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散文 > 【校园芳华】华夏散文2016

【校园芳华】华夏散文2016

来源:网络转载 2016-12-15 18:05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校园芳华】华夏散文2016-12期 (2016-12-12 09:08:05)

标签: 文化 分类: 美文欣赏

 

校园芳华

 

握手,老同学! 王舒漫 58

月自当空水自流  冯心语 60

新 居 吴奕晓 62

酒 殇 袁 坤 64

 

 

握手,老同学!

 

——那时我们仨傻得很可爱

 

  王舒漫

 

王舒漫,笔名蕙兰于心,中文教师。寓居上海。获得中国语言文学学士和心理学硕士。现上海复旦大学博士课程班在读。1993年致力于散文诗创作和研究迄今22年间,创作散文诗千余多首,历任《翰墨空谷》文学社社长、散文诗研究院长,《世界散文诗博览》总编。著有散文专集《心岸》、散文诗专集《耕云播月》。中外散文诗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员,作品散见于《星星》《检察文学》《青岛文学》《华夏散文》《山东文学》《天津诗人》《人生与伴侣》《2015年度散文诗年选》等。荣获中国散文华表奖,华夏散文奖,复旦大学第一届写我中国心汉字书写三等奖等。

 

 

那时,我们像白鹭一样摘下自己的羽毛,从春雨到秋红海棠,童年金色,自由浪漫。

六岁的你,全部才华便是幽默与伶俐,每一个同学都逃避不了你起的外号,你说我拽的像荷莲的模样,娴静,孤绝,过于冷傲不招人喜欢,但你和我还有杨同学,我们仨,性格迥异,却好得像草间里的黏黏虫。记得吗?私底下你把全班同学的外号都一一对应,什么梅子,青虫,小蚂蚱,大蟑螂,末了你连我和杨同学也没放过!我们坏笑得滚倒一边擦着泪水!

数学课,你站起来就发言,常常把那个矮小的数学老师藩良宝,反问得蒙了半节课,最后愣是不知道是他问错,还是你答案错!语文课就是我的小天下,智慧升华的课堂,感恩语文老师邵丽珍,总是把我的作文当范文,读一遍,诵一遍,十五岁的我一首诗 “太阳雨”足足让语文老师欣赏,优待地爱了我整整一个学期,因此,我还大胆妄为地请假,成功地与好姐妹杨同学去大光明电影院贪玩了一天。

化学课杨同学发威,咱俩配合,改编化学元素表,倒背如流。修理了毕业给我们写满爱的箴言的新老师。谁都忘不了,那个高大上的李平同学乃班长一枚,呵!才十四岁就有无与伦比的口才,和我们大谈马克思主义,嚣张的气焰吃住了我们仨,不懂吧,放学留堂!哈哈,他的诡秘,你懂得……

握手,老同学!今天载一船荷香,酣畅淋漓地哭吧,岁月匆匆,我们依旧在寻找童年永恒的记忆,笑吧,把眼角每一条皱纹笑成温暖的花瓣。生命的觉悟是爱,我们像梦一样走进了成年。

拥抱吧,还等什么?泪花里有我想见你的笑!青春逝去友情存念,再次相聚我们泪下点点……

 

静,深秋一个雨天与自己的灵魂偎依

 

拽动平淡的节奏在“千彩书坊”与张爱玲对话,与自己的灵魂偎依。

寻去,红玫瑰窗下,奢华与迷离拉近了旧式皮箱下泛白的忧伤。三两片梦幻般“紫陀罗花”啪的跌落于苍茫的雨中,卷起七八层晦暗,厚厚的书中透着薄薄的时光,一暖,一冷,一喜,一悲,山河倒影,岁月退让于旧上海之后,没有人可以用歌咏送别旧日的光景,送别《传奇》中的爱玲和人生的悲凉。

在这一米空间里有她的城,她的文字,和她苍凉如纸的心正点着微弱的光,这光没熄灭,但也无法燃烧她留下的伤愁。在老式马车前,在书坊转角,静静地上演着《金锁记》和《倾城之恋》她说,“不爱是一生的遗憾爱是一生的磨难”。马车在昏暗的街巷辗动,她穿越了苦难,战争,我想应是极致的爱谋杀了她,她死在永恒的爱与爱的刻骨之中,死在困苦穷乏,悲哀和迷离之上。是痴,是傻,我不敢在想,那就静心领略吧。

我的灵魂没有当铺,我细碎的生命没有伊优雅与浪漫,没有她的执着,更不会握着爱情低到尘埃中开花。呵,我的朋友!我们的生命是一场骗局。

我爱雏菊中微笑,我爱热烈焚烧寒冷,秋霜,一不小心,一低头我便可以淬炼高飞的灵魂,此刻,幻影缭绕,静,我不敢喘息,漾开诗的气象,在静里,有一条隔着愁吟的河流,在远方。

 

 

月自当空水自流

 

冯心语

 

冯心语,笔名致远,女,1999年7月生于黑龙江省大庆市,现为大庆实验中学高中应届毕业生,热爱读书、写作和旅行,热心公益事业,有作品散见于中石油企业及地方等报刊,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

 

 

    因为亘古长存的永恒,因为阴晴圆缺的变换,月亮占据了远古先哲的仰望,浸满了迁客离人的遐想。于是,诗人一泼墨,便有哲人的论辩,便充斥动情遐想。

    因为延绵不断的浩荡,因为一去不返的流淌,江水说尽了人生渺小的虚无,解脱了沉浮无定的悲苦。于是,江水涤荡了诗情,是由思考而生的叹喟,更是寻求解脱的寄予。

    夜色中的江只剩茫茫,多亏了月,洒下清冷的银辉,照出江水与天边交际处隐约的轮廓。浩荡,尤其是夜幕中月色衬出的迷茫。不知道大江多长,不知道江水多深,只知道孤身一人的渺小。波涛声是叩打的交响,那般清晰流畅,江水如此酣畅淋漓而人生又何故暗流涌动?波涛的翻涌给月衬出底色,月亮就在那静止着,遥远清冷,但亘古长存。任是凡夫俗子,目不识丁,在此江此月孤影一人时,也会顿悟些许人生之理吧!

    因江月的永恒而“哀吾生之须臾”的诗作自古有之,而对人生哲理的求索便由江月展开。“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正是江月浑然天成的苍茫让诗人感到浩瀚的天地存在,求索历史、天地、人生的关系。人生无疑是短暂虚无的,但愁苦却不宜在此情此景下抒发,月澄澈了诗人的心,江开阔了情感的意境。于是张若虚挥笔而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一破人生短暂的感伤,在人类代代相传的生命力中得到慰藉。江月永存,生命的盎然生机又何尝不在薪火相传呢?在对江月的思索中,看到诗人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盛唐昂扬诗风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