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奢品 > 奢侈品牌 > 德国瓷器奢侈品牌进军中国找到“回家感觉”

德国瓷器奢侈品牌进军中国找到“回家感觉”

来源:网络转载 2015-11-30 18:43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德国美圣瓷器(德国之声电台)

参考消息网5月17日报道 已经有300多年历史的德国美圣瓷器(Meissen)因秉承传统的奢华精美设计、纯手工考究制作,有欧洲第一名瓷的美誉以及"瓷器制品中的劳斯莱斯"等脍炙人口的说法。

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5月14日报道,德国美圣瓷器两年前登陆上海,成立首家专营店,当时就是看好中国奢侈品市场,以及中国富有消费群的"收藏热"。用美圣瓷器前总裁库尔茨克(Dr.Christian Kurtzke)的话说,美圣瓷器出品并非仅是装饰或家具时尚奢侈品,而是件件都有收藏价值的工艺品。

如今,亚洲市场已经占德国美圣瓷器销量的三成多,而中国客户又更是亚洲国家中的购买劲旅。今年1月份美圣瓷器在北京开设中国首家旗舰店,5月16日又将在上海徐汇区紧锣密鼓为第二家旗舰店剪彩。

德国美圣瓷器前总裁库尔茨克(今年3月离任)在北京旗舰店开设前,将此举视为德国美圣在中国扩展业务的重要步骤,同时宣布了同中央美术学院的合作。库尔茨克强调,"美圣瓷器不是一个单纯的奢侈品牌,而是集艺术、文化、教育传承于一身的代名词。增加在中国的营业额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与中国伙伴的战略性合作。对于美圣瓷器来说,中国不仅是个市场,更多的是个伙伴。"

中国人奢侈品消费潜力大

大约在13、14世纪的中国元代,中国瓷器就传到欧洲,并为欧洲皇室和富有阶层赏识。同时有许多仿制尝试,但成品品质完全无法与中国瓷器相比。欧洲最早的白瓷是在约翰贝特格的带领下于1708年制成的。1710年,萨克森的选帝侯奥古斯特国王下令成立了美圣瓷器制造厂(位于德国萨克森州Meissen,也译成麦森),美圣的产品很快成为欧洲宫殿和王室首选的收藏品。后来,彩绘大师约翰·格里奥·海洛特来到了美圣,为70多万种不同的模具发明了1万多种色彩组合。这些大师们创造了匠心独具的艺术,从而打造出美圣品牌。现在德国美圣瓷器在瓷器的故乡中国发展势态良好,被德国美圣称为"有回家的感觉"。

德国美圣瓷器的奢侈品产品系列包括美圣首饰、美圣家居、美圣精品艺术/艺术校园。旗舰店通常由奢侈品公司自己经营,在介绍自家品牌历史和理念的同时直接掌控品牌,在新店定期举行产品发布会也能拉近与客户群的更直接的互动。全世界各大奢侈品牌近年来都纷纷看好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潜力,特别是在中国大城市争相开设旗舰店。今年2月《新京报》公布的《中国奢侈品报告》显示,中国人2014年买走全球46%的奢侈品,是全球奢侈品市场无可争议的最大买家。

【延伸阅读】外媒:中国人出国不再狂追奢侈品 租车花费大涨

参考消息网4月29日报道外媒称,寻找新兴市场消费者故事的投资者无需费力,他们只要看看中国出境游客人数和消费的迅猛增长就够了。

据英国《金融时报》4月29日报道,《金融时报》旗下研究机构《中国投资参考》估算,2014年中国游客在出境游期间的总支出达到3.1万亿元人民币(合4980亿美元)。也就是说,如今中国出境游客的支出大于某些国家的家庭消费总支出,比如印尼(4360亿美元)和土耳其(4420亿美元)。令这个数字更加可圈可点的是,中国出境旅游发展趋势仍处在一个相对早期的阶段。虽然中国出境游人数在2014年同比增长了20%,达到1.17亿人次,但根据官方统计,目前只有不到6%的中国公民持有护照。

《中国投资参考》估算的总支出高于2000亿美元的官方估算,后者不包括航班、签证和其他一些项目上的支出。但这些数字与其他外部来源的数字基本相符。比如,在中国赴美游客非教育支出这一项上,它们就与美国国家旅游局估算的数字非常接近。

然而,尽管当前消费总额和增长潜力仍非常巨大,但有迹象表明,随着个人优先事项的改变,许多中国旅客开始在境外旅游期间削减开支。

发布的最新《中国投资参考》出境旅游年度报告基于对全中国1288名出境游客和40家旅行社进行的一项调查。报告发现,2015年出境游客人均支出同比下降了6.2%,而2013年至2014年人均支出已经下降了9.4%。最新的收缩主要是由购物支出同比下降8%导致的。

这种放缓在高收入游客中尤其明显。家庭年收入超过35万元人民币的人士表示,他们最近一次旅游期间在购物上平均花费了16440元人民币,比上年下滑34.4%,尽管购物支出仍占他们总支出的相当大一部分(34.3%)。相比之下,《中国投资参考》去年调查发现的购物支出占比为44.2%。

减少购物支出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国内形势有关。宏观经济整体放缓可能促使一些游客在境外游期间收敛开销,而北京方面的反腐败斗争已明显抑制了礼品购买,尤其是对比较富裕的游客而言。

然而,单纯从宏观或政策角度来解释这一放缓是不对的。实际上,减少购物支出是支出优先顺序全面转变的一部分,比如较富裕的游客日益把“体验”置于购买奢侈品之上。平均而言,高收入阶层游客的娱乐支出同比增长31.1%,在其他服务(包括汽车租赁和当地短途游)上的支出同比增长78.6%。购物的游客也日趋选择更实惠或不太知名的品牌,与中国国内出现的趋势不谋而合。

支出优先顺序的这种转变,应当会拓宽中国出境游趋势的潜在受益者群体,使其不仅限于迄今的主要赢家——奢侈品零售商。在体验上的支出不断增长,应当会让酒店、娱乐和旅游服务行业的受益程度大大超过以往(以往中国出境游客往往在酒店、餐饮和活动上精打细算,以便省下钱来在商店购物)。而且受益者将不仅限于大牌的酒店、餐厅和旅游景点,因为很多出境游客想避开越来越多同样来自中国的旅游团,到热门旅游路线以外的地方去看一看。

中国出境旅游还有极大发展空间。理解快速变化的品味和消费模式,将是利用这一长期增长故事获利的关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一群中国游客下了旅游大巴,等待进入日本一家免税商店。

(2015-04-29 07:58:00)

【延伸阅读】外媒:中国游客赴欧洲扫货赚差价 奢侈品牌不开心

参考消息网4月22日报道 旅游金融服务公司环球蓝联(Global Blue)称,中国游客3月奢侈品支出创下纪录高位,因欧元走软,在欧洲购买奢侈品远比中国国内便宜,引发中国游客在欧洲购物狂欢。

据路透社网站4月21日报道,环球蓝联20日发布的报告称,中国游客3月奢侈品支出飙升122%,2月增幅为52%,第一季度增幅达到67%。

中国游客奢侈品支出在去年第四季与去年全年分别上升了32%与18%。

巴克莱报告中谈及环球蓝联数据时称,中国内地游客支出从香港转向其他地区,特别是欧洲,因奢侈品价差扩大。

报道称,汇率波动导致地区间商品价差放大,有时候同样的奢侈品在欧洲价格不到中国内地的一半。

这种趋势刺激亚洲买家在欧洲抢购商品,而后在国内转售,这通常被称为“平行交易”或灰色市场。奢侈品牌担心这会令消费者对其产品产生质疑。

基于奢侈品业高管与咨询师所言,摩根大通嘉诚估计中国内地有20-40%的奢侈品销售属于“平行交易”。

奢侈品品牌博柏利近日称,将对价格进行调整。此前香奈儿与百达翡丽等品牌将在亚洲市场产品售价调降逾20%,以缩减与欧洲市场的价格差异。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上海的一家香奈儿专卖店门口人头攒动。(法新社)

(2015-04-22 00:32:00)

【延伸阅读】外媒:中产阶层爱“平价”奢侈品 紧凑轿车走红

参考消息网4月20日报道外媒称,奥迪中国业务总裁冯德睿4月20日表示,紧凑型轿车日渐成为奥迪在华销售的主要动力,因中国蓬勃发展的中产阶层寻求更可负担的奢侈品牌汽车。

据路透社4月20日报道,小型豪华车大大促进了奥迪与其它豪华车制造商的销量,奥迪是大众汽车的利润引擎。所有豪车厂商都渴望促进在华业务发展。

即便中国经济25年来的最低增速抑制了销售增长,外国汽车制造商仍继续将资金投入在华工厂。

冯德睿称,奥迪看到中国消费者的“平价”奢侈品支出增速更为强劲,驱动中国消费者从大车型转向更小车型。冯德睿称,更小车型将成为中国市场的“关键增长引擎”。

“那意味着中档汽车--对于我们来说是A4和Q5--以及紧凑型汽车未来会迅速增长。这些是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他在20日上海车展期间举行的一场圆桌活动上说道。

冯德睿称,小型车与大型车之间的比例将更加趋向美国等成熟汽车市场的水平;这些成熟汽车市场中,小型车占比65%。目前,中国较大型豪车占到销量的45%,而小型车占55%。

冯德睿称,中国的豪车市场增长空间很大,并将超越其它车型的表现。他指出,中国豪车销售占到总销量的9%,而在更成熟的市场上这个比例为13-15%。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2011年7月20日,工作人员向参观者推介东风日产的骐达轿车。新华社记者 聂建江摄

(2015-04-21 00:37:01)

【延伸阅读】奢侈品牌在华掀降价潮 欲吸引中国人回国“烧钱”

参考消息网4月7日报道 分析人士称,由于越来越多富有的内地消费者在海外烧钱,很多奢侈品牌开始考虑下调亚洲门店的零售价。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4月6日报道,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说:“我们认为,奢侈品牌调低在内地的价格将变得普遍。”财富品质研究院是总部设在上海的一家研究和咨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