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奢品 > 奢华秀场 > 比亚迪,奇瑞,降价,宝来,凯越,花冠,阳光,中档车,竞争,格局,

比亚迪,奇瑞,降价,宝来,凯越,花冠,阳光,中档车,竞争,格局,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6-25 16:36 编辑: 网络 查看:

  鉴于中档车利润空间较大的诱惑,众多车商均不约而同地将其作为主打车型。一时间,这个档次的车型如雨后春笋般(如宝来、凯越、花冠、阳光、伊兰特、福美来、高尔夫、毕加索和赛纳等)多了起来,尽管消费者在选择车型上难免有些迷惑,不过一旦有车商开始降价,就成了吸引消费者最有效的办法。

  降价的结果在于让那些中档车走下高利润的平台,逐步向经济型轿车的价位滑落,比如2004年年末不到10万元的伊兰特、福美来,及10万元出头的宝来、高尔夫、凯越。不难想象,2005年消费者最有可能的就是用2004年经济型轿车的价格,买到一辆不错的中档车。

  价格仍在下沉

  2004年,价格的迂回震荡,为中档轿车在2004年上佳的市场表现奠定了坚实基础。2002年,中档车的价格区间还在20万元上下,即便是2004年年初,中档轿车主力车型的价格重心还徘徊在15万元以上。但在2004年“低迷”的市场环境下,中档车价格再次下降。

  以伊兰特、凯越等为代表的主力车型积极应对市场,多款产品的入门车型均突破12万元大关,而在春节前后,部分销售商甚至将中级车的门槛拉入10万元区间,成为市场上性价比较高的车型。

  中档车价格的大幅调整对于经济型轿车、中高档轿车甚至高档车市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国内汽车整体价格降幅超过15%。业内人士感叹,中档车已成为新的国内车市的“价格风向标”。

  市场进一步细分

  在厂家市场格局发生变化时,汽车细分市场的格局变化也很明显,尤其是伊兰特、凯越表现突出。

  据国家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中档车的市场份额由最初的18%提升至近40%,已经成为了整个国内乘用车市场的重心,车型丰富的同时也使中档车不再平静。

  这个细分市场,今年的竞争基本上还是以2004年车型唱主角,其中伊兰特、凯越、宝来、福美来成为销售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在2004年伊兰特销量第一,凯越居第二位,宝来第三。

  由于各厂家产量的扩张速度远高于市场需求的增长,大量的库存导致价格的下滑,市场份额在各品牌激烈的竞争中重新划分。

  车型竞争空前激烈

  目前,中档汽车的发展趋势是向豪华化、个性化发展。顺应这种发展趋势的凯越,掀起了一股中档车的消费高潮。

  部分风光一时的车型(如毕加索和塞纳)在市场竞争中逐渐隐没,而福美来市场销量反倒一路走高。

  2004年的中国汽车市场,最引人注目的还算伊兰特,上市时间很短,但伊兰特却后来居上。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伊兰特已在同级别车市中排名第一,全年产销均突破10万辆,占有超过15%的市场份额。另外三个车型凯越、福美来、花冠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与市场同级车相比,伊兰特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与凯越1.8升豪华顶级自动挡相比,1.8升自动挡伊兰特要便宜1.3万元,宝来1.8升舒适型市场价在17万元。在价格方面与同级车型相比大概有10%的竞争优势。

  转向实用舒适的消费

  “预计2005年随着新车型的增加,国内的中档轿车市场格局还会出现新的变化。”同济大学的浦维达表示。虽然中档车市场数量众多,但目前却没有一个品牌真正占据市场主体地位。

  除了性能、价格、配置,2004年决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产能。迅速提高产能将成为各厂家的竞争砝码,此举预示着市场上每个品牌的占有率只会越分越小。如果将品质、外观、性能、价格方面综合起来,中档车代表了国人汽车消费的一种理想状态,“既有面子,也能满足对时尚、科技和享受的要求,价格上也能接受。”这也是消费者最终认可中档车的重要原因。

  显然,中档车消费需求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从对豪华气派的追求逐渐转为实用舒适的理性消费。可以预测,就算2005年推出新中档车(主要包括宝来A5、比亚迪F3、奇瑞第二代A级车A21),从市场上每个产品都获得巨大的市场成功来看,中档车真正的“高手”也许还没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