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奢品 > 奢华秀场 >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等职业院校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等职业院校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5-03 12:51 编辑: 网络 查看:

  “不只是参赛选手,全体师生、整个校园,就像这个春天一样,给人留下春意盎然的印象。 作为大赛工作人员,早上六点多我到达学校,看到学生们队列严整、服装整齐地跑操, 他们的精气神一下子提振了来宾们的精神;学校在大赛准备上也特别充分,从大赛内容设置、场景布置、器材准备,乃至评审指标,都让裁判们倍感流程顺畅、细节到位。”4月25日,2014年吉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在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拉开序幕,作为连续第四年以裁判长的身份参加大赛的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玉梅,每一次来到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都会刷新印象,再一次被这所吉林省第一所国家“211”高职高专院校所展现出的一流高等职业院校的精神风貌所深深打动。

  良好的精神风貌是办学成绩一个侧面的展现,在吉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长春汽车高专在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连续四年取得第一名;汽车营销赛项连续三年取得第一名;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承办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同样在汽车检测与维修和汽车营销两个赛项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在上文提到的2014年吉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两个赛项又一次全部夺冠!

  成绩与赞誉如潮涌至,人们不禁好奇,怎样的办学实力能够让这所学校取得承办国家赛事的荣誉?什么样的办学模式让这所学校取得耀如星海的成绩? 哪一只“魔力之手”擦亮了“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这闪闪发亮的金字招牌?让我们一同揭秘。

  教学改革由“切西瓜”型向“剥圆葱”方式进化

  高职高专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而最常困扰办学者、教学者,并且也是普通百姓最常问到的问题是:高职教育高在哪?这个问题背后,事实上是对教育品质的追问。

  在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漂亮的回答不是源于口号,而是教学改革的成功实现。以2014年迎来首届毕业生的中德班为例,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校领导,幽默地把这种转变称为由“切西瓜”型向“剥圆葱”方式进化。

  在过去,高职高专教育的授课模式,就像切一个大西瓜,把知识系统分成N个部分,有步骤地“填鸭式”教给学生,学生机械接受,而动手操作却在切完整个“西瓜”之后。就在与德国五大汽车公司奔驰、宝马、保时捷、奥迪、大众合作的SGAVE班中,中德双方共同开发教材、共同研制教学模式,从而推出的“剥圆葱”式教学,让学生每进行一个知识模块的学习,都及时进行动手操作,就像“剥圆葱”一样层层递进深入学习,刷车、汽车保养、简单维修、故障诊断……由浅入深操作,一个学期结束,学生进入企业就能上手。

  这仅仅是教学改革的一个侧面,教学改革还体现在教学成本上的高投入、与厂家更紧密的配合、对优秀师资的引进、更高频次地邀约德国专家讲学……这一切的背后,都是为了输出最有职业竞争力的优秀学生。

  办学模式国内外知名企业“扎堆儿”合作办学

  校企合作、联合办学,这是职业教育取得良好办学成果的必要保障,在职业教育领域并非新鲜事。 而怎样的校企合作才能保障学生高品质的就业质量?这才是考查职业院校办学成功的关键。

  在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国内外知名企业“扎堆儿”来合作办学,学校办学实力可见一斑。 除了上文提到的与德国五大汽车公司合作的中德SGAVE班,学校还与法国米其林、日本丰田、一汽-大众、中国平安(601318,股吧)等知名企业联合开发了米其林班、T-TEP班、TQP班、平安班等51个订单班。

  在吉林省高职高专教育领域,恐怕很难有像长春汽车高专这样在与企业合作办学方面联合得如此紧密:法国米其林投资200万元为学校引进实训设备、仪器;在长春汽车高专不只有一汽大众定向班,甚至校方与一汽大众的人事部门、培训部门、车间、工段等各个职能部门、生产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在车间设立教师办公室,为学生实习就业做好后勤保障;每年为一汽大众输送的实习人次保底1000人以上……

  名校名企双双联手,学校招生火爆,毕业生供不应求,大二学生被企业争相预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培养的五万多名毕业生已经成为汽车产业不可或缺的优秀人才。

  学校简介:

  作为专门面向汽车行业企业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等学校,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开设覆盖汽车设计、生产制造、汽车销售、物流运输、保险(放心保)等汽车全产业链专业,具体有:汽车造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焊接及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物流管理、汽车保险实务、二手车鉴定与评估等18个专业,专业特色鲜明,毕业生连续多年供不应求。

  学校2006年成为国家首批28所高职示范院校之一,2013年被吉林省政府列为高校强省高职龙头学校。

  本报记者 刘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