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风土人情 > 【汕头文化】汕头历史文化 汕头风土人情(5)

【汕头文化】汕头历史文化 汕头风土人情(5)

来源:网络转载 2016-12-05 00:51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重阳有登高习俗:《澄海县志》说:“九月九日,是重阳节,登高饮酒,簪菊花,插茱萸,仍遵照古人遗留下习俗,谚语说:‘九月重九,登高饮酒。’”这天称为重阳节,是因为《易经》将九定为阳数,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日、月俱为“九”数,两阳相重,又称为“重阳”。

重阳登高习俗,从西汉时期就已经流行。有关登高缘因,人们社撰了这样一个传说。《续齐谐记》曰:东汉时汝南桓景,随方士费长房学道术,游学多年。一天,费长房告诫桓景说:“九月九日这一天,你家有大灾。你可速回家,让家人皆准备一只装有茱萸的绛色袋子,系于臂上,登高饮菊花酒,便可消灾免祸。桓景听罢,匆忙回家,遵从师傅所嘱,令全家登高。到傍晚回家一看,院中的狗、猪、羊、牛均已暴死。费长房闻讯说:这是家畜代你全家受了祸。这传说虽属无稽之谈,但反映了古人迫切期望消灾避祸、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冬至

每年的冬至节,家家户户仍然制作冬节丸,以示欢庆丰冬,展望来年,有“封冬”的习俗。《饶平县志》载:“饶俗山居者治耕织冬至米丸。”又称“十一月冬至节,亦谓之亚节,俗以糯米丸荐祖先,长幼食之谓添岁。”每年的十一月冬至日,农事告一段落,家家户户忙着藏粮和制作冬节丸,祭拜祖先,欢庆丰冬,且有“封冬的习俗。“封冬”是把留下来的一部分丸,用“香线杆”穿成一枚一枚的丸串,冬至节晚上,把这些丸串按其大小长短分别插于福德庙、宗祠、神龛;插于谷仓、麦仓、豆仓、和番薯仓;插于米瓮边、睡床边、门窗边和灶头边;还插于鸡栏、鸭栏、鹅栏、兔栏、羊栏、猪舍和牛棚。有的人家连家中的器物也无不粘上几枚汤丸。这一串串,一枚枚,象征着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合家团圆。也标志着丰收后,务必精打细算,开源节流。同时告诉人们添上一岁了。农民把耕牛视为“农家宝”,冬至节那天,除了煮一锅甜丸犒赏耕牛之外,还特意在耕牛的两条角、脊梁和尾巴上,粘上一字形的冬节丸各三枚,一共十二枚。这十二枚冬节丸标志着一年四季十二个月,耕牛膘肥肉壮,体健力大,“一元大武”。农家对牛的这种崇敬和厚爱,乃是报答耕牛长年劳役之功。倘若那一家死了牛,其悲痛程度是无可言状的。俗语叫“人食牛之脚下饭”。“封冬”过了三日三夜,一大早,孩子们便活跃起来了。在屋里屋外,里室外室,牛棚猪舍蹦蹦跳跳,熙熙攘攘。一串串的,一枚枚的冬节丸,剥开来,摘下来,装进口袋的,捏在手指上举得高高的,一个跟一个,东跑西窜,快乐得如同飞出笼的鸟儿。剥开来的、摘下来的这些干腻腻的冬节丸,或蒸或烳或炒,有牙齿的人送一枚入口中,仔细咀嚼玩味,味道够香酥的。

出花园

出花园是传统的成人节。少男少女在虚岁15岁举行的成人仪式,具体仪式各地略有不同。在澄海,父母采来12种不同鲜花,浸在水里给孩子沐浴,母亲给孩子扎上自己亲手缝制的新腰兜,兜里一般放着12颗桂圆和两枚“顺治”铜钱。出花园之日,成礼的少年有许拘束和讲究要遵守。现在,许多仪式内容有所简化。

春节贴春联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神联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史料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爱。有人曾这样概括春联:“两行文字,撑天柱地;一副对联,评古涵今。”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端午节吃粽子

这里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