结的空气”。毛泽东的领袖地位才在10月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得以确立,连王明也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今后要像众星拱月那样拱卫在毛泽东同志的周围。

    成为真正的领袖

    毛泽东取得领袖地位后,工作可谓得心应手,中共军队到1940年已达五十万人,并拥有广大的敌后根据地。对于莫斯科事事以本国利益为中心的指令,毛泽东渐生怀疑。然而,中共在组织系统上仍旧是共产国际的下级支部,且有相当一批主要领导人都曾留苏学习,对共产国际言听计从,这既是信仰,也是习惯。因此,莫斯科完全能用组织手段,颠覆毛尚不十分稳固的领袖地位,毕竟,此时张闻天依然是名义上的“负总责”。必须消除莫斯科在中共党内的影响,走独立发展之路,这成了一切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