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生活 > 日常保养 > 王永民:如何发扬光大汉字文化

王永民:如何发扬光大汉字文化

来源:网络转载 2015-08-27 11:01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访谈实录】

教授。教授,您好!

【王永民】:光明网的网友朋友们,大家好!

【光明网】:前几天我在《求是》杂志第16期上看到了您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自主创新让汉字重铸辉煌》,文章写得非常精彩,看过以后,我个人的感觉可用八个字来形容,就是“历经磨难,为国争光”。我想请您谈一下,您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和这篇文章发表的过程。

【王永民】:非常感谢您对这篇文章的关注和评价。文章写作的过程是这样的,去年11月17号,中国文字博物馆在安阳正式剪彩。几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了开幕仪式。我给中央领导汇报了这些年的工作。针对在网络信息时代,我国汉字正在走向“沙漠化”,许多人“提笔忘字”的现象,我认为如果再这样下去,汉字文化的传承会受到很大地影响。中央领导对我的这个想法非常重视,让我就此写一个报告。

事后我想,与其写一个报告,还不如对我这些年的工作做一个全面的总结。将汉字输入的第一次革命,第二次革命,以及汉字走向“沙漠化”应当推动“形码”进入中小学教育等问题,写一个总结。五月份写好了交稿,刊登在《求是》杂志8月份的第16期上。《求是》的编辑和领导对这篇文章很重视,他们说,这篇文章切中时弊,对汉字进入信息时代的过程,是一个真实的描述。杂志社给予了大力支持,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修改、修改、再修改。这是个深化、认识的过程,对我也是一个提高,是一次很好地锻炼。在《求是》杂志上能发表文章,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我也很认真,做了很多准备,收集了很多材料,对自己这个几十年的研究,做了一次全面的回顾,把王码的研究跟汉字文化的大背景完全融合在一起,与汉字30多年来走过的过程,融合在一起。

回首往事,32年过去了。我是1978年开始搞这项研究的,可谓是无心插柳。你们当时还很年轻,大多数网友朋友还没有来到这个世上。那个年代,计算机刚刚进入中国,世界上的学术界,包括我们国内的很多朋友,尤其是专家,都说中国的信息时代是必须用计算机的,可计算机到中国来,首先会遇到一个“瓶颈”,这就是汉字无法进入电脑,对不对?

王永民:如何发扬光大汉字文化

【光明网】:计算机和汉字本来是“土洋难容”,格格不入的!

【王永民】:中国的汉字怎么进入计算机呢?在当时这是个天大的难题。外国人的计算机用26个字母键,就可以打字了,什么都可以打,词汇可以打,单词可以打,书籍可以出版,报纸可以编辑。而中国的汉字呢?动不动就是几千个,甚至几万个之多!怎么样把这么多的汉字“敲到”计算机里面去,是个举世称难的问题。无奈之下,当时国内外一些杂志报纸说过这样的话:“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是拼音文字的助产士”!这就等于说,汉字跟电脑是格格不入的,应该“寿终正寝”了,二者之间有很深的一道鸿沟!说汉字快要完蛋了,我有点不服气!我从小酷爱汉字,背古诗,刻图章,觉得“汉字兴亡,匹夫有责”,我一定要研究这个难题。没想到会成功,一不小心,到今天搞了32年时间,仍然是乐此不疲。

【光明网】:美国《洛杉矶时报》前天发表了一篇报道,这篇报道发表以后呢,可以说是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应。报道是这么说的:“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既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前年传统的一笔一划的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听到这则报道以后,我们觉得是危言耸听。但是,当提到愈演愈烈地“提笔忘字”的现象,我相信很多人也不会否认。那您认为造成“提笔忘字”的原因是什么?它的根源在哪儿?

【王永民】:首先说“提笔忘字”,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现在我们在手机上打字也好,用电脑打字也好,很多人用“拼音输入”。实际上是输入一个读音,从许多个同音字中选出你要的那个字,久而久之呢,人们就不会写字了。原因是我们的中小学从入学开始,先教汉语拼音,很少教学生写汉字!学生们对汉字的横、竖、撇、捺、折,对汉字的上下左右包围结构不甚了解。这样一来二去,使我们的青少年,包括成年人,从思想观念和习惯两个方面,淡化忽视了汉字的“形”,越来越不会写字了。同音选字,弃形留音,用同音字胡乱代替,出现了当前汉字的“沙漠化”倾向,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读书人不会写字了,这可谓是中国文化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严重危机!

比如说今天早上,香港的《凤凰卫视》向在菲律宾遇难的同胞致哀,就把字幕上“致哀”写成了“志哀”。另外,还有把“逢凶化吉”写成“丰胸化吉”的,把“有容乃大”写成“有容奶大”的。这都是用拼音输入的结果。是长期在教学和使用中“拼音独大”造成的。如果从上小学起也教王码这样的“形码”输入法,输入汉字几乎就等于书写汉字,当然就很少会有“提笔忘字”的事情发生。

【光明网】:那您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根源在哪儿?

【王永民】:根源在于我们的文字理论啊!100年以来我国的汉学界实际上一直有一个错误认识,那就是汉字是“落后的文字”。这本来是二三百年来外国人蔑视中国并企图瓜分中国时,恶意制造的舆论,可是我们国内历代也有不少学者跟着外国人,人云亦云地认为“人类文字的发展规律”是“从象形到会意,再走向拼音化”,这是“世界文字发展的共同方向”。这个“紧篐咒”一念,中国汉字就等于被判了死刑!汉字必须要“走拼音化的道路”。中国的学者也许初衷还是好的,是爱国的,他们认为中国近代的落后是由于技术落后,技术落后是因为教育落后,教育落后则是由于汉字落后!甚至连鲁迅也说过:“汉字不亡,中国必亡”这样极端的话。

洋大人们把汉字弄个“紧篐咒”的理论基础,是所谓“语音中心主义”,他们认为语言与文字应当是一回事,文字应当记录语言(语音),就是要怎么说就怎么写!他们说英文就是这样的嘛!(其实,英文也不尽然,你看what,那个h为什么不发音?right中的gh和读的一样吗?英文中不发音起符号作用的字母多得是!汉字的同音字非常多,你把“勤王之师”按音写成“擒王之师”就完全反义了!这是用同音代替的结果,光要读音,不顾字形,意思就完全相反。我们的汉字,是靠字形来全面地记载它的音、形、义三大属性的。靠读音根本是不行的!在最小的GB2312国标字集中,Yi音字111个,shi音字218个!只教拼音不教字,就等于说这些字形不同的字是可以“通用”的!为什么会造成“提笔忘字”呢?就是因为从上小学,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就先教拼音,而不重视汉字的形,汉字构形中包含的文化元素丢失了,淡化了。如果我们从上小学开始,在认字的同时就注意写字,就会“形码”输入汉字,就更多地教汉字的“理据”,就教《千字文》,教《弟子规》,教《三字经》,把字一个个认识了,不同的形赋予不同的字义,写好了,那么将来错别字就会少得多。总之,中国语文是“字本位”的,字有限,词无边,是以字为基本单位的,字才是本。现在的教学是“拼音至上”,实际上是丢失汉字文化,而汉字文化无疑正是中华文化。

王永民:如何发扬光大汉字文化

【光明网】:在经济全球化、全球网络化、信息一体化的今天,您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弘扬并提升与大国文化相匹配的文字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