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生活 > 日常保养 > 热点新闻人物的采写准则

热点新闻人物的采写准则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4-10 14:33 编辑: 网络 查看:

《新闻实践》杂志供稿   

  热点新闻人物的报道,万变不离其宗,根本目的也是还原事件真相,立体展示新闻人物,使之被大众了解。

  但在采访与写作上,由于“热”这一特殊性,在实际把握中还有很多难点。

  在众多媒体同题竞争的环境下,如何抢占先机发现“热点”?

  如何被热点新闻人物信任并毫无戒备地接受采访?

  如何以精细的刻画和细节描摹来烘托主题?

  这些,都是决定报道精彩与否的关键。

  都市快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系列报道,正是在上述问题中处理得较成功的一组热点新闻人物稿件。

  写事件还是写人?
  2011年7月2日,杭州白金海岸小区,两岁女童妞妞从10楼意外坠落。途经此地的年轻妈妈吴菊萍,奋不顾身伸手接住妞妞。吴菊萍挽救了妞妞的生命,自己左手粉碎性骨折。

  都市快报在首次报道时,跳出以事件为中心的传统思维,着重以人物为呈现中心,挖掘人的故事。

  随后,都市快报刊发大量追踪报道,密切关注进展。通过长篇通讯《我与最美妈妈相处的12天》等稿件,深入挖掘“最美妈妈”吴菊萍身上的感人力量。

  反常性、冲击性、时效性、接近性、冲突性、人性化,构成了“最美妈妈”事件的新闻价值。

  但是,写事件还是写人?其实,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因为事件要真实可信,就必须解答读者的疑问——在极短的时间里,且现场还有其他围观者的前提下,为什么只有吴菊萍伸手去接?

  人的一个举动的背后,都有深层次原因。挖掘其中的精神内涵,也是新闻的意义所在。

  这就需要记者呈现吴菊萍的人物个性、社会经历、生存状态以及人际交往圈。通过多角度观察,理清这之间的联系。各条线索交叉成网,网络上的节点串起来成为一条主线,让读者顺着主线自己得出结论——为什么吴菊萍在关键时候会“伸手一接”,而不是“袖手旁观”。

  新闻就是意外,挖出人的故事,才能打动人心,也更凸显事件背后的精神意义。

  如何贴近采访对象?
  一个刚刚认识的人,如何拉近距离?这要求记者专业素养扎实,公正、客观,善于观察并肯动脑筋。首要的,是要有善意。

  记者因工作属性接近采访对象,但记者也是人。初始目的里是否包含善意,这就涉及到帮忙的问题。

  以我第一次采访吴菊萍为例:

  事发后,我接到部主任来电:一位市民打进快报热线说,有一位妈妈徒手救下一个10楼跌落的孩子,刚到富阳骨伤医院治疗。

  当时我听了,一是很敬佩、很感动,但没有想到后来反响会这么大;二是做医疗记者5年多了,已有的知识告诉我,第一时间急救很要紧,这对吴菊萍的手功能恢复影响很大。

  当天是周六,专家门诊不开放,要不要输血?我给富阳市卫生局陆局长打电话,请他帮助找专家为吴菊萍治疗。

  当天,我又与医院商量减免医疗费,换病房等。之后,在无采访需求的情况下,我多次去医院与吴菊萍夫妻商量治疗方案。而每次从杭州去富阳骨伤医院,路上开车往返的时间就需花3个小时。

  每一次帮助,源自本心的善意,因为当时“最美妈妈”事件的影响力还没那么大。而正是在这些前期帮助中的交往,逐渐使吴菊萍对我加深信任。同时,我也与这家原本不熟悉的医院,建立了稳固的联系。

  事发约一周后,国内包括中央电视台等40多家媒体,逐渐开始竞相报道“最美妈妈”。医院将每天下午3点到4点,定为采访时间。

  因为医院和吴菊萍的信任,我获得了一些独家采访机会——吴菊萍愿意让我一直陪在她病房里。当她有急事时,深夜也想到和我商量。医院为吴菊萍手法复位时,也同意我独家采访并拍摄。

  之后,在与妞妞爸爸、吴菊萍的交往、联系中,他们也常向我倾诉感想。吴菊萍也透露中秋节要和妞妞相会等独家信息。

  采访与帮助并不矛盾。

  记者可以借助媒体影响力和私人资源为采访对象提供帮助。但是,不能以帮忙为借口去采访。事实上,帮忙的很多内容我并没有写进稿子中,比如,吴菊萍手伤严重不能抬起,我帮她穿衣服。

  采访和帮忙不是因果关系,但有联系。帮忙的结果有助于采访,也有助于与采访对象建立长期联系,为报道的持久深入性做铺垫。一个事件,关注一时和关注一年甚至数年,结果是不一样的。

  如何还原事实真相?
  对核心现场的还原,也是读者最想知道的。报道的展开应以“平民视角”不断推测读者的疑问,并予以解答,让读者信服。

  以我第一次采访吴菊萍为例:

  吴菊萍起初不愿接受采访。我没有急着追问,先观察她病房和厕所,都是空空的,没有肥皂、毛巾……当时谁也没有意识到吴菊萍是英雄,连她自己也压根没想过。

  采访就像聊天,而不是审问。聪明的采访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设身处地为采访对象着想,我蹲在吴菊萍床头聊。

  第一个问题要非常容易回答,表述简单。倾听越是认真,对方越是愿意说。

  几个问题后与吴菊萍建立融洽氛围时,抓住时机,抛出关键性的问题——当时是怎样接住孩子的?

  这时,我没有拿出采访本记录,而用录音笔录音,一来准确,二来不破坏氛围。

  起初,吴菊萍只是说“掉下来时,就接了一下。”我以时间点往前推,让她精确到每一步行动,反复确认。快速发生的事情,用短语描写更精准。这时无需任何铺垫,简单明快的事实叙述,就能抓住读者的眼球。

  见报的稿子中是这样写的:

  吴菊萍回忆了事发时情形——

  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在刹那间发生的。

  1:00左右,我和老公吃好饭出家门,是我的一位同事有约,说要看我们新房子的装修。同事已经在路上了,我们出门有些着急。

  家到小区门口,也就五六十米的样子,过了两三分钟,我俩还没走到小区门口,猛地听到我婆婆的叫声。

  我回头看我家窗口,我婆婆激动地挥舞着手。我们没多想,拔腿就往回赶。我穿了一双四五厘米高的高跟鞋,跑得不快。老公一个箭步冲在我前头,往楼上去了。

  我到楼下,已经有四五个人在下面了。保安拿着对讲机喊“10楼……一个孩子。”耳朵还刮到几句“要掉下来了!掉下来了!”

  周围一片闹哄哄的,什么也听不清。

  我眯着眼睛往楼上看,阳光有些刺眼,隐约看到是隔壁家的孩子挂在窗台上,不是我家孩子。

  我当时也没细想,心里很急,踢掉高跟鞋,往楼下快速靠近几步。

  这时,听到楼上一声尖叫,我下意识地双手手臂一张,真是“嗖”的一下,很快很快,左手臂一阵剧痛,我整个人就倒下去。

  我知道,我接住了。

  我人也晕了过去。

  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原则。两个以上独立消息源对同一事实的描述一致,则事实基本确认。以上过程,与小区保安等“目击者”和吴菊萍丈夫的叙述相符合。

  这段“当事人叙述事发经过”在所有媒体报道中是独家的,这也为后续定义“最美妈妈”的义举,奠定了根据——在“接住”前,吴菊萍踢掉高跟鞋、往楼下快速靠近几步、确认不是自家孩子、下意识地张开手臂…… 她根本没时间考虑,如果妞妞砸在头上,自己有生命危险。

  这些独家内容也得益于第一次采访时,记者扎实地掌握了尽可能完满的信息。

  扎实采访是记者的基本职业素质。往往越精彩的内容,是后续电话采访等补救措施,不能弥补的。

  记者采访回来后为编辑提供丰富的“下锅之米”,编辑就能“放开手脚”布置版面了。

  先有事实,后有新闻,这两者之间的媒介是采访。从内在联系看,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可以不以采访为惟一目的,需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比如,我放弃拍摄“吴菊萍千纸鹤挂上妞妞病床头”的照片,让妞妞爸爸多一些时间陪伴女儿。(作者单位:都市快报)

  责任编辑:章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