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途中趣谈 >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打造休闲度假旅游产业新高地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打造休闲度假旅游产业新高地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8-26 20:17 编辑: 网络 查看:

  鄂尔多斯市委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打造鄂尔多斯旅游品牌,建设我国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面向国内外市场,建设健康产业示范区”,“到2017年,全市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50亿元”。近年来,东胜区以“避暑”为特色,把休闲产业作为焕发经济增长活力的突破口,助推打造发展新高地。

   休闲旅游擦亮城市名片

   “第一次来到东胜,这里的一切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空气好、环境美,是充满北疆特色的‘塞上明珠’,很适合休闲度假。”著名音乐家徐沛东在受邀来到东胜参加活动时说。

  今年5月1日至3日,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迎来“小黄金周”游客高峰,景区共接待游客3.5万人(次),实现旅游销售收入175万元,其中约有60%以上的游客来自呼市、包头、榆林等地,并刷新了单日游客接待量突破2万人(次)的纪录。

  从东胜城区向西而去,沿着旅游专线一路呼吸旷野气息,大约半小时后就到达了九城宫景区。九城宫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距东胜城区9公里,由生态餐饮区、水上欢乐世界、冰雪(滑草)大世界、卡丁车赛场、户外拓展真人CS基地、休闲农业观光采摘园、篝火晚会等主题区域组成,是一个集避暑休闲、生态度假、农业观光、文化娱乐、拓展体验、绿色餐饮、会议住宿、精彩演艺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自2003年开始营业以来,伴随地区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九城宫也经历了由小至大,不断上规模、塑精品的变化历程。去年一年内,九城宫旅游区完成投资1862.9万元,景区负责人坦言,敢于出这样大手笔就是源于对东胜避暑休闲产业发展的十足信心。

  “美丽的烟花、激情的音乐,实在是太酣畅淋漓了!”在鄂尔多斯世界音乐狂欢节现场,从呼市专程赶来参加音乐节的大学生郑帅这样说。经过几年的培育,东胜的“万家乐”元宵文化节、文化旅游节等节庆品牌渐有影响,热气球节、世界音乐狂欢节、冰雪文化节、社区文艺展演等特色活动精彩不断,从年初到年尾,持续妆点着市民和游客的休闲旅游生活。今年上半年,东胜共接待游客74.94万人次,同比增长9%,旅游总收入实现21.01亿元,同比增长26%,以避暑为特色的休闲旅游产业取得新进展。

  舒适环境打造宜居城区

  每天清晨,鄂尔多斯市民高进军大爷都要提着鸟笼到伊克昭公园溜达一圈,这是他退休十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看着周围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晨起练剑、跳舞的市民,高大爷感慨地说:“这几年,东胜的公园越来越美了,锻炼休闲的人越来越多了。”

  位于东胜城区东部的伊克昭公园原名东胜人民公园,最早修建于1956年,是东胜历史最悠久的公园。经绿化升级改造后,如今,公园内新建了约3000平米的人工湖、三块门球场和七块羽毛球场,硬化锻炼场地3000多平方米,引进了胡杨、银杏、樱桃等珍贵树种,并在公园东西两侧打通了两条南北环路,形成开放式环线,建成了全开放式绿地公园。旧公园焕发了新生机,伊克昭公园管理所所长杨学栋告诉记者,现在每天来这里锻炼、游览的市民平均可达3万多人次,依旧是东胜接待市民人数最多的公园。

  争取在煤化工、生物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云计算等领域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加快引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配套加工项目,打通工业产品加工转化通道,实现由卖“原字号”产品向卖“成品”的转变。

  二是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在农牧业的转型发展上主动作为。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充分挖掘我旗沿河农牧业资源优势,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牧业发展,走特色种养、精深加工、规模发展、品牌增收的路子,推进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发展。突出规模发展。全力推进沿河高效节水农业项目建设,到2017年,基本完成沿河145万亩传统农牧业改造。在巩固国家商品粮基地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蔬菜、乳肉、牧草、水产等产业,打造四条产业带(奶牛和肉羊养殖带、牧草种植带、粮食种植带、水产养殖带)、两个蔬菜主产区(树林召、展旦召片区和白泥井、吉格斯太片区)、两个集中养殖区(风水梁獭兔、高头窑地区生猪养殖)。着力完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功能,发展庄园经济,逐步形成集旅游、采摘和休闲为一体的沿河庄园经济示范区。突出龙头带动。走农畜产品高端路线,大力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扶持本土企业提高农畜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转化增值能力和流通销售能力,形成“种养加销”完整的产业链。加快推进骑士、伊利、蒙牛、飞鹤等涉农龙头企业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尽快建成投产,形成带动力。突出品牌提升。培育代表“达拉特”地域特色的绿色农畜产品品牌,扶持3到5个拿得出、叫得响的国家驰名商标和自治区著名商标,进一步提升农畜产品市场美誉度和占有率。到201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突破40亿元,成为全市发展现代农牧业的主阵地。

  三是建设旅游文化休闲度假基地,在旅游业的转型发展上率先突破。我旗拥有3 A 级以上景区8家,是自治区A级以上景区最多的旗县,下一步,我们将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进一步挖掘潜力,激发活力,增强实力。一要突出特色。把沙漠、草原、黄河等优势资源嵌入到旅游所有环节,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全力打造以恩格贝、响沙湾为主的沙漠休闲旅游带,以沿黄湿地、黄河渔村为主的黄河风情旅游观光带,以邦成马文化产业园、万通科技示范园、农庄经济为主的草原休闲和农耕旅游观光带,以王爱召、昭君城为主的历史文化特色旅游区,打造具有北彊特色的休闲观光旅游品牌。二要体现文化。树立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的理念,把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人文资源、民族宗教资源和自然风光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为旅游产品注入丰富文化内涵,打造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和马文化的集中展示区和体验区。三要联动发展。打破单打独斗的发展理念,把我旗的旅游景区放在呼包鄂精品旅游线路中去打造,把“珍珠”串成“项链”,形成重点景区、重点旅行社、重点餐饮住宿和黄金旅游线路配套发展的格局。要在市级统筹带动下,包装策划旅游产品,做到旅游项目建设、市场开拓、文化宣传和产品开发同步实施。四要开拓游客市场。完善与旅游产业关联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区位和交通优势,首先要广泛吸引呼包鄂地区的游客,更要面向全国市场,开拓国际市场。五要加强服务与管理。成立旅游委员会,强化对旅游发展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管理,实现各区域、各部门、各环节的密切协作,为游客提供“一卡通”式服务,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把我旗建成旅游项目齐全、服务功能完善、文化特色凸显的沿黄旅游文化休闲度假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