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美食 > 特色菜 > 重庆菜要发展 必须成立渝菜菜系

重庆菜要发展 必须成立渝菜菜系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4-29 22:21 编辑: 网络 查看:

新浪重庆>新闻中心>社会民生>正文

重庆菜要发展 必须成立渝菜菜系

2012年06月03日 07:31 重庆晨报 |

今日热点

主城17个PM2.5监测点敲定 明年用新标尺

高考送考车辆优先放行 设临时停车位

肢解中国留学生加拿大色情男星落网

沪指重挫2.73%沪深两市蒸发7600亿元

海尔路滑坡掩埋人行道 两人侥幸逃生

白领兼职网络钟点工 下片收菜月入上万

  重庆菜要发展,必须成立渝菜菜系

  风光 

  邓小平请胡耀邦和赵紫阳吃饭,他掌厨。“麻婆豆腐和干烧鱼翅他们最爱吃,盘子几乎都吃空了。”

  李跃华的事业巅峰在1983年。

  那一年11月,全国上百位厨师云集京城,参加全国首届烹饪大赛———“全国烹饪名师技术表演鉴定会”。

  李跃华一共做了4道菜,分别是“百花江团”、“鸳鸯海参”、“干烧鱼翅”、“咸菜什锦”。其中,“咸菜什锦”这道菜技惊四座。评委的说法是:制作者用心精妙,烹制精巧,味别多样,充分说明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风格。他一举夺得亚军,并成为巴蜀进京唯一荣获“最佳厨师奖杯”的选手。

  赛后,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把李跃华找了去,亲切地喊他“老乡”,并点名让他做了四道家乡菜,中午拿来宴请客人,请的是胡耀邦和赵紫阳。李跃华回忆说,四道菜分别是豆腐烧鲫鱼、麻婆豆腐、干烧鱼翅、鸡豆花。“麻婆豆腐和干烧鱼翅他们最爱吃,盘子几乎都吃空了。”

  能耐 

  一道菜端上桌,他只看一眼,伸出手指尝一点,就能准确地说出里面有哪些调料,还差点什么火候。

  说起李跃华,圈内人都说,李大师最自豪的就是,能把一道普通的菜,做出顶级美食的感觉。一道菜端上桌,他只看一眼,伸出手指尝一点,就能准确地说出里面有哪些调料,还差点什么火候。

  1979年,李跃华曾走出山城大显身手,在香港“锦江春”任厨师长。一次,他接待由世界著名美食及旅游杂志主编,权威美食评论家亨利·高特率领的150人欧美及东南亚各国烹饪专家团。

  抵店后,高特先生立即提出将原定菜单上的红烧鲍鱼、蒜子大贝,不变原定标准(300元一桌),改为麻婆豆腐和蚂蚁上树。结果吃后,全团人员十分兴奋,赞不绝口,感叹“吃在中国”果真名不虚传。

  1987年他赴美国新泽西州任“竞成园”酒楼主厨,就创制了“龙凤配”等名菜,后来1994年去深圳“四川大酒楼”主厨,又创制推出了“三击掌”等大菜。

  艰辛 

  为生存13岁当学徒。“因为家里穷,唯有以手艺安身立命,博取温饱和尊严”。

  风光背后,却是学厨之路的艰辛。

  13岁那年,李跃华就离开乡野,一把菜刀,一副围腰,风尘仆仆来重庆闯荡天下。

  “因为家里穷,唯有以手艺安身立命,博取温饱和尊严。”李跃华回忆说。他们这一行,有一个顺口溜:养儿莫学食店行,吃的是冷茶饭,睡的是摸脚床,喝的是星星酒,吃的是杂拌汤。

  三年学厨时间,李跃华头两年都是洗碗打杂,要从早上6点干到晚上9点多才收工,冬天总是长冻疮,为了练颠锅还要炒铁砂,两只手练得发软抬不起来。

  幸好,凭着聪明和勤奋,他很快学到了真本事,开始掌勺。

  1983年扬名天下后,一回渝他掌勺的两路口餐厅就改了名字,叫跃华饭店。李跃华回忆说,当时慕名来吃饭的人太多了,饭店有30张桌子,几乎中午和晚上都要翻两次台,一天下来饭店要赚上千元(营业额约等同于现在的2万元)。

  晚年 

  如今已停止奔波,儿子和徒弟全是名厨。每天的生活就是逛逛菜市场、做做家常饭、打打小麻将。

  如今,操劳半生的李跃华早已停止了奔波,和老伴安心地住在10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每天的生活就是逛逛菜市场、做做家常饭、打打小麻将。

  他的子女中,三个儿子都继承衣钵当了厨师,大儿子在解放碑渝都大酒店任总厨,二儿子在成都,小儿子则在南山金鹰酒店任总厨。连外孙也成了厨师。

  在李跃华的儿子眼中,这个严厉的大师父亲教给他们更多的是怎样做人。李跃华的小儿子说,父亲常教他们,做菜如做人,菜品见人品。

  只有每逢春节,这间屋子才会格外热闹。因为李跃华散落各地的徒弟,都会前来看他。而平时,这幢房子里只有两位寂寞老人而已。这些徒弟现在都成了重庆各大酒楼的顶梁柱,比如夏堪豫,目前任和之吉总厨;陈安生,在渝信川菜当大厨;冯伟是人民宾馆主厨。

  讲述>

  下午四五点钟,如果你在观音桥小苑菜市场附近,看到两个拎着小菜、慢悠悠挽着手走来的老人,别惊讶,其中的一个说不定就是传奇食神李跃华。

  80岁的李跃华,依然满头黑发,牙口很好,走起路来健步如飞。他说,这一辈子,最感谢的就是老伴程淑清,她今年也81岁了。两人17岁就结婚,一直相濡以沫到如今。

  “人人都说厨师家里可以吃饱饭,其实,当年他的工资才51块钱。”程淑清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遇上自然灾害,几个娃儿经常都喊饿。

  她告诉记者,直到李跃华出国打上了洋工,家里境况才改善了一点。当时出国挣的是美元,每月饭店发的1000多美元中,李跃华能提成15%,这成了家里最大的一笔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