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服饰 > 街拍 > 故宫大展解读千年秘瓷背后的尊崇与沉浮(2)

故宫大展解读千年秘瓷背后的尊崇与沉浮(2)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9-04 16:13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标准器确立之后,与之相同的青瓷得以认定为秘色瓷。从考古发现来看,出土秘色瓷的遗址均等级较高,如五代吴越国钱氏家族墓葬、宋太宗元德李后陵、北宋周王赵祐墓、辽陈国公主墓、辽圣宗贵妃墓等,都是皇室或王室成员墓葬。这显示出秘色瓷是跨越民族和族群使用的瓷器,也证明了秘色瓷进贡宫廷的“贡瓷”性质。就这样,大批的秘色瓷“ 复活 ”了。

浙江省博物馆所藏的唐代秘色瓷八棱瓶与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唐代秘色瓷净瓶对比呈现

浙江省博物馆所藏的唐代秘色瓷八棱瓶与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唐代秘色瓷净瓶对比呈现

“秘色重光”的第一部分展示了秘色瓷丰富的器型

“秘色重光”的第一部分展示了秘色瓷丰富的器型

(北宋,960-1127)越窑青釉刻花盒和(五代-北宋,907-1127)越窑青釉刻花罐

(北宋,960-1127)越窑青釉刻花盒和(五代-北宋,907-1127)越窑青釉刻花罐

(北宋)越窑青釉莲花瓣纹缸,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越窑青釉莲花瓣纹缸,故宫博物院藏

(五代,907-960)越窑青釉双系执壶,故宫博物院藏

(五代,907-960)越窑青釉双系执壶,故宫博物院藏

  “皇帝的瓷器”

  大量王室陵寝墓葬中的发现明确表达着秘色瓷的特殊地位,结合文献记载,可知秘色瓷确实是进贡给皇帝使用的瓷器。

  唐、五代时期中央政府实行土贡制度,各州将本地物进贡给皇帝。《新唐书·地理志》载,进贡瓷器的州府有邢州、越州和河南府等三处。文学家柳宗元等著文《代人进瓷器状》,写得就是他替友人饶州刺史向皇帝进贡瓷器一事。唐代诗人徐夤《贡余秘色茶盏》诗云“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所指亦是贡越窑青瓷之事。徐夤《贡余秘色茶盏》明确说明了秘色瓷就是贡瓷。

徐夤《贡余秘色茶盏》明确说明了秘色瓷就是贡瓷。

徐夤《贡余秘色茶盏》明确说明了秘色瓷就是贡瓷。

(五代)越窑青釉褐彩器盖,浙江博物馆藏

(五代)越窑青釉褐彩器盖,浙江博物馆藏

后司岙窑址出土(唐)越窑青釉鸟形埙(前排)、越窑青釉执壶式砚滴(左上)、越窑青釉葫芦(右上)

后司岙窑址出土(唐)越窑青釉鸟形埙(前排)、越窑青釉执壶式砚滴(左上)、越窑青釉葫芦(右上)

  在唐、五代的土贡制度下,是否存在生产贡瓷的窑厂呢?浙江慈溪上林湖吴家溪唐代凌倜墓出土墓志罐记载,“光启三年(887年)岁在丁未二月五日,殡于当保贡窑之北山”。志文证实了唐代贡窑的存在。与民窑不同,贡窑是特定生产贡瓷的窑场,其产品的一部分须用于进贡。贡窑与宋代专门生产宫廷用瓷的官窑也不通,仍保留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可以烧造普通瓷器。 

  值得关注的是,苏州博物馆的国宝级藏品——秘色瓷莲花碗也在展览中展出,这件碗于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发现,后入藏苏州博物馆,自此从未离开过苏州。

  秘色瓷莲花碗是苏州博物馆三件国宝文物之一。莲花碗由碗和盏托两部分组成。碗为直口深腹,外壁饰浮雕莲花三组,盏托的形状如豆,上部为翻口盘,刻画双钩仰莲两组,下部为向外撇的圈足,饰浮雕覆莲二组。该碗共由7组各种形态的莲花组成。瓷胎呈灰白色,胎质细腻致密,颗粒均匀纯净,托心平整,正中镂有一小圆孔直通器底,孔边刻“项记”窑工(作者)二字,施青釉,釉层厚且通体一致,光洁如玉,如宁静的湖水一般,清澈碧绿,正如唐陆龟蒙《秘色瓷器诗》中描绘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目千峰翠色来”,称得上“秘色瓷”中的稀有作品,精美绝伦,出类拔萃。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仿制的秘色瓷八棱净瓶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仿制的秘色瓷八棱净瓶

秘色瓷八棱净瓶局部

秘色瓷八棱净瓶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