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散文 > 散文[文学体裁](3)

散文[文学体裁](3)

来源:网络转载 2016-08-26 14:22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2.读散文要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抓住散文中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⑴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如巴金的《灯》;⑵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如杨朔的《荔枝蜜》;⑶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⑷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如朱自清的《绿》;⑸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以事理为线索,如唐韬的《琐忆》。
3.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

散文常常托物寄意,为了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就是所谓的“形得而神自来焉”。我们读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点,由“形”见“神”,深入体会文章内容。

4.注意展开联想,领会文章的神韵。

联想的方式有:①串联式:如《猎户》“尚二叔→百中老人→董昆”;②辐射式:如《土地》以“土地”为中心生发开去,写“热爱生活,保卫土地,建设土地”;③假托式:如《白杨礼赞》;④屏风式:如《风景谈》。注意丰富的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到虚,这样才能体会到文章的神韵,领会到更深刻的道理。

5.品味散文的语言。

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一篇好的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杰出的散文家的语言又各具不同的语言风格: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茅盾的散文语言细腻深刻,郭沫若的散文语言气势磅礴,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清新隽永,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孙犁的散文语言质朴,刘白羽的散文语言奔放,杨朔的散文语言精巧。何为的散文语言雅致。一些散文大家的语言,又常常因内容而异。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的语言,锋利如匕首;《好的故事》的语言,绚丽如云锦;《风筝》的语言,凝重如深潭。体味散文的语言风格,就可以对散文的内容体味地更加深刻。

散文[文学体裁] - 写作要求

开掘新意

“意”,就是作者通过作品的内容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所揭示的生活道理。立意要求正确、深刻、新颖。文学作品尤其贵在创新。一篇好的散文,能够吸引人、感染人,首先在于立意新颖脱俗、别开生面。
第一,选取典型材料。无论是重大题材,还是日常生活的题材,都需独具慧眼和匠心开拓其新意。
第二,要有独特感受。立意的新颖,关键在于作者对生活有独特的感受。这种感受,不是作者世界观的强贴和硬塞,而是对题材认识和开掘的结果。歌德:“独创性的一个最好的标志,就在于选择题材之后,能把它加以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得大家承认压根儿想不到会在这个题材里发现那么多的东西。”
第三,倾注真实感情。出自肺腑的言语,才会新颖感人。
作品:余光中《我的四个假想敌》,巴金《小狗包弟》

联想生发

《缘缘堂随笔》

一篇散文的写作,往往是作者在生活中受某种事物的触动,心有所感,联想生发,然后构思成篇。触发物可能是一个人物,一件事情,一处场景,……它往往是不完整的。联想的基本特点是:从眼前所见的“此物”,想到不在眼前的“彼物”,并通过对事物的外形特点和内在气质的描绘,或借助类比,或取其寓意,或以形传神,或虚实相生,表现一种深刻的思想含意。
联想的方式:第一,从具体的事物联想到深刻的道理。如秦牧的《社稷坛抒情》。第二,从自然景物联想到社会生活。如茅盾《白杨礼赞》。第三,从历史、过去的回顾联想到现实生活。如紫风《巍巍井冈山》
联想要选择新的角度。作者要通过对事物的细致观察,摄其特点,触发新的联想。“横看成岭侧成峰”,即使对同一事物,也能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出发,选择新的角度。以蜜蜂为例,鲁迅先生从蜜蜂“博采”百花,想到一个人读书要博览,“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很有限,枯燥了。”  (《给颜黎民君的信》);秦牧又有另一说,蜜蜂采花是摘取“顶儿尖儿”这一点,想到各行各业要汲取别人长处,加以融会贯通的一种工作方法。精心布局

散文的结构形式,一般来说,写人记事的散文,尤其是记叙一人一事的散文,多以时间空间的变化或事件的发展为线索来安排篇章;记游性的散文,也多用这种方式。另一种结构方式,则以思想感情为线,组合关联材料,如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散文结构“无一定之律,有一定之妙”:
第一,散而不乱,即所谓“形散而神不散”。所谓“散”,就是要撒得开,即取材广泛,笔法灵活;所谓“不乱”,就是要收得拢,即主题集中。不管题材天南地北、古今中外,笔法纵横驰骋、挥洒自如,都紧紧围绕一个主题。“散文虽‘散’而不乱,全靠思想把那一切材料统一起来,用一根思想的线串起生活的珍珠,珍珠才不会遍地滚乱,这才成其为整齐的珠串。” (秦牧《散文创作谈》)
第二,波澜起伏。散文的布局,不但要能把零散的材料组合成篇,做到线索清楚、散而不乱;而且要使线索的发展曲折变化,摇曳多姿、引人入胜。第三,疏密有致:详略得当。所谓疏密有致,就是说在布局行文中,哪些应当粗略,哪些应当详细,要配置得当,不要平均用力。关键是要从表现主题出发,把详略处理地恰如其分。

讲究文采

散文通常以直接的方式抒情,篇幅比较短小,因此,十分讲究文采,力求做到准确生动、朴素优美、简洁潇洒,而又富于节奏感。
第一,准确生动。用恰切的词语描绘事物的性质、状貌,恰到好处地抒情表意。准确是用语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求生动。
第二,朴素优美。朴素就是要求把文字写得朴实平易。朴素的语言,常是作者真情的自然流露。朴素,又不是粗糙,而是一种出于自然、工于匠心的美。清人吴德旋:“作文岂可废雕琢?但须清雕琢耳。功夫成就之后,信笔写出,无一字一句吃力,却无一字一句率易;清气澄澈中,自然古雅有风神,是一家数也。”
第三,潇洒自然。 
第四,富于节奏感。

散文[文学体裁] - 写作方法

独到立意意识

 散文立意的特点与价值,散文立意要素的基本构成,散文的立意方法。

灵动意象描画

 散文的意象类别及美学特征,如再现性意象、表现性意象、象征性意象。散文意象的组合艺术,如有序的逻辑性组合、自然的感觉性组合等。

新颖意境创设
上一篇:写人的作文400字 下一篇:我家还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