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美食 > 食材 > 长沙水产品,吃得放心吗

长沙水产品,吃得放心吗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8-21 15:24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长沙水产品,吃得放心吗

2011年12月27日 07:21    易博文    来源:湖南日报      热点专题      手机看新闻

本报记者 易博文

1、 水产品违禁物质大部分无色无味,只有专用设备才能检验出来

元旦、春节临近,位于长沙市开福区的毛家桥水产批发市场,生意更加红火。12月20日早晨,在鲜鱼批发档口,一位大叔买了40多公斤草鱼,准备做腊鱼。他高兴地对记者说:“现在生活好了,多吃鱼、少吃肉,不长胖。”

鱼老板一边剖鱼,一边搭话:“现在的人鱼吃得多,我们卖鱼的生意也好得很,到元月份你再看,那真叫忙不过来。”

问到鱼质量靠不靠得住时,买鱼大叔说:“我长期在这里买鱼,没问题,鱼吃起来没有煤油味。”

鱼吃起来没有煤油味,质量就没有问题吗?长沙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站长周健对记者说:“ 鱼吃起来有煤油味,是养鱼的水受到了污染,这样的鱼质量有问题;但也不能说,吃起来没有煤油味,质量就没有问题。”

据介绍,影响水产品质量的因素有很多,目前主要是药物残留的影响。农业部公布的渔业禁用药物有31种,其中最常见的有孔雀石绿、呋喃唑酮 、呋喃西林、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滴滴涕(DDT)等。农业部水产品例行监测指标,主要是孔雀石绿、氯霉素、沙星类、呋喃类代谢物、磺胺类5项。这些违禁物质,大部分无色无味,只有专用的仪器设备才能检验。也就是说,这些指标是不是超标,水产品质量是不是可靠,仅靠吃,完全分辨不出来。

2、 水产品市场监管“篱笆”一度扎得不牢,问题水产品有空可钻

3年前,正是长沙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的一次例行抽检,引起了长沙市畜牧兽医水产局乃至长沙市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当时,在长沙市开福区四方坪的一个大型超市,该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的工作人员抽检一批对虾,结果发现,孔雀石绿严重超标。追根溯源,这批虾来自外省。检疫人员与外省供货商联系。该供货商称:“知道这批虾有点问题,但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运往了长沙。”

这批虾最终被销毁。

长沙水产品监管一度几乎“不设防”所出现的问题,着实震惊了监管部门。

全国例行监测,长沙的结果堪忧,如2007年度,抽检孔雀石绿、氯霉素等指标合格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长沙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对该市水产品首次进行摸底调查,全面了解水产品的市场体系、产品来源及交易情况:

——市场体系:主要是毛家桥、红星、马王堆3个大型水产品批发市场。马王堆以经营海鲜、特种水产为主,现有门面经营户137户,年销售海鲜及特种水产品3.5万吨。毛家桥、红星以常规鱼类批发销售为主,其中,毛家桥有门面经营户40户,年水产品交易量7万吨;红星有门面经营户34户,年水产品交易量近6万吨。全市绝大部分水产品,都从这3个“总阀门”流出,再流到全市各个生活区域的52家大型生鲜超市、121个农贸市场。

——产品来源:长沙75%以上的水产品从市外运来。市城区水产品年交易量约23万吨,自产自销及休闲垂钓直接进入市民餐桌的仅6.5万吨。

——产品交易:常规水产品(青、草、鲢、鳙、鲫、鳊鱼等)约13万吨,主要来自湘阴、沅江及湖北等地。其中,湘阴约6万吨左右,沅江约5万吨左右,是长沙市场上常规水产品的两大主要生产基地。海鲜和特种水产年销售约3.5万吨,其中,对虾主要来自广东中山市、珠海市;多宝鱼主要来自山东莱州市、辽宁兴城市;牛蛙主要来自福建漳州市、广东汕头市;鲈鳜鱼主要来自广东佛山市、广州市花都区。

情况摸清后,在长沙市食安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市畜牧兽医水产局牵头,市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共同参与,着手构建水产品质量安全防卫体系,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水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大幅提高了长沙水产品的质量状况。2009年初,长沙市畜牧水产、市工商等部门联合行动,连续查处了10多起水产品安全案件,公开销毁水产品近2000公斤,极大震撼了水产品经销商。

“长沙市场管得严了!”信息迅速向全国传播,一些不合格水产品不敢侥幸进入长沙了。

3、 36家水产品生产基地对接长沙,推动“从水面到餐桌”全程质量可控

每天进入长沙的水产品运输车辆,都在110台次以上。

把好关口,全面设防,对每一批次的水产品进行抽检,确保合格产品进入市场,这是最理想的监管方式。但这种监管方式可行吗?

周健告诉记者,一个抽样,进入实验室后,最少要两天才有结果;即使用目前全国通行的水产品快速检测方法,一个样品检测的最短时间也在30分钟左右。110多车次,分布在全市这么大的范围,检疫部门即使是“千手观音”,也不可能保障抽检后水产品及时入市。而且费用太高,每次检测仅试剂费就得80多元。

每天对每车水产品逐一检测,得多大的人力、财力支撑?

长沙市在开辟新的监管途径:产销对接、基地备案。长沙水产品集中度高,经营户相对稳定,抓基地和供货大户,让生产基地和供货大户与长沙市批发市场建立产销对接关系,监管难度就相对小了。基地和供货大户为取得和保住供应长沙市场的机会,也有自觉保障水产品质量的积极性。这种做法,类似于香港选择蔬菜、肉食供港基地,其目的在于实现“从水面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这也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食品安全的最佳控制模式。

2010年7月至11月,长沙市检疫、工商、市场等部门组织人员,进入包括本省在内的5个省、13个地区,对首批申报的产销对接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全面了解基地的渔业环境、水域水质、疫病发生、质量安全制度及措施等相关情况,并对水质和产品进行了随机抽样检测。通过实地考察,结合抽样检测,最终确定了首批4个省、11个地区的36个水产品生产基地,为长沙市水产品产销对接基地。

这36个产销对接基地,总面积15万亩,年生产总量近11万吨:

——淡水产品供应基地29个(湘阴县19个、沅江市7个、津市1个、华容县2个),总面积13万亩,年生产总量8万吨,占长沙市淡水产品年交易总量的45%。

——海鲜及特种水产品供应基地7个,其中,对虾养殖基地3个,均通过农业部无公害产地认定,总面积17077.5亩,年产量19926吨,供长沙的对虾约占年销售量的70%;多宝鱼养殖基地2个,均通过农业部无公害产地认定,总面积585.75亩,年产量3576吨,长沙市销售的多宝鱼均来自以上两个基地;鲈、鳜鱼养殖基地2个,总面积545亩,年产量1320吨,供长沙的量占年销量的70%。

4、 长沙市水产品绝大部分让人放心,连续3年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