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天南海北 > 【最大的院】故宫24小时(2)

【最大的院】故宫24小时(2)

来源:网络转载 2016-10-02 18:01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每天早上七点半,屈峰进故宫,在食堂吃过早饭,打完开水,就在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他的工作台上躺着一只紫檀包镶的矮立柜,右前腿侧面的紫檀木片脱落了,露出里边杂木的主体。柜子里的两个抽屉取出来搁在一旁,一个抽屉里扔着个不透明的塑料马夹袋,袋里是一些紫檀木片。“就是从这个柜子上掉的。有时候修完了发现有不是这上头的,就送回库房让他们找是哪儿掉的。”屈峰说。

修文物有个原则:一件东西如果找不到相同样式的另一件作参考,就不能动。必须有“原样”,而且要严格按照原样来修。“有时候我们修文物,也在开玩笑:这件东西做得真丑。但是丑也得按照丑的来。”

粘木头用的胶也是“古法”手制:买黄花鱼的干鱼肚,泡发、加热,然后放到铁锅里捶打,直到打成糊状。砸完后剪成小条晾干,用时加水熬成胶。砸胶是非常费力的,有老话叫“好汉砸不了二两鳔”。但这种胶的好处是可逆:用它修好一件东西,要是发现有误,用水一泡就开了。树脂胶想拆是拆不下来的,所以绝不允许使用。

除了文物库房之外,故宫内文保科技部是惟一安装双向电子门禁的办公场所,进出都得刷卡。因为在这儿,文物就搁在桌面上——修复人员要在这儿修复。文物交接手续严谨而繁琐。从库房调出文物要层层签字直至院长,文物到办公室时,库管、修复、行政三方人员都得在场,初步检查伤况,在结果上签字。修复人员先清理器物上的尘土,如果发现新的伤况,要把库房的人叫来,补充伤况,再签字……

屈峰也时常要到故宫开放区域的展线上去修文物。一是展厅里原状陈列的文物确有修复需求,二是能省去搬动文物的手续麻烦。

干修文物的活,心态非常重要。“有时候觉得心里不爽,就停下,不要再碰了,出去转两圈,文物安全是第一的。”故宫里边屈峰特别喜欢的一个地方是武英殿东墙外,断虹桥北边的“十八棵槐”,目前还是非开放区域。“有时候我烦了,就在那儿清静清静。”

故宫从来不是“冷宫”,2015年更是成为爆棚的“热宫”。这个古老的建筑里的摄像头全时空覆盖,无论是“裸照事件”还是在文物上刻字,都被记录得一清二楚。所有库房、展厅全由互联网控制,盗贼无处藏身。 (CFP/图)

高仿复制品成了国礼

上午8:30,故宫午门入口开放,游客可以验票入院。端门北广场的30个售票窗口也售票。排队的人不算多,观众已经熟悉了网络预约购票。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认为2015年故宫最值得得意的是实现观众分流,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事关文化遗产安全,事关观众的感受,是很难办的事,我们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2012年10月2日,故宫创下单日游客接待量的历史纪录,18.2万人涌入故宫,其中17.5万在端门广场西朝房的34个售票处购票,约6000人使用网上预约。那一年故宫全年观众超过1500万,成为世界唯一每年接待1000万以上观众的博物馆。

上海在2014跨年夜的踩踏事故,让博物院对过去的几个黄金周感到后怕。“我们90年没有发生过踩踏,绝对是奇迹了。”单霁翔说。经过一些渐进式的观众限流的尝试,2015年6月13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执行每日8万人的入宫上限。

用不了一个小时,速度最快的游客已经从午门走到了神武门。神武门东侧的一排长房,挂着“故宫文创馆”的布帘,“文创馆”2015年9月28日正式开业,号称故宫“最后一间展厅”。

故宫文创产品在2013年形成量的飞跃,2014年已有六千多个品种,到2015年11月则有8636种。故宫内42处文创产品经营网点里,更多是色彩艳丽、风格卡通的产品,故宫文创馆里的相对典雅。定价530元的“御笔写经”抄经套装在文创馆和“微故宫”的微店都有出售,每年售出上万套。木器馆里的檀木手串百余元,很受欢迎,不过旁边的紫檀架子床恐怕不会太快卖出去,“有点贵,上千万元。”单霁翔院长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故宫博物院经营管理处处长杨晓波并不太在意这些大件家具是否卖出去:“故宫目前没有家具展示厅,文创产品的木器展厅目前填补了这个空白,让观众可以近距离看一看,摸一摸。”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些家具都以故宫馆藏为原型仿制。

故宫文创产品越来越多地成为国礼。2015年习近平访美,送给奥巴马的是韩滉《五牛图》的高仿复制品和做成雕塑摆件的五头铜牛。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收到的是故宫出版社制作的高仿复制品,馆藏清代画家余稚的《花鸟图册》。“我记得默克尔特别喜欢,抱着大册页,还特意嘱咐工作人员,装图册的袋子要带上。”故宫出版社社长刘辉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相比之下,《故宫日历》轻巧得多。2016年的《故宫日历》正版售出30万册,“市面上的盗版差不多也是这个数。”刘辉说,有次同事去王府井书店,看见摆满了形式、设计都跟风的“红楼梦日历”“齐白石日历”,故宫日历也摆在里边。“它带动了一个日历出版的高潮。”刘辉认为。

2015年,故宫文创产品销售额9.6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收入用在故宫内环境改善工程,也要供养两个非编制单位故宫学院和故宫研究院。

从明代开始,历任故宫猫就在“站岗”,整个紫禁城从来没有鼠害。 (朗汉真/图)

“最后一个观众走了, 我们才闭馆”

上午十点,一辆黑色轿车从东华门进院,停在南三所门前。耿宝昌老先生拄着拐杖下车,缓步走向古器物部院内他那间小小的办公室。南三所的绿色琉璃瓦屋顶在紫禁城大片的黄色屋顶中格外醒目。它位于故宫外朝东路,五行属木,意味着生长,在清代是皇子居所,也叫“阿哥所”。

耿先生94岁,1956年11月进入故宫博物院,差几个月就要满60年。单士元、徐邦达、冯先铭和耿宝昌是当年故宫博物院定为“永不退休”的四位专家,如今另三位都已作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