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散文 > 中国散文家2015年第一期·卷首语

中国散文家2015年第一期·卷首语

来源:网络转载 2015-05-04 20:59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风骨千秋

                      ——新年寄语

 

◎丹 青

丹青,著名学者、散文家。现任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员,中国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古建筑联盟副主席。援疆挂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学研究院终身研究员、院长,中国散文家协会执行会长、兼《中国散文家》杂志社社长。

 

不经意间,时光又匆匆走过了一年。在这送走马年追梦的蹄声,又喜迎祥和的羊年到来之际,请允许我代表中国散文家协会及《中国散文家》,《华夏散文》杂志社,向散文界各位文友及你们的家人拜个早年。祝福你们在大吉的羊年四季祥和,家庭幸福!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迈着更加坚定更加豪迈的步伐,为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之梦,做出更多的努力。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坚守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为深化中国梦理论认识、激发全社会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作了新论述、新发展,深刻阐述和科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总书记的讲话髙屋建瓴,厚重深刻而又充满新意,对当代中国文艺发展无疑是重要的指南、激励与鞭策。因此我希望:《中国散文家》、《华夏散文》杂志社及中国散文家协会的全体同仁,务必在思想上、行动上积极行动起来,在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基础上,以鲜明的政论观点、厚重的历史内涵、浓郁的文化意蕴和髙超的艺术水准,写出更多让人民满意的散文作品。

伟大的作品是永远开不败的花,是一个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资源,它不仅会流传后世,更会滋养一代又一代读者,为国家为民族注入不断发展的活力。“人民”,这个字眼在总书记此次讲话中髙频出现。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期间也曾说:“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今天,习总书记用有力的语言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可见,文学能动地反映生活。没有生活,没有对生活的能动的反映,就没有文学。而文学来自人民群众之中,我们的宗旨又是为了人民。这就决定:人民永远是我们作家书写的中心,这是不可偏离的方向,这是不能违背的原则,这是不能淡忘的主题。总书记在讲话中反复强调,文艺对价值观的塑造与引导,如:“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好的精神作品具有独特的力量,它不是一般的说理,而是传达、激发感情。这种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再现,源于生活而又髙于生活。真诚、伟大的文学作品,一定既反映人民的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的精神生活。

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创作史诗性作品,作家除了要有精准地把握现实的能力与精湛的艺术表达能力外,还要具有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知识融会而成的文化厚度、思想深度,以及用这种特有素质打量生活、处理素材、提炼意藴的非凡功力。散文必须是真实的,但它又不能心里想什么就写什么,生活是什么就表现什么,作者需要对生活思考后再创作,或借物写人或借物思考,才能达到散文创作的一个境界。今天,我们可以从历代不朽散文中不仅看到其色彩斑斓,还能读出一种清爽、明快和温润之气,仿佛有一种幽思在脑际暗暗流动。许多作品取材独特,构思新颖,内容或粗犷神秘,或精致细腻,或冷峻悲悯,或绵密多情,体现了作者思考和创新的从容性、深邃性,实为难得。有些作品读来如同一杯甘冽的泉水,甜甜的,若莎翁《仲夏夜之梦》。有些读来似一剂猛药,若曹操读陈琳檄文,武则天阅骆宾王伐赋。有些读来催人泪下,肝肠寸断,如蔡文姫《胡笳十八拍》。有些读来情意绵绵,幽思不绝,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文章契情、景、事而作,援笔立就,一气呵成,实为作者之梦想。如陆机《文赋》、曹丕《典论·论文》、刘勰《文心雕龙》。通观之最关键是契合其情、景和事。

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这个时代为我们散文家和一切艺术家提供了丰沛的营养和鲜活的体验。我们应该主动投身于时代的洪流,在现实的潮涌中挥洒激情,记录和歌唱时代。只有怀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如大地般深厚美好的品质方能与时代同歩。诗作纯朴自然的创作手绝不是靠技巧手法得来的,它更需要的是一种综合能力与素质,在生活的锅灶里爆、炒、煮、煎,在思想的熔炉里冶炼淬火。这颇似春天涌动出的生命绿意,它既借助于阳光的和煦与微风的吹拂,更离不开一个冬天的内敛与贮藏。文学也是历史,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记录人类成长进步的历史,也是人类的心灵史、精神史。我们的时代需要史诗,呼唤史诗。今天的中国,有太多的故事值得讲述,有太多的情感值得抒发。文学,就应该写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欢乐和忧伤、困顿和振奋、渴望和豪情,更应该写出党领导人民奋斗前行的伟大精神。史诗诞生的土壤己足够丰沃,现在缺乏的是崇尚史诗、创造史诗的精神和品格。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史诗,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自己优秀長篇史诗更是精华永在。为什么会有史诗?因为每一个民族都需要有记录他们创世开业伟大功绩的浩浩長歌,有记录他们灵魂追索和精神寄托的绝世交响。我们渴望的,不仅仅是史诗形式,更是史诗的气度和魂魄。一个有作为的民族,不能没有自己的史诗。但是,纵观这些年的文学创作(特别是散文类)能够与这个伟大时代相匹配的作品实在不多,庄严厚重、气势恢宏的史诗之作更是难见。有髙原而缺少高峰,碎片化、个体化、感官化的填充物遍地皆是。震撼民族心灵的精神气象,天际浪浪,海山苍苍的合唱,几为绝响。何以如此?值得我们深刻反省。

有史以来,文学分为两大类:韵文和散文,韵文之外都是散文。文、史不分家,散文与说史水乳交融。这是一个兼容并包、诸体俱在的大家族。这个家族是以情动人,以心交心,以气质、神韵、优美且富于凝聚力的形式和文字去打动读者。当然,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均提到散文要有边界,也要有弹性,走出尴尬的境地,重振自己的辉煌,我也认同此观点。散文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