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生活 > 日常保养 > 传播历史文化人物事迹 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2)

传播历史文化人物事迹 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2)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1-28 02:48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要“走出去”首先面临的是语言障碍。如何将汉语文学作品准确地翻译成外语,北京大学世界传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赵白生提出了新的翻译模式。一个中国人跟一个外国人一起翻译,两个人在翻译中互相切磋。“比如翻译荀子相关书籍时,有很多古文,外国翻译不一定懂,中国翻译可以告诉他,中国翻译译后,外国翻译进行润色。平时翻译通过电子邮件交流,假期可以见面互动。”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夏露是东南亚研究专家,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丽华是韩语老师。她们认为,韩国和东南亚作为我们的邻居,历史上就受到中国文化重要影响。丛书中的大部分历史文化名人,不仅影响中国,对我国周边国家影响也非常大。

  今天,越南还在主动翻译我们的四书五经,我们的网络小说在他们那里受到读者追捧。“如果有计划地在丛书中抽出10~20本翻译成越南文、泰国语、缅甸文等,对中国文化的‘走出去’大有裨益。”夏露说。

  清华大学外语系副教授宋丽丽认为,将林则徐等近代文化名人的故事翻译出去非常有必要。这学期她为外国学生上一门中国社会文化的课,有一个苏格兰学生做展示的时候,专门展示了鸦片战争的历史,在展示之前他说的一段话让宋丽丽很震撼。“他说,在上我的课之前他压根不知道鸦片战争的历史真相。我们的历史文化名人‘走出去’,可以让世界了解历史的真相。”

  宋丽丽认为,展现我们真实的自己,不是将史实硬邦邦地塞给别人,而是要放到海外读者想要了解的故事当中。在授课中,她将两次鸦片战争的历史和园林文化结合起来,传授给外国学生。“把他们不知道的和想知道的联系在一起,这种方式的‘走出去’也许更好。”

  “我们现在的‘走出去’不是清朝晚期被动的‘走出去’。我们可以把文化比作非常漂亮的项链,这些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曾经是中国文化项链上的一颗颗珍珠,现在要打磨好这些珍珠并把它们加入全球文化项链当中,使之依然璀璨夺目,正是我们要做的工作。”宋丽丽说。

 

  如何用电影讲好中国名人故事 

  光明日报记者 唐一歌 牛梦笛

  近日,一部由真人事迹改编的传记电影《血战钢锯岭》感动了万千中国观众。回顾电影史,许多传记电影令人难忘:讲述政治军事领袖风采的有《巴顿将军》《铁娘子》,讲述文化艺术名流人生境遇的有《莫扎特传》《玫瑰人生》,讲述学界天才挑战自我的有《美丽心灵》《万物理论》。遗憾的是,这些令人津津乐道的传记片大都来自好莱坞。好莱坞以标准化的电影叙事手段,将这些历史文化名人资源转化为大众易于接受的流行产品,其影响力已延伸到全球。

  好莱坞的传记片几乎涵盖了各类名人,政坛领袖、体育明星、创业奇才、音乐偶像……对比之下,国产的人物传记片不仅数量稀少,而且在质量上距离向全球输出的水准也相差甚远。坐拥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却没能产出优秀的传记电影,这的确令中国电影人尴尬。

  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10年的迅猛增长。其间,电影圈的急功近利有目共睹:一段时间扎堆拍小成本惊悚片、一段时间扎堆拍爱情喜剧、一段时间扎堆买IP,与这些易于搞噱头营销、能快速上马的电影项目相比,传记电影显得有点“高冷”和“费功夫”。处理历史文化名人的题材,对主创的耐心和能力都是巨大考验。

  历史文化名人因其所处的历史环境,或其较高的专业成就,对大众来说有陌生感,所以形成了一定的知识壁垒。作为流行艺术的电影要突破知识壁垒,让大部分观众对名人从略有耳闻,到了解、理解、为其感动,必须经历一个艰巨的创作过程。因为关于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资料和相关研究大多卷帙浩繁,而一部电影却长度有限。

传播历史文化人物事迹 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电影《黄金时代》海报 光明图片
 

  2013年3月,传记电影《萧红》上映3天,全国票房仅80万元,不少影院选择将该片下线。有观众评价这部电影太文艺。然而,在专业化影评人的引导下,在热爱文艺片的观众的鼓与呼下,该片逐渐被接纳。2014年10月上映的电影《黄金时代》更是经历了考验,从被观众冷落到被市场热捧,两度上映创下了票房口碑佳话。尽管市场认可了这部电影,但还有不少观众对文学意义上的萧红形象感到不满足。影评人认为,作为作家的萧红,为何能被鲁迅赏识,与萧军产生了怎样的理念分歧,又何以能成为当时一代文学青年的偶像,这些关系到人物特质的问题,在电影中虽得到了呈现,但不够,那个在文学世界中不断探索、不断强大、不断自信的萧红还没得到充分表达。

  为历史文化名人拍摄传记,不能只停留在传奇经历或坎坷命运的表象,而应梳理出主人公的精神跋涉之路。如果普通观众看不到主人公内心的坚持与外部世界的冲突,也就无法认同、理解他的人生选择。“文艺片就是小众”,绝不是电影表现力不足的借口。很多时候未必是观众欣赏能力不够,而是电影创作者没能做到“深入”和“浅出”。

  除文艺片之外,还有一类以领袖人物和英雄人物为主的主旋律式传记电影。这类传记片因为将人物一味“神化”,充斥着歌功颂德的赞美,往往令观众敬而远之,缺乏市场吸引力。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的《张思德》《铁人》《杨善洲》等传记片,努力突破为了表现而表现的窠臼,用心寻找平凡中的视角。“伟大”背后,英雄们甘于奉献自己,甚至不惜牺牲的勇气、坚韧动力究竟从何而来?这些根本的问题都得到了重视。对于一部传记电影,如果不能剖开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于缺乏知识储备的观众而言,就只能成为“宣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