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人生故事 > 邻居成陌生人:疏远未必是冷漠

邻居成陌生人:疏远未必是冷漠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8-01 19:08 编辑: 网络 查看: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然而现在,很多人感觉当今社会邻里关系越来越冷漠了。《东江时报》近日的一则报道说,都市小区高楼林立,电梯几乎成为现代化小区内不可缺少的小区公共设施。在记者调查走访中,发现习惯在电梯内打招呼的市民并不多,因为“不熟悉、不了解、没必要、赶时间、懒得讲话”让不少小区邻居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与几十年前相比,现在的邻里关系确实疏远了很多。对门的邻居碰面不过点个头,不同楼道的邻居很可能见面不相识;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打电话,找物业服务公司、警察、朋友、同事,却很少想到近在咫尺的邻居。如此种种,早已司空见惯。不过,如果因此而得出邻里关系越来越冷漠的结论,在我看来是走入了表面化和简单化的想象误区。

  关系亲疏的基础在于接触。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的工作压力明显加大,早上匆匆出门,常常很晚才能回到家中休息睡觉,第二天继续奔波。天天如此,周而复始。有人戏言,家成了小憩的客栈,夫妻也如匆匆的过客,又哪还有时间与邻居接触和交流呢?胡同式的宅院早已被钢筋水泥的商品房所取代,共用庭院、厨房乃至卫生间的生活逐渐远去,即便你有心想和邻居多点接触,哪有机会呢?接触都没有,又何来亲近呢?

  不是冷漠造就了疏远的邻里关系,也不是疏远的邻里关系加深了现代人的冷漠,只是城市化的进程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小时候的露天电影,放学后在胡同里的追逐打闹,晚饭后几家围聚在一起的聊天纳凉,成为许多人永远的美好回忆。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回忆、怀旧时时涌上心头,其实不也正是对那种温馨的邻里关系的怀念,或者说另一种意义上的向往吗?层层包裹和隐藏之下,依然是一颗颗渴望温暖和交流的心。

  网络的兴起,成为改变人们生活习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只需点点鼠标,衣食住行似乎都可以在电脑屏幕前解决,也让很多人变身为憋在家里的“宅”族,一定程度上也加剧着邻里感情的弱化。不过同样需要看到的是,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上的熟人意识也在苏醒。实名制熟人社区性质的网站逐渐兴起,由网络而走入生活的交友活动时有所见,基于社区甚至住宅小区的网络平台也越来越受到欢迎,某种意义上不正是在回归传统意义上的邻里之交吗?

  也许邻里关系的疏远的确存在,但这不是冷漠,疏远背后也有对热情的期盼。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发展,甚至可以看成社会发展的必然。真正需要重视的,是变化的邻里关系,其实更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相对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来支撑。反过来,通过加强公共服务让邻里之间加强联系,也是新形势下改善和拉近邻里关系的新方式。□刘楚汉

  

(编辑:文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