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人生故事 > 少将之子释疑反腐为何很少打到“红色后代”(2)

少将之子释疑反腐为何很少打到“红色后代”(2)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1-18 12:30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我不会手语,”蔡小心说,“别人觉得我是残疾人,对我有同情,我不觉得。妈妈从没有把我当残疾人来养,我们的家教是不给别人添麻烦。”在外面,经常有人问他是不是东南亚人,为免啰嗦,他就说“是”:你是菲律宾人?是。你是印尼人?是。你是泰国人?是。

  如果不是32岁那天姐姐带来那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蔡小心也许根本不像今天这么“愤怒”。以前的他不怎么关心政治,语言沟通的障碍造就了他的另一种表达天赋——绘画。因为画画得好,他16岁就被军艺学院特招进国画大专班,后升美术系本科,班主任是著名国画家刘大为。

  然而32岁生日那天,姐姐蔡小明送来了一个小包,包里有一个旧记事本,就是它彻底改变了蔡小心原本的人生规划——那是父亲蔡长元的遗物(彼时他已去世多年),革命胜利后他依组织的规定要求而亲笔书写的《干部自传》副本。为了节省纸张,笔记本很薄,里面写得密密麻麻,每页四五千字,一共写了14页,记述了蔡长元参军以来的所有经历,其中4页半,写的都是史上有名的红西路军的悲剧性遭遇。

  在这14页纸里,他第一次知道了父亲竟是一位开国名将;看到了红军长征时父亲爬雪山、过草地的心路历程;看到他在红西路军失败并遭到不公正待遇后仍坚持革命的热忱;看到他曾经打过的那些“很厉害的仗”。

  “看过《亮剑》吗?里面李云龙单挑日军少佐,断其腿逼其自杀的原型,就是我父亲。”蔡家至今藏有4把日本军刀!1把佐官刀,3把尉官刀,那把佐官刀就是缴自那个日军少佐。当时按照规定,红军缴回来的所有军刀都要上缴,但蔡长元实在是太喜欢这把刀了,于是一直往上打报告,直打到彭德怀元帅那里去,据说彭德怀当时笑着说,“蔡石头爱刀如命,让他保留吧”。

  然而,这些故事里最让蔡小心感动的,并不是父亲彪炳的战绩,而是里面透露出来的珍贵的“人性”—“西路军失败后,剩下不到3000人,我父亲他们一小撮人和大部队失散了,只能看着太阳往东方走,就是要找红军。一路上无比艰辛,8个人,中途走了4个。父亲也动摇过,跟着别人一起走,走了200米,又跑回来。”

  后来,蔡长元花了一年半,好不容易到了陕北,却不幸被国民党抓壮丁,当了一段时间国民党兵,直到有一天发现红军就在附近,才找机会逃回红军队伍。

  那年蔡长元才19岁。

  “我看到了一座高大的丰碑。”蔡小心说。

  “寻 根”

  看完那个《干部自传》副本后,蔡小心放弃了画画,开始进行军史及抗美援朝史研究。除了挖掘史料,他主要的研究方式就是采访父亲的老部属们。

  2011年开始,他带着整个摄制团队,从河北跑到山西、陕西等地,采访了200多个老兵,拍下大量珍贵视频,然后制作成纪录片,意图以这种方式还原他们眼里那段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

  这个过程中,14页纸里那个他原本不了解的父亲渐渐更为丰满起来。

  “现在很多人质疑老一辈的革命家,那是他们不理解。不要说他们,开始的时候我和姐姐也没法理解。”蔡小心说,当时蔡长元历尽辛苦找到红军后,得到的不是组织上的欢迎,而是被当成逃兵关到小黑屋里—原来当时中央下了个文件:西路军失败回来的人,1年内的收,不到2年的要审查,3年的不收。而审查结果是:他当过国民党的兵,可能是投机分子,被判枪决。

  说来也是幸运,就在蔡长元即将被执行枪决的时候,杨尚昆正好经过,听到一把熟悉的声音在用四川话大喊冤枉,一看是认识的,才把他保了下来。

  “现在和平年代,你听到这样的事情,是不是觉得很不讲理?但父亲从来没有抱怨,他觉得这个做法是对的,那个年代敌我形势非常紧张,他又确实在国民党那里呆过,没人能证明他不是间谍。他们老一辈人从来不抱怨。”

  现在,蔡小心觉得自己渐渐理解父亲了。“他是为了信仰。他没有什么高大上的,思想很单纯,就知道红军让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男女平等。”

  对他来说,这是一场“寻根”之旅。可以想见,不断地体会当年那些革命父辈的心路时,他很容易把自己带入进去。这也是很多“红色后代”的共同特点:他们中虽然有人早已远离权力中心,身上的光环也褪得差不多了,但因为家庭出身的缘故,却仍相当珍视共产党的声誉和形象。

  蔡小心很容易愤怒。对军队腐败他愤怒,于是经常在微博爆反腐的料。对激烈的社会言论他也愤怒,遇到说话难听的,他毫不顾及形象地骂人—“滚你妈的!有种滚出中国,移民到外国去!”这种激烈的情绪表达方式,跟市井的平头百姓和愤青没什么两样。

  至于纪录片,到目前为止,他一共参与或主持拍了5部,其中已经放出来的两部,都选材自蔡长元的成名战役“铁原大战”。

  然而,尽管在普通老百姓眼里,蔡小心是红得不能再红的“红色后代”,这些纪录片的问世过程却格外艰难。他参与的另一部6集的《铁在烧》,半年就拍完了,此后却在送审中不断被要求回炉修改,花了整整两年多。

  原因在于,该纪录片还原了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的很多曲折和阻挠,甚至是阶段性的失败。“我们打过败仗,这是事实,但极左思维是不承认这些的,他们要打造‘我们没打过败仗’的光辉形象。”

  他说自己打算将完整内容放在网上,留待有心人。“我拍这些纪录片,是为了告诉老百姓,我们保家卫国,是付出了很大代价的,这些代价不能白花!”

  不过,无论你认不认同他的观点,这样“红色”和“愤怒”的蔡小心,只是他的其中一面。跟他多聊几句,就会发现他的内心还同时住着一个跟政见、跟“左右”完全无关的单纯的孩子。他的手机里还保存着15岁时画的漫画,画得精细无比,他一张一张地翻给我们看;过了一会儿,他刷微博,看到游戏《大航海5》终于出了中文版,激动得不停跺着脚,说“我要回去买,我要回去买”。

  对话:人的信念决定制度的执行

  《南风窗》: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军队反腐的?

  蔡小心: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那时我二十三四岁出头,已经从军校毕业三四年了。

  《南风窗》:你认为中国军队反腐的特点是什么?

  蔡小心:在井冈山时期就有被毛泽东同志亲自下令枪毙的贪污腐化分子。可以说,自我党我军开始独立的武装斗争,腐败就是我党我军一直正视的严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