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服饰 > 街拍 > 故宫大展解读千年秘瓷背后的尊崇与沉浮(3)

故宫大展解读千年秘瓷背后的尊崇与沉浮(3)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9-04 16:13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后司岙窑址出土的两件(唐)越窑青釉瓜棱执壶

后司岙窑址出土的两件(唐)越窑青釉瓜棱执壶

  秘色瓷的生产时间从晚唐直到宋初,唐、辽、宋皇家均使用,五代时期除吴越国外,文献记载前蜀曾向中央进贡秘色瓷,考古发现广州、长沙均出土有五代时期的秘色瓷器,说明当时前蜀、楚、南汉均曾得到并使用秘色瓷。毫不夸张地说,秘色瓷器在九至十一世纪是一种“国际性”的高品质瓷器。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发掘于2015年的圣辽宗贵妃墓,出土了大量越窑青瓷,足边多包金属饰(称为“釦”),且加有金、银盖,是辽代釦器出土最集中的一次

圣宗贵妃墓出土的(辽,916-1125年)越窑秘色瓷银釦执壶,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圣宗贵妃墓出土的(辽,916-1125年)越窑秘色瓷银釦执壶,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越窑秘色瓷银釦执壶刻花细节

越窑秘色瓷银釦执壶刻花细节

内蒙古陈国公主墓出土的(辽)“官”字款越窑青釉菊花纹盘,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内蒙古陈国公主墓出土的(辽)“官”字款越窑青釉菊花纹盘,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圣宗贵妃墓出土的(辽,916-1125年)越窑秘色瓷银釦盏托,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圣宗贵妃墓出土的(辽,916-1125年)越窑秘色瓷银釦盏托,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2015年10月到2017年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浙江慈溪上林湖中心区域的后司岙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揭露出了龙窑窑炉、房址、贮泥池等作坊遗迹。同时,出土了丰富的晚唐五代时期越窑瓷器精品,其中相当一部分器物与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相同。这意味着后司岙窑址就是秘色瓷的产地之一。

大量王室陵寝墓葬中的发现明确表达着秘色瓷的特殊地位,结合文献记载,可知秘色瓷确实是进贡给皇帝使用的瓷器。

大量王室陵寝墓葬中的发现明确表达着秘色瓷的特殊地位,结合文献记载,可知秘色瓷确实是进贡给皇帝使用的瓷器。

  1977年在上林湖吴家溪出土的(唐)青釉墓志罐,其上有“光启三年(887年)岁在丁未二月五日,殡于当保贡窑之北山”,说明上林湖地区存在贡窑

  生产地的发现不仅代表着结果,更展现出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秘色瓷的生产过程,也涵盖整个窑址的发展过程。后司岙的发现,极大丰富了我们对已有秘色瓷器种类的认知、告诉了我们部分秘色瓷可能的烧造地点以及烧造方式。同时,普通越窑瓷器的同步出土,也使我们对包括秘色瓷在内的越窑瓷器生产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秘色重光”展览现场

“秘色重光”展览现场

浙江省杭州市钱元瓘墓出土(五代)越窑秘色瓷浮雕盘龙纹罂,浙江省博物馆

浙江省杭州市钱元瓘墓出土(五代)越窑秘色瓷浮雕盘龙纹罂,浙江省博物馆

越窑秘色瓷浮雕盘龙纹罂局部

越窑秘色瓷浮雕盘龙纹罂局部

钱元瓘墓出土(五代)越窑秘色瓷方形罍(上)和浙江省临安市康陵出土的(五代)越窑秘色瓷方形罍(下)

钱元瓘墓出土(五代)越窑秘色瓷方形罍(上)和浙江省临安市康陵出土的(五代)越窑秘色瓷方形罍(下)

河南省巩义市元德李后陵出土的一组刻纹器

河南省巩义市元德李后陵出土的一组刻纹器

河南省巩义市元德李后陵出土(北宋)越窑秘色瓷刻云鹤纹器

河南省巩义市元德李后陵出土(北宋)越窑秘色瓷刻云鹤纹器

后司岙窑址出土的(唐)越窑秘色瓷罐盖和盒盖

后司岙窑址出土的(唐)越窑秘色瓷罐盖和盒盖

  因其成果意义重大,后司岙窑址被评为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今年正值法门寺地宫发现30周年。与此同时,秘色瓷产地——后司岙窑址的确立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大发现。“秘色重光”展览,正是对这两大重要学术事件的纪念和总结。

  秘色瓷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