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美食 > 食材 > 白参菌研究进展

白参菌研究进展

来源:网络转载 2015-12-05 03:41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目录

 
一、摘要、关键词........................................................(1)
二、正文
1、白参菌的生物学特性....................................................(1)
1、 生态习性、生活条件....................................................(1)
2、 白参菌营养成分........................................................(2)
3、 栽培状况及食药用价值..................................................(3)
4、 人工驯化栽培..........................................................(4)
5、 研究热点和发展前景....................................................(5)
 
 
 

\


 
  

白 参 菌 研 究 进 展

 

 
摘要:白参菌是一种珍稀食药兼用的大型真菌。本文对白参菌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生活条件等概述的基础上,对白参菌营养成分及栽培状况、食药用价值、人工驯化栽培以及研究热点和发展前景等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为今后更好地研究和开发白参菌提供参考。
关键词:白参菌;营养成分;应用价值;驯化栽培;发展前景
 


白参菌(Schizophyllum commune Fr.)别名树花、裂褶菌、白花、八担柴、鸡毛菌子、鸡冠菌等,是一种食药兼用的大型真菌,因其质嫩味美,有特殊的浓郁香味,性平,它的食用、药用价值已经得到人们广泛的认可,经常食用白参菌可以防治神经衰弱、清肝明目、健胃润肺、抗癌、美容、抗炎症等。白参菌是云南的一种野生食用菌,采食白参菌的历史悠久,现在白参菌作为一种高档食用菌在餐桌上非常走俏,并有产品出口,人们对白参菌的形态、交配特性和生活史早就有了系统研究【1】。目前,[国内研究重点集中在白参菌多糖的提取、菌丝的深层发酵和药用价值以及食品开发等领域;国外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白参菌的抗癌生理活性物质和优良菌株选育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2】,这为开发以白参菌为主要原料的食用菌保健食品和发酵饮料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野生白参菌的采摘季节受限,数量较少,使白参菌的开发受到极大的限制,为今后更好地研究和开发这一珍稀食药兼用菌,故本文对白参菌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分类地位、营养成分及栽培状况、开发应用现状及前景并对其食药用价值、人工驯化、病虫害防治以及白参菌多糖等诸方面进行了综述。
1 白参菌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白参菌菌丝体白色,绒毛状,气生菌丝较旺。菌丝粗细不均,直径1.25~7.5μm。野生白参菌子实体较小,簇生或群生,形似菊花,菌盖宽0.6到4.2厘米,菌肉薄,质韧,白色至灰白色或褐肉色,上有绒毛,扇形或肾形,具多裂瓣。菌褶窄,从基部辐射而出,柄短或无。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棍棒状,5~5.5μm×2~2.5μm。
1.2   分类地位
    传统菌物分类是依据其形态、解剖及在显微镜下的结构特征进行的,但当某些物种具有“过渡的、不确定”的性状时,由于分类学家考虑的角度不同,往往会在分类学上出现不同的假设。目前,分类学家普遍认为白参菌隶属于菌物界(Fungi)、真菌门(Eumycota)、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裂褶菌科(Schizophyllaceae)、裂褶菌属(Schizophyllum)。有的分类学者认为应将之归属于非褶菌目【3】。
1.3  白参菌生态及地理分布
白参菌属于白腐菌,春至秋季的雨后多野生于栎、槠、栲等阔叶树及针叶树的枯枝倒木上,有的也发生在枯死的禾本科植物、竹类或野草上,亦能在活树上生长,群生。白参菌是段木栽培香菇、木耳等木腐菌生产中的常见“杂菌”,在食用菌制种及栽培时也有发生。
    裂褶菌属已经发现的共有3个种,其中白参菌广布于世界各地,特别是在热带、亚热带杂木林下常可找到它的踪迹。中国各省区均有分布,主要产自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山东、江苏、内蒙古、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北、河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甘肃、西藏、四川、贵州、海南等省。但云南产的白参菌,气香味鲜,似“干巴菌”风味,故称之裂褶菌。
1.4  生活条件
    在白参菌的生育中,最重要的营养有C源、N源等;环境因素有温度、湿度、水分、光线、空气以及酸碱度等条件。
1.4.1 营养特性
白参菌属木质腐生菌类,分解木质素和纤维素的能力较强。在自然条件下,能在许多阔叶树和倒木或树桩上生长。目前人工栽培中除利用适生树种如栎、槠、栲等阔叶树木屑外,还可利用农副产品下脚料中的棉籽壳、废棉渣、稻草、麦草、甘蔗渣等农作物秸秆作为培养料。同时还需添加适量麦麸或米糠等辅料以及微量矿物质元素。陈文强等【4】研究结果表明,白参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最适碳氮比是40:1。
1.4.2 环境条件
白参菌属于中高温型菌类,人工驯化栽培表明,孢子萌发最适温度21~26℃,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8-32℃,最适温度为23~26℃;子实体分化和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8~22℃。培养基含水量以60%左右为宜,子实体生长期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90%左右。白参菌属于喜光好氧气真菌,出菇期间栽培棚内要求空气新鲜和一定的光照,但光线过强会使菇体颜色变褐、品质差。菌丝喜微酸性环境,最适pH值5~6,子实体生长最适pH值4~5。
2  白参菌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组成
2.1 白参菌子实体中的无机元素
朱泉娣[5] (1986) 报道, 野生裂褶菌干子实体中灰分含量7.14% ,含有Fe 、Zn、Mn、Ca 、Si 等31 种无机元素,其中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占总数的7.65% ,钙占总数的13.41% ,硒含量为0.242μg/10g可作为硒源加以利用。据云南省农科院测试中心对人工栽培的白参菌分析,富含锌、铁、钾、钙、磷、硒、锗,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郭孟璧[6]等(2006)对野生和人工培养裂褶菌中无机元素进行测定, 人工培养裂褶菌中含有6种无机元素,野生裂褶菌中含有7种无机元素;二者相比较,只有野生裂褶菌含有钛。人工培养裂褶菌中钾含量最高,野生裂褶菌中镁含量最高。
2.2 白参菌菌丝体蛋白质的组成
据云南省农科院测试中心对人工栽培的白参菌分析,白参菌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总含量达17.04%,邓百万【7】等(2003)报道了液体培养的白参菌菌丝体中粗蛋白的质量分数为28.76%,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为120.13g/kg ,含有除色氨酸(可能是由于方法所限,未检测到)以外的7种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总量为45.361g/kg,占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为37.76%。分析表明,白参菌菌丝体是一种蛋白质含量和质量俱佳的蛋白源。郭孟璧【6】等(2006)对野生和人工培养裂褶菌中氨基酸组分进行测定,人工培养裂褶菌中含有17 种氨基酸,总量达到17.805%;野生裂褶菌中含有15种氨基酸,总量达到4.962%;其中两者都以谷氨酸含量最高,同时两者都含有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但在人工培养裂褶菌中含量较多。
3 白参菌的应用价值
3.1 白参菌食用及药用价值
白参菌菇体质韧、味道清香、鲜美爽口、营养丰富。我国云南产的白参菌气香味鲜,称之为“白参”,其性平、味甘,具有滋补强壮、扶正固本和镇静作用,可治疗神经衰弱、精神不振、头昏耳鸣和出虚汗等症。我国陕西等省,常将其与鸡蛋炖服,能促进产妇子宫提早恢复正常,并促进乳汁分泌,将其与鸡蛋炖服有治疗妇女白带过多之功效。裂褶菌的深层发酵产物(菌丝体) 可作为食品强化剂添加到多种食品中。在我国西南诸省民间,孕妇分娩后,常用裂褶菌和鸡蛋煮汤食用,可促使产妇子宫提早恢复正常,并促进产妇分泌乳汁。
3.2 抗肿瘤、抗癌、抗菌抗炎等作用
白参菌中含有多糖(SPG),SPG为免疫活性多糖,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形成,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功能,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达70%以上;SPG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能显著增加脾脏产生抗羊红细胞抗体的细胞数,并可增强迟发性皮肤过敏反应,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日本学者铃木宗司等1976)。SPG是一种对外周血白细胞有较好的保护和提升作用的新型多糖免疫调节剂,能促进受抑制的骨髓造血机能迅速恢复,使恶性肿瘤放、化疗后引起的白细胞下降较快得到回升具有促进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对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也有一定促进作用,并可恢复老年动物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功能,提示对延缓衰老可能有一定意义。白参菌子实体和菌丝体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痢疾杆菌(Dysentery bacilli)、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以及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paratyphiB) 具有明显抑制作。
3.3 其它作用
白参菌的液体发酵物含有活性较强的纤维素酶,并能产生苹果酸,菌丝深层发酵时产生的大量有机酸和促生长素吲哚乙酸,均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生物化学和医药卫生等领域。
4  白参菌的人工驯化及栽培技术
4.1 驯化
白参菌是云南特有的珍稀药食兼用食用菌,目前白参菌人工驯化栽培已成功,始于云南昆明云蕈科技开发公司,但国内关于白参菌栽培研究的报道相对较少,并多为专利技术,故白参菌只是在局部地区进行示范性推广,还未进行大规模栽培。白参菌为腐生菌,采用组织分离、孢子分离以及基内菌丝均可获得纯种,并可在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上培养获得子实体。
4.2 母种培养基的筛选
万勇[8](2004)对白参菌进行的驯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母种在PDA与在加富培养基上生长一致,说明菌丝对培养基要求不高,适应能力强;胥成浩[9]等(2004)对白参菌进行的母种培养基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6种母种培养基上菌丝均可生长,但从菌丝生长状况、生长速度和均一性等方面可以得出,母种在加富PDA(麸皮与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最好。赵琪[10]等(2004)报道在CYM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和不同类型的生长调节剂,发现2,4-D在不同浓度下、IAA在高浓度(0.3mg/ml)下、GA3与CCC在中浓度(0.2mg/ml)下对白参菌菌丝生长均有促进作用;IBA、6-BA在低浓度下、NAA与云大-120在高浓度下对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4.3 原种与栽培种的培养
赵琪[10]等(2004)认为白参菌在阔叶树类木屑为主料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洁白、长势好、生长速度较快,效果最好。万勇[8](2004) 报道,在阔叶树木屑培养基上生长速度较快,添加麸皮和米糠后,生长速度明显加快,菌丝长满菌袋的时间可缩短。
4.4 人工栽培技术
4.4.1 栽培原料
白参菌人工栽培原料较为广泛,一般农副产品的下脚料(如棉籽壳、锯木、秸秆、稻草、玉米芯、甘蔗渣、药渣等),添加适当的麸皮、米糠等都可以作栽培白参菌的培养基。常用的培养基配方:(1)棉籽壳58%、玉米芯或甘蔗渣20%、麦麸18%、玉米粉2%、石膏粉1%、钙镁磷肥1%。(2) 棉籽壳50%、杂木屑28%、玉米粉2%、麦麸18%、石膏粉1%、碳酸钙1%。以上配方料与水比为1:( 1.1-1.2),含水量60%,pH7.5左右。装袋、灭菌按常规操作。
4.4.2 栽培季节 
白参菌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较宽,8~32℃均可发生, 且该菌生产周期较短,在适宜的条件下从接种到采收仅需16-20天,最佳栽培季节,一般秋栽为9-10月与春栽为3-5月。在云南昆明、玉溪、普洱等大多地区一年四季均可栽培。
4.4.3 消毒、接种
接种前3-5d应将接种室内彻底清扫,用甲醛喷雾消毒。以后每隔1d消毒一次,每m3空间用10ml甲醛加6g高锰酸钾熏蒸或每m3用3-4g气雾消毒剂熏蒸消毒。熏蒸时可将白参菌种袋(外表用75%的酒精或气雾消毒粉溶液涂擦)一起放进接种室内消毒。熏蒸消毒时间控制在3-5h。
    当料袋冷却至常温(一般为28℃以下,判断的方法可将料袋放在自己的面颊上,感觉不到太烫,温度比较适合接种)时将培养料袋移入超净工作台中,打开紫外灯,照射20-30min后无菌操作接种;无超净工作台时也可将培养料袋移入接种箱内接种,接种箱事先用上述两种试剂进行熏蒸灭菌。接种时把袋底挑破从底部往上取种,距袋口部位的菌种丢弃不用,菌种尽量成块状,避免过碎以防死种,接入菌种后迅速扎上绳子,并回折多余袋膜并扎上活结。做到头天消毒,次日接种,接种量,一般每袋原种可接30-40袋。
4.4.4 发菌(养菌)与出菇
接种后将料袋直接码放于干净培养室中培养架或按顺序排放于培养室内,培养室应恒温、避光,温度最好保持在24℃左右,发菌培养10d左右,菌丝基本长满料袋,再培养4~6d, 当料面四周出现隆状突起时,乳白色的珊瑚状原基密布整个料袋, 即可移入出菇房,进行出菇管理。开始出菇时,要加大空气湿度,干天每天早、中、晚喷雾1 次,水分不宜过多,并结合通风换气。
4.4.5 病虫害防治 
白参菌在发菌的过程中,菌丝吃料后,发生的酒酚香味会引来害虫;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较易招惹菇蚊、菇蝇等为害;空气流通不畅、高温高湿, 很容易引起链孢霉、绿霉菌的发生,引起子实体腐烂发粘。因此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通风透气、少喷勤喷,并及时把污染包清除菇房。具体防治方法可每翻堆后,用甲醛喷雾或气雾消毒粉定期消毒灭菌。此外,一定要严防老鼠,菌袋一旦受到鼠害,也会发生链孢霉,诱发大面积菌袋感染,可在菌包上喷施一定浓度的甲胺磷溶液。
4.5 白参菌的研究展望
  研究资料表明,白参菌既可作为食用菌进行栽培,以子实体作为一种保健食品上市,又可以利
用工业发酵技术培养菌丝体,提取裂褶菌胞内、胞外多糖,开发为药物在临床上用于肿瘤的治疗,又
可作为免疫增强剂,用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白参菌的规模化栽培具有投资小、原材料丰富、成本低、技术易掌握、出菇温度范围宽等特点。由于白参菌多糖是很重要的抗肿瘤药物,对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有积极的作用。此外,白参菌采收后,由于培养料养分还未充分分解,栽培后的白参菌原料还可以再利用,添加新料后可栽培平菇、鸡腿菇等食用菌。因此发展食药兼用的白参菌生产,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Feng Li,Liying Chen,Zhiqiang Chen.Two-Stepsolid-state synthesis of tin oxide and its gas-
sensing property[J].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2002,73:335-338.
[2]郭孟璧,田茂军,李聪,等.裂褶菌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J].云南化工,2006,33(3):25-27,16.
[3]卫亚丽,王茂胜,连宾.鸡油菌研究进展[J].食用菌,2006(2):1-3.
[4]朱泉娣.裂褶菌子实体无机元素分析[J].中草药,1986,17(8):17-18.
[5]陈文强,邓百万,彭浩.碳源和氮源对裂褶菌菌丝生长影响的研究[J].中国食用菌,2004,23(6):16-17.
[6]郭孟璧,田茂军,李聪,等.人工培养裂褶菌营养成分分析研究[J].现代仪器,2006,(1):22-24.
[7] 邓百万,陈文强,李志洲.裂褶菌营养菌丝蛋白质成分的分析[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3,25(4):1-2.
[8]万勇.裂褶菌的驯化栽培试验[J].食用菌,2004,26(5):10.
[9]胥成浩,陈文强,邓百万.裂褶菌母种培养基筛选研究[J].中国食用菌,2004,23(6):18-19.
[10]赵琪,袁理春,李荣春. 裂褶菌研究进展[J].食用菌学报,2004,11(1):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