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天南海北 > [转载]台北故宫文物:书法(汉(3)

[转载]台北故宫文物:书法(汉(3)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5-01 21:03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七言律诗
宋高宗【宋朝】
公元纪年: 1107-1187AD
文物描述:看来章法疏朗,字体匀称,体氏圆润,墨色统一,以中锋出之,布局甚费经营,予人以赏心悦目之感。杜诗意境如画,高宗笔墨洗炼,二者相互辉映,甚称珠联璧合。
文物尺寸: 横:48.7cm 纵:27.1cm
文物形式: 册
文物质地: 绢本
文物丛目: 【名称】宋元宝翰册【件】【开】【1幅】
书法书体: 行书
释文: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雷声忽送千峰雨。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泥湿不妨。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赐亿年。
印记款识: 【款识】
【题跋】
【收传】御书之宝。御书(半印)。鉴赏(半印)。囱人家(半印)。神品。(重一)。天籁阁。桃里。项元汴印。子京珍秘。项墨林鉴赏章。吴廷私印。若水轩。虚朗斋。项墨林父秘籍之印。项子京家珍藏。公保世家。退密(半印)。□李项氏(半印)。干隆御览之宝。乐善唐图书记。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三半印不识。三印不识。
宋高宗(1107~1187AD),名构,字德基,涿郡人,赵佶第九子,享年八十一岁。早年书法仿效黄庭坚,绍兴初年,改学二王,自谓对王羲之(307-365)书法,用功最深,终于酝酿出自己之书风。纵然宋代书法艺术背离传统,但因高宗多方努力,虽未见明显起色,却为元代播下复古种子,宋朝后裔元朝书法领袖赵孟俯早年即以宋高宗书法为榜样,使中国正统书派承传保留数百年之久。


书诗   ★★★
宋徽宗(赵佶)【宋朝】
公元纪年: 1082-1135AD
文物描述:宋徽宗书法,特征是笔迹细瘦。笔画条畅,在转折处,将藏锋露锋运转提顿的痕迹,保留下来,那就成为「瘦金书」的基本笔画架构。如写一横,起笔处是尖,先斜下,而后横行,收笔留有一顿点,即是特点之一。结体虽楷,而整体运笔,大都直来直往,飘忽快捷,似行如草。
文物尺寸: 纵:33.2cm 横:63cm
文物形式: 册
文物质地: 纸本
文物丛目: 【名称】宋人法书册【件】【开】【1幅】
书法书体: 瘦金体
释文:
欲借嵯峨万仞崇。故将工巧状层峰。数寻苍色如烟合。一片盘根似藓封。院宇接连常籍竹。池亭掩映却凭松。分明装出依岩寺。只欠清宵几韵钟。风霜郑腊晨。旱见几枝新。预荷东皇化。偷回北苑春。旗枪虽不颣。荈孽似堪伦。已有清荣谕。终难混棘榛。
印记款识: 【款识】
【题跋】
【收传】安仪周书画之章。鱼雁无恙。御题翰墨林。翰墨林鉴之章。干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石渠定鉴。宝笈重编。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

宋徽宗赵佶(1082~1135AD),性好书画,禀赋极高,书画无不精工,并善体物情,花鸟画描绘,刻划入微,尤为擅长并主导晚期画院。其书法别成一体,字号「瘦金体」,此书风来自唐代薛稷。

尺牍 
蔡襄【宋朝】
公元纪年: 1012-1067AD
文物描述:本幅运笔如行,而结体似楷,写来从容不迫,正是「端严而不刻,温厚而不犯。太平之气郁然见于楮毫间。」本帖内文,即求制作纸中名品澄心堂纸,此纸源于五代南唐烈组李升(888—943),命宣城加工制作。澄心堂为李升任金陵节度使住处名称,据称其纸,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宋代士大师讲究生活品味,于文房用具,尤其考究。「笔墨纸砚精良,人生一乐。」
文物尺寸: 纵:24.7cm 横:27.1cm
文物形式: 册
文物质地: 纸本
文物丛目: 【名称】宋四家真迹册【件】【开】【11幅】
书法书体: 行书
释文:澄心堂纸一幅。阔挟厚薄坚实皆类此乃佳。工者不愿为。又恐不能为之。试与厚直莫得之。见其楮细似可做也。便人只求百幅。癸卯重阳日。襄书。
印记款识: 【款识】
【题跋】
【收传】黄琳美之。琳印。神品(重一)。墨林项季子章(存半)。项元汴印。子京父印。子孙永保。墨林秘玩(重一)。虚朗斋。子京。□李项氏世家宝玩。沮溺之俦。天籁阁。退密。子京父印。平生真赏。项墨林鉴赏章。宫保世家(存半)。若水轩(存半)。陈定。鸿。绪。□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