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生活 > 日常保养 > 清华老教授捐资1500万助学 去世4年后成热点人物(2)

清华老教授捐资1500万助学 去世4年后成热点人物(2)

来源:网络转载 2017-11-14 12:30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老伴已经记不那么清了,那一年,赵老师搭着公共汽车,跑了两趟北京延庆。在赵家,记者见到了一本调查笔记,“初中”“高中”“中专”……一个个条目后面,是清晰的记录。花钱包个车吧!毕竟70多岁的人了,折腾一趟疲惫不堪,老伴心疼。赵老师却不同意,嫌浪费钱。

  “从小学到初中有义务教育,上大学有国家助学贷款。要花,就花在穷孩子‘最要劲’的高中,这是边际效用最大化。”赵家和把自己的结论告诉刘迅,睿智的眼光从镜片后透出来。

  2006年,是赵家和捐资助学“元年”。此后3年间,他和刘迅的团队动用了200多万积蓄,资助了几百个贫困高中生。

  2009年,由于资助学生过于分散,为避免“四处撒钱”,赵家和决定改变捐助方式,从白银市实验中学开始,把捐助范围从全国向甘肃聚拢。

  边实干,边创新。在捐资助学过程中,一个想法在他心中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强烈:用自己的积蓄建立一个非公募助学基金会,让助学行为更加长久和规范,也让更多富有社会责任的爱心人士参与进来。

  基金会叫什么名字呢?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家和”,既是赵老师的名字,也有“家和万事兴”之意,可谓一语双关。赵老师却直摇头,他沉默良久,一挥手说:“就叫‘兴华’吧。”不用过多的解释,大伙儿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兴华”,音似“清华”,这是赵老师眷恋了一辈子的地方;“兴华”,意为“振兴中华”,这是他毕生的愿望和追求。

  “对国家民族有利,就是最好的投资”

  在赵家和的心中,装满了国家,装满了寒门学子,唯独没有他自己。“对国家民族有利,就是最好的投资。”作为著名的金融学家,赵家和经常这样说。

  赵家和是省钱高手,83岁的清华工物系退休教授桂伟燮最难忘的,是赵家和在科研处时的一次采购。“当时世界银行提供给清华第一批无息贷款,赵家和外语好,既当领队、翻译,还当技术顾问。”桂伟燮还记得赵家和挂在嘴边的话,“国家不富裕,必须节省”。20多天的连轴转,用几乎市场价格的一半,带回了当时十分先进的计算机。“这次采购,让家和瘦了十几斤,还落下了失眠的毛病。”桂伟燮说。

  居家过日子,赵家和也是精打细算。1998年,他在美国做客座教授。美国大学开出的薪水不低,但他为一家几口每个月订下的生活费标准只有100美元。“我们在美国最常吃的就是鸡腿,因为那是最便宜的。”吴嘉真笑称,“就是以后再也不爱吃鸡了。那时,每个月如果能省下几块钱去吃一顿中式自助餐,就是全家人最奢侈的享受。”

  在赵老师的卧室,拉开衣柜,8件领口袖口磨得发毛的衬衣、4件泛旧的西服,就是这位著名金融学家的全部行头。每年冬天他只穿1美元买的化纤毛衣和80年代买的一条尼龙裤,2000年之后,就再也没有买过新衣服。

  说起女儿,吴嘉真的眼中闪过一丝快慰。“女儿就是赖皮一点。那时候要在美国买房子,让爸爸给2.5万美元做首付,爸爸赞成了。她说多给点,要3万。我说你再说,这两万五也没了。”想起当时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打趣,吴嘉真笑起来。

  对于父亲的“抠门”,孩子们能理解吗?吴嘉真一脸的自豪,“这方面,我那两个孩子真都挺好的!我也不觉得孩子需要太多钱,尤其是父母留下的钱,这样不好,要让孩子去奋斗。”

  “现在这个社会,大家都在不断变现、提前消费,赵老师反其道而行之,把自己的心血不断投入给国家、社会和民族,他教给我们什么才是最好的投资。”刘迅感慨,“他知道怎么赚钱,可他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怎么把钱花在最有价值的地方。也许,这才是钱的真谛。”

  对于金钱,赵家和的做法令人肃然起敬,对于名利,他同样胸怀坦荡。

  “赵老师在清华园里是顶尖聪明的,以他的聪明,留在无线电系,奔个院士不是没可能。”经管学院副教授张陶伟这样评价赵家和。

  1951年,17岁的赵家和考入清华,选择了无线电电子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77年,学校筹建电化教育中心,43岁的他割舍心爱的专业,第一次转行;2年后,学校调他到科研处搞管理;51岁那年,年过半百的他第三次转行,筹建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第一个文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转行,意味着开垦拓荒,意味着放弃积累了大半辈子的成果。隔行如隔山,搞科研,这几乎等于连根拔起,顶着花白的头发重起炉灶。

  因为赵家和的一次次转行,有人为他鸣不平,可赵家和丝毫不放在心上。选办公室,他给自己找了个暗间;为了给年轻人更多机会,他主动让贤,先是从常务副院长转为副院长,后来干脆回到系里。

  “赵老师有过犹豫吗?”记者问吴嘉真。“没觉得。这几次调动,他都没有同我商量,只是把结果告诉我。”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很多人这样概括赵家和。“无线电、计算机再到经济金融,他始终站在学术潮流前沿。”陈章武说。

  “求仁得仁,了无遗憾”

  2012年1月,家里。肺癌晚期的赵家和神色平静地交代遗嘱。

  “捐献遗体,供医学研究,不安排遗体告别仪式……”他又叮嘱老伴:“学校分的这套房子,如果将来卖,只能卖给学校。”作为见证人的陈章武和张陶伟,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赵家和却眉目舒展,安慰老友:“我已经做了我认为最好的安排,求仁得仁,了无遗憾。”

  其实,从2009年得知自己的病情后,赵家和一直很平静。他给年轻同志发了邮件,“我体检有肺癌,你们年轻人要注意身体。”

  吃穿可以节省,但治病不能迁就吧。吴嘉真清楚地记得,那一天,她陪着全身过敏发烧的老伴去医院,医生的话毫不留情:“你这是吃的廉价药吧?我们把这药叫假药。”治疗癌症,赵家和用一种英国进口的靶向药,效果很好。但是贵啊!一片就要500元。听说某国有一种仿造药,只要50块钱一片,赵家和就托人带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