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生活 > 日常保养 > 浮山唐雄飞:让希望在山村小屋放飞

浮山唐雄飞:让希望在山村小屋放飞

来源:网络转载 2015-05-21 15:03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临汾新闻网讯 近十年间,山村书屋主人唐雄飞的事迹不胫而走,数十次出现在中央、省、市、县新闻媒体的报道中。他成为用图书宣传文化、教育群众的热点人物,成为用图书引领群众走上致富路的先进人物,成为用图书关心教育下一代的村关工委执行主任,成为县相关文化单位从事文史研究的咨询员,成为有文化、懂科学、善藏书、能办事的新型农民,一时间声名鹊起。

    

    琳琅满目 寓教于书

    城北4公里东侧,就是浮山县城的北郊柏村。进村走完一个直三角的路程便到了山村书屋主人家。这是一个宽阔的四合院,北面有五孔砖拱窑洞,靠东的两孔窑洞做了书屋。屋内悬挂着省农家书屋工程办赠送的匾额“农家书屋”,金光灿烂,光彩夺目;墙上方张贴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孙中山、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的画像。两孔窑洞内都摆着一长绺排列整齐的书柜,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一共13个柜,藏书近7000册。

    书柜内收藏的有政治类、经济类、科普类、历史类、文学类等各类图书,还有浮山单位及个人出书专柜。其中一个书柜是电教专柜,里边放着省文化厅赠送的各种光盘影碟200余张,放着放映电影的各种磁带和科普片。2014年起唐雄飞利用村委会开展的消夏月活动每年都要为村民义务放映30余场老电影及家庭伦理、科教、喜剧等影片,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拓宽百姓的致富门路,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深受村民的欢迎。

    他还收藏有每个时期的历史资料,这是他40年的心血,用心收录剪贴成集的硕果。原来,部分书柜下都附有书箱,打开箱门,层层叠叠地堆满了各种剪辑,这些辑子中有《时事资料》《永远的丰碑》《双百人物》《文史·人物》等共27类,9000余万字,合80余卷。

    柜子里摆的是图书,箱子里放的是资料,那么这些图书、资料的来历有哪些动人的故事呢?


    读书入迷 立志藏书

    十年浩劫,读书苦短。唐雄飞16岁那年就过早地走上了打工路。1971年9月,他在县城关供销合作社废旧物资门市部任营业员。每当刮风下雨、生意萧条之时,他就翻阅收购回来的图书,从书中获得了许多文化知识,先进人物的事迹教育了他,文学作品提高了他的文化素质,书画作品陶冶了他的情操。于是,他像一个读书没有读够了的孩子,如饥似渴地扎在书堆里,从书中索取永不枯竭的营养,并渐渐地由爱读书变成爱存书。他说:“那时每月工资24.5元,除去伙食10元,再给家里10元,剩余的4.5元大部分用以买书。收购价每斤5分,自己翻倍回收。天长日久,就积攒了一箱子好书。

    正是那个令他难忘的1974年1月。他要办一个适应农村文化生活需求的家庭图书室,于是用50元买来木料,凭着自己心灵手巧的技术,动手做了一个书架。然后,把一间20平方米的土房子粉刷一新,打扫得干干净净。之后,放好书架,从箱子里拿出自己三年来省吃俭用积攒的200余本书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又放上保存的十多种报纸、杂志,看上去有了几分书香气息。再加上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挂上”家庭图书室“的牌子,这就是最早的农村书屋的雏形,也是唐雄飞在藏书道路上的起跑点。

    

    俭用廉收 书量倍增

    1974年至2004年,整整30年,唐雄飞由一个毛头小伙子变成了一个小老头。30年间,他的藏书量由原来200本增加到2000本,翻了10倍;书柜由原来的1个增加到5个;光盘从无到有200余张,剪辑由10本增加到20本,已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家庭图书室。那么,这些书是怎么收藏来的呢?他说了两句话:一是省吃俭用点滴积累,二是用心换心廉价回收。这两句话里蕴含着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

    “一本将军谱,徒步70里。”1974年1月的一天,他去临汾买加工图书木箱的铁钉,偶然从书摊上发现一本《将军谱》,将军可歌可泣的开国事迹,深深地吸引着他。他想买,可是一摸口袋,只剩下3元钱,书价2.5元,怎么办?买了书,坐不了车;坐了车,买不了书。两难之下,他还是决定买书。宁肯跑上35公里,也不错失一良机。他平时不打扑克、不摸麻将,省吃俭用,一点儿一点儿攒钱。可是,他一提买书就眼开,只要是心爱之物,花多少钱也心甘情愿,受多少苦也无怨无悔。

    “一个善意的谎言。”1975年7月,他在浮山十里垣打工时发现了由原县民主副县长郭永安主编的一套浮山县民间《酬世类编》共四册。他眼前一亮,认识到这是一套有关民俗的宝贵文化遗产,一定要收藏到手。经过和主家讨价还价,最终以10元拍板定案。那时他一天工钱仅2元,这就等于5天白干活。回家后难以向妻子交账,他就编造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说自己感冒了,休息了5天。辛苦5天,就为了一套书,爱书如命呀。后来,他又把此书捐给县图书馆,为浮山文化工作者研究浮山民俗,提供了翔实的依据。

    “珍贵资料金不换。”藏书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唐雄飞从废品收购站买回来的。尽管远远高出收购价,但还得和人家拉好关系。不然人家愣是不卖给你,也是干着急。唐雄飞人勤快,经常帮人家整理一些杂物,一方面攒了人气,一方面便于寻找一些有价值的旧书。有一次在帮忙中他发现了两本《中国乡镇工作全书》,上册781页,下册1656页,标价498元,一过秤共5公斤重。按斤论价,他以10元回收。没想到,他回家时把书放在车座后,被甘肃一位乡镇党委书记发现,说这本书对做乡镇工作有重要作用,恳求以500元的价格卖给他,可是唐雄飞竟不为500元所动心,一口回绝,千金不卖就为了一个收藏。

    

    党政扶持 书屋生辉

    2005年至2015年,是唐雄飞农村书屋腾飞的10年。10年间,他的藏书量由原先的2000册增加到近7000册,翻了三番;书柜由原来的5个增加到了13个,其它剪辑也有猛增。他说:“书屋腾飞的关键是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他像一叶扁舟荡漾在党和政府关怀的大海里,省、市、县领导和许多单位闻讯都捐来了他们珍藏的图书和著作,尤其是原中央文史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启功先生撰写的《红楼梦》注释四卷、首套《启功》诗词全集、新编大型史书《二十五史》纲鉴,成了镇馆宝书。唐雄飞说,书屋里他收藏的书和党政单位及个人赠书各占一半,两个一半相合,共有近7000余册的规制。

    唐雄飞先后40余次获得省市县各种奖励。他说这些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以后还要创造更多的辉煌。 (张金科 盖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