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美食 > 家常菜 > 厨房指南:做外国菜时的味道如何把握

厨房指南:做外国菜时的味道如何把握

来源:网络转载 2016-04-24 21:32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NANA原创,转载请注明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吃国外料理,觉得更有情调也更有新鲜感,还有的人是喜欢那样的味道觉得吃腻了中餐换换口味也挺好。而节假日的时候各种料理餐厅更是成为了应景增添生活乐趣的首选,不管是洋快餐还是正规的特色餐厅总能见到大快朵颐的人们。有一些人渐渐产生了在家里试着做做看的想法,有的是因为好奇,也有的是因为外面吃太贵出于节省考虑。 不管是哪种动机促使你看是自己尝试外国菜的制作,相信调味这一块一定让你头疼和抓瞎,就此问题我写成此文

 

我不是厨师,只是在家里做的各式料理比较多所以更有经验罢了。初涉外国料理的人应该看看此文,算是一种初级扫盲吧。我写到哪算哪,随时有想起来的随时补充。当然你要是说你还是更喜欢中餐,什么都想按中餐的感觉来或者是想做中西合璧的那本文真的帮不了你

 

为了方便理解,首先,咱们把全世界的料理味型按两极划分,分成重口味和轻口味,就像咱们国家的南方北方的口味差别。重口味的国家有美国、匈牙利、北欧、中东地区、新加坡、印度、墨西哥等,这些国家的料理在制作时根据其特点只要把味道调得浓厚一些就行。

 

而咱们常见的西餐大多数属于地中海料理,那边的口味则属于清淡型,包括法国、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当然西班牙菜属于其中比较重口的,但也没有上述那些真正重口味国家那么夸张。

 

在做地中海料理的时候需要记住几种特定的调味品:橄榄油、胡椒、柠檬、各种香草、渍橄榄、水瓜柳、西红柿、奶酪、洋葱和蒜等。从这些调味品上就可以看得出地中海特色和那些料理的基本口味,清淡,偏向食材的本味。做这些菜的时候有一个判断标准,最后的成品你吃的时候每种食材都能吃出自己本身的味道,比如豆子是豆子味,鱼是鱼味,蔬菜是蔬菜味,除此之外只有淡淡的咸味和胡椒味或者奶香,香草的使用也不足以盖过食材自身的原味,把握好这个原则就可以了

 

而重口味国家的调味料在地中海调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几种,分别是:红椒粉、黄油、香肠、各种香料、咖喱、椰浆、奶油等。一看就知道是比较厚重的,所以调味上也要重一些,这些料理讲求的是符合味,比如蔬菜和肉炖在一起,肉中会有蔬菜味,菜里也有肉汁的味道。所有食材的味道混合得很好,这是这些地区料理的特色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是游走在重口味和轻口味之间的,比如泰国和马来西亚菜,这两个国家的料理不能说味道重,但确实也不算清淡。面对这样的情况你只需要掌握每个国家的基本味型即可,比如泰国是酸辣,就像咱国家的云南地区一样,鱼露、青柠檬、椰浆和咖喱必不可少。马来西亚因为融合了多国料理的特色所以兼而有之,但主要味道还是柠檬草和各种水果、咖喱,口味上偏酸甜一些

 

总而言之呢,只要你掌握了每个地区或国家的料理味道基本走向你做出来的就不会太跑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你去餐厅吃一次,只看我这么说你可能印象不深或者不好理解,但如果你亲自尝过了就会记得住。有的时候花点钱也是必要的,像作者我就是,想做那个国家的菜就先去吃一次,点它三四道,主要是尝味道,吃还在其次。尝好了之后去市场找调料回家做,以后就不用再去餐馆吃了。

 

不要觉得做外国菜看着很高大上是不是会很难啊,告诉你其实最难做的是中国菜,只要你能独立炒盘菜出来那就不会有问题。唯一要注意的就是特色的调味品,想做地道的还是买点比较好,尤其是像我这样经常做来吃的,如果你只是脑袋一热做一次那可以不买做成中西合璧的,不然浪费钱

 

最后要提醒一下看文的伙伴们,外国菜不是谁都吃得惯的,即便是咱们最常见的意面也一样。所以自己在没有把握能吃顺口之前还是别尝试在家里做,以免浪费。我时不时会看见有的人在网络上吐槽说国外的这不好吃那不好吃还是中餐好吃之类的,其实这不是人家菜的问题,而是你的口条只能接受中餐!老外也可以说中餐不好吃还是本国的好吃,一个道理,拜托别拿自己的无知当个性,免得招人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