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美食 > 精选菜 > 吃的就是“鲜”

吃的就是“鲜”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4-30 02:54 编辑: 网络 查看:

 

    在“麦苗青青菜花儿黄”的时节,跟着画家陈鹤良兄弟来到他们的故乡——浙江宁海,观礼一代宗师潘天寿诞生110周年纪念活动。想想和吴昌硕、齐白石、林风眠等在同一高度的画坛大师,一生坎坷,备受折磨,真令人扼腕叹息。但珍珠的光辉无论如何是掩盖不住的。大师如今受到民众如此推崇、爱戴,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去宁海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领略天然温泉的风采。那天下榻南苑饭店,晚上露天泡温泉。虽说已入春,却是“乍暖还寒时节”,头上冷风溲溲,身下却温暖如春,肩膀受不住风寒,可以沉下去浸一浸,这是何等惬意的事!妙的是泡温泉之前,还饱餐了一顿山珍海味的宴席。菌菇汤,野猪肉,蛎黄,“黄三”(黄鱼的“弟弟”),还有当地特产“席饼筒”、米粉,真好吃。陈家兄弟,还将我带到三门,那可是属于台州市的一个县。去三门是去看一家黄酒公司——善好酒业。老板吴善好,将黄酒厂做成中国单体最大的黄酒厂,年产黄酒5万吨。而且是高档的清爽型酒。我们在“炊饭间”尝到了做酒的糯米饭,好吃极了。还去看了一个水库,将山泉水在此充分沉淀后,去除重金属,而后再酿酒,酒味更好,对人更有益。此外酒曲也好。如此米好,水好,曲好,这酒岂会不好?随后又在海边吃了一顿全海鲜,许多贝类、鱼类,以及虾、蟹等等(三门还是青蟹之乡,每年有“青蟹节”)。想不到还吃了海里的河豚鱼。河豚从海里廻游到长江产卵,在此被捕捞。而此时又“正是河豚欲上时”呢!一顿海鲜,一顿山珍,佳肴在肚子里“龙虎斗”,却毫无病痛,真是绝顶奇妙的享受。并得寸进尺发出“最好常常吃”的感慨。

    回到上海不到一周,便接到鹤良的电话:“食神快来——上海也有宁海美食!”随着口水在嘴里翻腾,我驱车来到上海西北隅的梅川路真北路口,按图索骥,在“麦德龙”的附近、“百安居”的对面,找到了“明港海鲜大酒店”,在三楼的“贵宾111室”让味蕾又着实地兴奋了一回。

   

点菜区

    宁海县地处浙东沿海,在宁波和台州当中,晋代设县,受河姆渡文化影响较深。    明初,宁海人方孝儒曾任建文帝的老师。朱棣起兵后,攻陷南京,方孝儒不肯降从。朱棣令他起草登极诏书,不从。朱棣说:难道你不怕灭九族?方孝儒大义凛然说:即便灭十族又何妨?结果真被灭了十族。现代的柔石作为“左联”七烈士之一,慷慨就义于龙华。鲁迅曾感慨,方孝儒和柔石都是宁海人,即台州人,真有点台州人的“倔”。古贤今烈,人杰地灵。以至“鲜咸合一”的佳肴中依稀有一丝阳刚的元素。

    我在明港海鲜大酒店找不到整本的菜谱,点菜就到鱼缸边。陈家兄弟点菜高手,不一会菜就上桌,大家小酌起来,喝的也是浙东名酿“善好”酒。冷菜清清爽爽几个:糖醋豇豆、糖金橘、刺身三文鱼、青瓜海蜇、前童香干。除了刺身,其余全是宁波风味。特别是香干,是宁海县前童镇特产,系500m以上高山早豆,用浙东大峡谷一级饮用水,加上传统工艺做成,香滑细韧、结实耐嚼,回味无穷。相传以普陀山为道场的观音菩萨路过这里,见百姓生活艰苦,就化为村姑,教他们用满山遍野的早豆磨成豆浆,点成豆腐。前童还有老豆腐和空心腐,并称“前童三宝”。果然,热菜中还有膧骨酸菜老豆腐,白、嫩、滑、鲜、香,真好吃!还有臭豆腐炒芦蒿,这臭豆腐其实就是宁海人所说的“空心腐”,发酵之后,闻闻臭,吃吃香,油里一炸,色泽金黄,中空外结。豆腐就这么好吃,海鲜更是精彩。葱油泥螺就是新鲜黄泥螺用葱油炒吃。个头不大,但毫无泥沙,而且鲜得没法形容。苔菜虾潺,就是豆腐鱼(学名“龙头鱼”,“龙头烤”的鲜鱼)用苔菜糊了炸脆,咬开脆皮,入口即化。铁板蛏子,原汁原味的蛏子,干香满口。另有用“倒笃”煮的,咸菜的鲜和蛏子的鲜咸鲜互补,十分入味。清蒸野生小黄鱼,非常正宗,非常新鲜。

野生黄鱼

    蛋奶敲虾羹,用蛋奶来烩敲虾(活虾去头,虾身敲扁,保留“凤尾”)口味咸鲜,滑润,宁波菜中有一点台州菜、温州菜的做法。生焗鲨鱼扣,将鲨鱼扣(鱼肚上连着鱼身那一点点脆脆的部分)用生焗的方法烹制,酱香浓郁。鲍汁鱼肚,黄鱼肚(最好的鱼肚)用鲍汁来烩,齿感、舌感俱佳。东星斑翅汤,以鸡汤、火腿汤来涮东星斑,只能感慨“太奢侈了”。雪菜春笋汤,“鲜鲜联手”,结果是更鲜。点心拼盘,有五、六种色、香、味都不同的糕点。我喜欢其中的“宁海萝卜团”,糯米粉包了萝卜馅,一口咬下去,小时候妈妈的口味回来了,不觉两行清泪流下。宁海菜,海鲜菜,吃的就是“鲜”!

竹筒蛏子   

    上海现有四万多家馆子,而亏损的就占三万多家。另有五千家持平(保本),只有三千家赢利。许多业主以为此行没多大含金量,准入门槛低,拼命涌入,进门才知已经“套牢”,惨淡经营之下,只好关门大吉,再换一家不怕死的进来,如此苦店,唤作“开关店”。他们就不知,正确定位,正确选址,而且正确选择招牌菜的重要。聪明老板,如“明港”董事长陈国宝,将家乡特色拿来,精心烹制,以飨食客,一炮打响,岂是偶然“碰”上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