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散文 > [转载]喻子涵:灵焚散文诗创作观述要

[转载]喻子涵:灵焚散文诗创作观述要

来源:网络转载 2015-05-20 10:16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转载]喻子涵:灵焚散文诗创作观述要 (2015-05-14 22:22:21)

标签: 转载 分类: ■散文诗理论■

感谢《星星》诗刊编辑部刊发此文,感谢栏目主持人热心推荐

原文地址:喻子涵:灵焚散文诗创作观述要作者:喻健-子涵

灵焚散文诗创作观述要

喻子涵

 

 

(《星星·诗歌理论》(中旬刊)2015年第2期)

 


       新世纪中国散文诗创作与理论研究均有成就者,灵焚(林美茂)是其中之一。如果说,徐成淼在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的散文诗理论对散文诗创作有引领作用,耿林莽在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叶的散文诗理论对散文诗创作有引领作用的话,那么近年来,灵焚的散文诗理论,对当下散文诗创作又担当了新的引领使命。灵焚是西方哲学研究专家,又是著名散文诗作家,丰富的创作经历和深厚的理论素养,对于当下散文诗理论建构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其成果也非常突出。综观灵焚散文诗理论,突出之处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散文诗正在经历一场新的文学审美运动

 

       灵焚通过对当下中国散文诗发展态势的考察,认为“在未来人们的审美选择中,散文诗的可能性应该是最大的”。因为,散文诗创作群体不断扩大、出版发行数量不断增加、整体质量不断提高,已经形成一种“文学运动”。并且,这场文学运动体现出“以散文诗的文体形式实践着自己的审美追求”,“是一场文体美学特征的群体实践与独立自觉的创作运动”。同时,“与纯文学日益被时代与社会边缘化的今天中国文学现象不同,散文诗创作的空前逆向繁荣,意味着一场新的文学审美运动”。所谓“新”,灵焚认为,散文诗在向着“新的艺术高度、成熟的文体方向发展”。[1]

       就当前散文诗广受追捧的原因,灵焚从创作上进行了深度分析。他发现,许多作者“选择散文诗,那是因为这种表现形式适合于自己的语言驾驭技巧、情感经验的捕捉能力,以及生命审美的诉求”。[2]他在整理中外散文诗人的创作成果后指出:“如果散文诗不属于一种独立于诗歌与散文的文体,那么中外诗人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采用散文诗这种文学形式,来表现他们的思想、情感、审美律动呢?”针对散文诗表现形式被人们广泛采用的创作现象,他认为:“散文诗的艺术手法是独立的,人的有些情感经验、思想内容、审美律动等,只有通过这种艺术手法才能达到较好的审美揭示。”[3]

       就新一代散文诗人在传统与创新、在新的美学形式的探索上,灵焚进行了仔细分析。他梳理老中青散文诗人的创作现状后认为:“近二十年来的中国散文诗创作,正在努力摆脱着笼罩在我们审美视野里所谓的‘传统’的阴影。老一辈作者和新一代作者都以不同的方式,默默地展示着自己对于传统“突围”的姿势。” [4]针对一些人认为“散文诗就是不分行的诗,或者只是一篇短小的散文而已”,灵焚进行了分行新诗和散文诗的组合与拆分试验,他得出的结论是:“诗歌的意象‘跳跃性’决定了不能按散文诗那样以‘段’的形式表现,而散文诗的‘细节性’铺展也不能切割成以‘行’的方式表达”。因此,他指出:“诗歌的思维方式,意象的运用方式,与散文诗的意象的糅入方式,语言驾驭技巧,即在把握情感、捕捉审美时,其意象的铺展和沉潜方式是很不一样的。”[5]所以他认为:散文诗“是一种具有独立美学原则的文学表现形式。而作者运用这种文体写作,来自于其审美、情感律动的诉求结果。”[6]而当下趋于热烈的散文诗创作活动,具有“超越当代文学主流话语偏见的拓荒性”,并且“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创作实践,一定将会被未来的文学历史所传承”,并具有“无限的历史发展的可能性”。[7]灵焚的这些观点,对于建构新的散文诗美学体系,推动散文诗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灵焚(右)与喻子涵(左)



 

       二、散文诗是一种暴露的艺术

 

       长期以来,诗坛存在着偏好现代新诗而贬抑散文诗的现象,自上世纪60年代余光中的“非驴非马”论开始,到2014年散文诗创作成就斐然的耿林莽老先生参评鲁迅文学奖遭遇“零票”嘲弄,半个多世纪以来散文诗都没有得到公正评价。对此,灵焚从艺术特征和各自优劣将分行新诗和散文诗进行了对比。他指出:“分行新诗是一种可以隐藏的艺术”,而散文诗则“是一种暴露的艺术”。[8]他进一步论证说:分行新诗“通过意象之间的组合、跳跃、张力等作用,把一些应该表现的东西为了追求精练而隐藏起来,让读者在阅读中自己去完成。这是分行新诗的长处,然而也是它的一种软肋。因为这样容易造成一些本来并不具备一流素质的诗人,在表面上看来却好像是那么一回事,而其自身究竟在写什么根本就不明确,甚至不知道,许多思想只是后来的评论家们过度阐释所赋予的”[9]。而对散文诗来说,他说,情况则完全不一样,散文诗“像一面镜子,可以让作者的学识、修养、审美高度、思想深度,以及情感的起伏、节奏的舒缓、内在韵律的颤动一览无余。好的散文诗作者自己在写什么,要写什么,其中的思想、情感、审美、场景与意象的指向极其明确,不然根本无法自然而自如地展开生命的律动细节,写出来的作品就会捉襟见肘,根本无法游刃有余,写不出好的散文诗。”[10]由此,他得出结论:“与分行新诗可以隐藏相比,散文诗是一种暴露的艺术。”[11]

       正因为散文诗是一种暴露的艺术,所以他认为,散文诗“绝非一种可以轻视的文体”,[12]由此灵焚指出:“无论散文诗是什么,它的存在无法否定。”[13]他通过中外散文诗作家创作时段的分析,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作家、诗人到了文学与思想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时才写散文诗,如泰戈尔、萩原朔太郎、鲁迅、昌耀等”[14]。针对这种现象,他认为“散文诗绝对不是一种容易驾驭的文体,她要求作者具备很高的美学、思想、艺术的境界”[15]。对此,他得出这样的结论:“散文诗并非一种好写的文学体裁,这种体裁对作者的学识、修养、艺术、思想等都有极高的要求。”[16]于是,他告诫散文诗作者:“不要因为散文诗难出大手笔而自卑,更不能因为散文诗好作品少而投机取巧,自大地认为自己可以生产出里程碑式的作品。作为散文诗的作者,从事散文诗创作是应该拥有这种志向和使命,但是不能急功近利,需要默默地耕耘、探索。”[17]灵焚的分析与论证,对于认识散文诗的美学特征,确立散文诗的文体地位,排除散文诗坛的杂音,坚定散文诗的信念,均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灵焚在贵州民族大学给研究生作讲座


 

 

       三、散文诗可以吸收所有艺术的精华来发展自己