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诗歌大全 > 大山深处的呼唤(都匀504篇)(4)

大山深处的呼唤(都匀504篇)(4)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8-14 14:30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三线的孩子们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在这个相对封闭的小世界里,所有的人家都是近邻,所有的人不是同事就是同学,各家各户基本没有秘密可言,你家父母是干啥的,他家父母叫甚名谁统统都是一清二楚。“你这个四川耗子(号子)作死啊?”“你这个南京大萝卜跳啥子嘛?”瞧,这些知根之底的孩子们吵起架来都是那么的一语中的。有一次和小伙伴的吵架让我至今难忘:不记得是为了一桩什么事情,两个同班好友吵了起来,住在一楼的我和住在三楼的她拉开了战场,噼里啪啦一阵对决后,居高临下的楼上占了上风,急中生智和一个小帮凶嘀咕几句后,他立即朝楼上喊道:“你家爸爸怎么不回来啦?”楼上的“机关枪”顿时哑了火,原来她爸爸回老厂出差时被打成了“516”,隔离审查回不来了。对于我们这帮十来岁的孩子们,哪里知道政治斗争的险恶和残酷?“516”这个至今不知其所以然的罪名,使得多少人家破人亡。

    三线的孩子们同样有着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没有优越的物质条件,没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犹如一棵棵小树苗般在父辈们的精心呵护中,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顽强地生长。

    穿着父母的旧衣,吃着包谷杂粮,由于营养不良,患上了严重的贫血,正处生长发育期年龄的我长得细细长长,瘦得连医生打针都无从下手。

    上苍是公平的,他赋予了我瘦弱的身体,同时也赋予了我丰盈的心灵。师范毕业的母亲由于身体不好,丢下了执教多年的教鞭,离开了她热爱的教师岗位,改行做了厂图书管理员。近水楼台,让我有机会潜入文学的海洋,如饥似渴的我无论是中外名著还是古今小说各种杂志来者不拒,很多在当时不公开的内部书籍我都有幸博览,至今还记得的书籍名称有《红楼梦》《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红与黑》《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高尔基三部曲》《多雪的冬天》等等。挑灯夜读是家常便饭,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阅读的事也时有发生,通过那个时期的大量阅读,所汲取的文学养分一直惠及至今,那粒爱好文学的种子就是从那时起播种在了我的心灵深处。

 

七、都匀二中

    身为知识分子的父母非常重视我的教育,厂子弟学校的教学质量当然无法和都匀市里的老牌中学相匹敌,他们舍近求远把刚上初二的我从厂子弟学校转到了都匀二中,小小年纪的我和厂里的几个小姐妹开始了寄读生涯,四毛钱的公交车票对于每月只有几十元工资收入的家庭来说不算小钱,每到周六下午我们就拎着换洗衣服和带菜的瓶瓶罐罐满大街找厂里的汽车,那些开大卡车的司机叔叔们也都非常善良,不管在哪只要看到我们都会主动停下车来招呼我们上车,一个个兴高采烈的地从那高大的轮胎爬上去,叽叽喳喳小鸟般热热闹闹地回了家。如果有时运气不好找不到厂里的车,我们也有自己的办法,那就是跟我们宿舍的同学父亲的车到112,然后再步行半个多小时就能到家。她有个开大卡车的父亲,每到周六就来学校接她回家,让我们很是羡慕和沾光。回到家中,父母会倾其所有为我做些好吃的,每月的四斤肉票对于一个四口之家只能是杯水车薪,父母会安排在每个周末各买一斤等我回家一起打牙祭。周日下午返校时家里再用玻璃瓶给我们带上些菜,尽管都是些素菜,也都是特地多放些油炒得有滋有味,用来补充学校食堂那清淡的伙食。

    都匀二中是当时黔南州府仅有的两所中学之一,和它的名字一样,其教学质量和名气在整个黔南地区也是数一数二的。这是个五年六轨制的中学,虽然距离贵州电子基地指挥部083很近,校园里却少有各厂矿的子弟,一方面因为各厂矿的地理位置都比较偏远,受交通条件所限往返不便,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中央直属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行政归属局限。二中的招生主要面对地方,由于宿舍少,每年只招收很少的住校生,通常情况下我们这些厂矿子弟是很难进入的。然而这个难题却由于一个简单的理由迎刃而解:二中的校长和我们的厂长同是转业军人和山东老乡。

    时光可以让人淡忘很多东西,可有些事情却历久弥新。提起校长,不由得想起校长家那三位貌美如花的女人,她们给我留下了无法忘怀的深刻印象。校长是位从海南转业到都匀的退伍军人,他那说着一口海南普通话的夫人在当时当地简直就是一朵奇葩,一朵散发着无穷无尽女性魅力的奇葩。在那个狠批封资修的文化大革命年代,我居然在青春横溢的校园里见到了这位烫着满头卷发的校长夫人,虽然皮肤黝黑,但五官俏丽,体态婀娜,时常着一袭非常少见的旗袍,一头乌黑的瀑布极有韵致地飘逸着,如此的穿着打扮,如此的靓丽妖娆,犹如天外来客般稀罕,至少对我来说是平生首见。别说是在这个天高皇帝远的西南小城,即使在沿海的发达大都市也都难得一见,让人惊羡女人原来是可以这样美丽动人的!也许是上帝过于眷顾这个美丽的女人,居然派了两位美丽的天使来照顾她,那两位成天在水池边忙碌着洗涮淘汰的女孩是他们的女儿,天生丽质和她们的母亲同样的美丽。这两位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孩子不仅占据了美丽的容貌,还占有了丽和娜这两个美丽的名字,他们一家在这豆蔻年华的校园里,就是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

 

八、在504的最后时光

    初中毕业后,原来的小伙伴们几乎全都下乡插队当了知青。和父辈们一样进厂当一个工人,是当时所有的孩子们的唯一梦想。然而进厂当工人是有条件的:必须要有两年以上的知青经历才有可能,除非你是独生子女,在那个年代里又有几家是独生子女?于是插队当知青便成为所有即将走向社会的学子们的独木桥。抱着早下乡早进厂的期盼,很多人没有选择读高中而是选择了插队当知青。

    因为父母对知识的虔诚,坚持让我读高中。已经就读都匀二中高一的我正巧碰上厂子弟校和112子弟校在504合作办高中。为了方便起见决定打道回府转学回家。

    新办的高一总共还不到十个学生,他们是112转过来的和刚搬迁来厂不久的几位新同学。高一很快就结束了,没想到此后我再也没有踏进过高中的校门,和那张高中毕业文凭失之交臂。更没想到我那整整五年的504生涯已将走到尽头。生命的转折点再次降临,由于714厂接手另一家军工厂的包建任务,我的父亲被再次派遣,我们随之举家搬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市的4202厂成为我三线生活的第二个站点。

别了,我的三线生涯的起点。别了,我的少女时代。那年,我刚满十七岁。

 

 

写于2013年6月28日,7月5日初稿。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 ┊打印┊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初识舒婷

后一篇:大山深处的回眸——504篇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 发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初识舒婷

    后一篇 >大山深处的回眸——50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