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生活 > 日常保养 > 张家口知名的历史人物看张家口的人文精神

张家口知名的历史人物看张家口的人文精神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4-18 10:51 编辑: 网络 查看:

  • 张家口知名的历史人物看张家口的人文精神
  • 2014-4-16 9:12:13    来源:张家口在线    浏览:0
  •   一座城市的人文精神是城市的内在文化底蕴和根本价值追求的体现,是一个城市为核心的地区居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共同奋斗的历程中,所凝聚、沉积下来的跨超时代发展的、稳定的文化、心理、性格、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总称,它反映着一个城市共同的精神风貌。作为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渗透于城市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历史典籍、民间传说、民风民俗、生活方式等表现出来。同时也集中体现在该地区各类优秀人物的身上。我在撰写《张家口知名的历史人物》一书时对此深有感受。

      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张家口这片土地上曾经涌现出一大批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慈善家、学者、高僧、商贾和能工巧匠等众多的历史人物,他们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或者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贡献,或者以自己的地位和势力,给社会以影响,或者在不同领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从而在历史上占有了一定的地位。应该说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张家口的人文精神,或者说他们为张家口精神的形成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我们研究探讨张家口的人文精神最捷径的最笃实的办法应该是从人谈起。

      一.从张家口历史的变迁看张家口人文精神的特征:

      从远古开始,张家口就是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融汇地和碰撞地。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认为在新石器时期,张家口地区是“中原与北方文化接触的三岔口、又是北方与中原文化交流的双向通路。在距今5000年前左右,张家口境内的涿鹿又成为黄帝、炎帝、蚩尤征战融合的地方,他们在涿鹿共同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根本。

      在之后的岁月里,汉族和北方各少数民族不间断地在张家口这块土地上穿梭往来,张家口成为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大漠与中原的融合地带,既有频繁的战争,也有不间断的贸易,既有金戈铁马,也有驼铃声声。明清时期是张家口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在清朝中后期,张家口发展成为我国最北方的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不仅天南地北的商贾云集,而且还长期生活着许多外国客户。方行等先生主编的《中国经济史》中说,张家口是清代最北方的商业城市、金融中心和中俄陆路贸易的重要口岸。它虽兴起较晚,却很快成为与广州遥遥相对,一南一北两大主要外贸口岸之一。

      由上可见,张家口无论在中国经济史还是民族史、军事史上都占有一定地位,都发挥过重要作用,可以说开放成就了张家口,融合成就了张家口。由于张家口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所以形成了张家口文化精神开放性、包容性和多样性的特征。简单地用某一个词、某一句话来概括张家口的文化特点都不会准确,临近山西的蔚县、阳原、怀安受三晋文化的影响较深,临近内蒙古的坝上四线以及崇礼等县受草原文化的影响较深,还有一部分受到中原文化、东北文化、京城文化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张家口各县转悠一圈,就会觉得我们的建筑风格、生活方式、民风民俗不尽相同,方言差别很大,戏曲样式也多种多样,过去张家口唱戏有三下锅之说,京剧、评剧、河北梆子同台演出与山西梆子抗衡。文化的多元有缺点就是容易散,不好凝聚,但是也有优点,就是开放性和包容性,可以海纳百川,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就受外来的东西。张家口文化精神的开放性、融合性、多样性特征就使得张家口人文精神的内涵丰富而多彩。

      二.从张家口知名的历史人物看张家口人文精神的内涵我觉得作为一种人文精神只指其积极的方面、只指其既有历史传承又有时代意义的方面。那么张家口的人文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呢?通过对张家口数百位知名历史人物的研究,我将其概括为:

      包容豁达、坚毅顽强、唯实尚新、泰然平和。

      包容豁达:历史进程中的开放性带来张家口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包容豁达,能够接纳天南海北的人,也能接受各种各样的思想,不排外,虽然张家口的历史十分悠久,但是现在张家口各县区的居民基本上都是移民,市区内土著居民和北京等地来的人和平共处,普通话与各种方言夹杂在一起。同时由于北方各个民族的融合,使得张家口人很豁达,很豪爽,当然以坝上地区的人最为典型。

      人物案例:1.著名文学家、《剪灯新话》的作者瞿佑,诗人、太仆寺卿顾存仁,与严嵩坚决抗争的忠烈之士沈炼等,都曾长期在保安州城生活。瞿佑在保安10年,和百姓结下了深情厚谊。据《保安州志》记载:瞿佑南还的时候,乡亲们“相率哭送,曰:不忍瞿先生行也。”顾存仁在保安州30年,走遍了保安的山山水水,留下了大量的诗作。复官离开保安后,当地老百姓也深深怀念着这位和他们共同生活的外乡人,在州衙西面,为他建起祠堂。沈炼在保安种田,当时没有住的地方。州城北关的一个商人当知道他是上书请求斩杀严嵩的沈炼时,便主动腾出房屋让他居住,里长帮助沈炼解决柴米。沈炼遇害后,这位商人还千方百计保护沈炼的遗体。后来,沈炼的一个侄儿和一个孙子世世代代都在保安居住。2. 金末文坛领袖李纯甫(1177年-1231年),字之纯,号屏山居士,金代弘州襄阴县(今张家口阳原县)人。李纯甫为人谦恭,礼贤下士,成为金迁都后的士大夫魁首,在他的旗帜下形成了金代诗歌的一大流派。3..被史家誉为“清初直臣之冠”的魏象枢,在顺治、康熙两朝是誉满朝野的人物,“自公卿大夫以至穷闾委巷,有识之人莫不乐道其行事而慨然叹慕其为人”。后世的人们也常常提及他,视他为为人、为官、为学的楷模。他虽然对待朝廷贪官嫉恶如仇,用于弹劾,但是他也利用自己的威望和地位保护了许多与清朝统治者不愿合作的人,比如,孙奇逢、傅山等,傅山不愿意与清朝统治者合作,别人都是一味地死拉硬拽。皇帝硬给封了官还强行把傅山拉到北京谢恩。到了午门,前来谢恩的人都已匍匐在地,三跪九叩,致谢皇上。只有傅山依然直立不跪,拒不谢恩。众官员被他的行为吓坏了,冯溥急忙拽他跪地,没有防备的傅山倒在了地上。而一旁的魏象枢见此情景忙打圆场:行了行了,算是谢过了,算是谢过了。过后,魏象枢又上书皇帝说傅山太老了,别让他当官了。替傅山解脱。康熙23年,傅山在儿子傅眉死后,没过几个月他自己也死去。他自知将死,死前上书朝廷大员魏象枢托孤,信中云“两孙孱少,内外眷属无可缓急者……(请求您)使此两两孱少得安田亩间……”同时还给另一个蔚县人李振藻一信云:“愚父子怛焉长逝,特以两孙为托。孱弱无依,穷鸟不能不投长者之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